天津有驰名中外的四大特色工艺品,分别是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和刘记刻砖。
杨柳青年画是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魅力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2006年,杨柳青年画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人张彩塑产生于清道光年间,其创始人张明山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形神兼备的境地。2006年,泥人张彩塑入选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魏记风筝始于19世纪末,其创始人是享誉中外的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魏记风筝的主要特点是用料讲究、造型多样、工艺精退、彩绘逼真、飞行平稳。其作品在1914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和奖状,在国内比赛中也名列前茅。
刘记刻砖的杰出人物是刻砖艺人刘凤鸣。刘凤鸣生于19世纪末,十几岁时跟随外祖父马顺清学习砖雕,他发展了马顺清开创的“堆贴法”,采用多层立体粘贴法,在同一块砖面上按需要分贴多块小砖,使画面更加凹凸起伏,层次更加丰富。刘凤鸣创作了很多精美的砖刻艺术品和建筑工艺品,创造了天津刻砖的独特风格,成为享誉全国的“刻砖刘”。
久负盛名的杨柳青年画创始于明朝崇祯年间,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随着版刻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多人物繁复的作品,杨柳青年画逐步达到了鼎盛时期。借助水陆交通之便,杨柳青年画远播四方,给许多最普通的家庭带去了欢乐与祝福。最多时,镇上操画业的达34家,从业者四五千人。随着画业的不断发展,年画销量的猛增,各作坊都忙不过来,便将手工彩绘的活儿分散到南乡各村。这就形成了杨柳青镇和南乡三十六村“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十分喜人的画乡之势。
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形成其艺术特点的条件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突出的则是表现在制作上。杨柳青年画的制作程序大致是:勾、刻、印、画、裱。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而且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具独自的艺术价值。
杨柳青年画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如年画《连年有余》,画面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拿莲花,取其谐音,寓意生活富足,已成为年画中的经典,广为流传。杨柳青年画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题材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承,形成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在众多的中国民间年画中,杨柳青年画卓尔不群,风格独特。一幅杨柳青年画,要经过勾、刻、印D、画、裱五大工序。勾指的是勾描画稿。一幅画稿的形成,经过构思、起稿、修改、定稿后,画师要按照定稿画出“墨线”。这一步骤的关键是构思,画面要“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这是创作年画必须遵循的法则。“墨线”要适应于后面的刻制木版,线稿一色重墨,不分深浅变化,只用断连、粗细、长短、湿枯等手法表现画面、人物、背景及结构、质感、空间等艺术效果,完成后犹如一幅木刻画。勾稿多是在一特制灯箱上完成的,所用材料也很简单,包括宣纸、细毛笔、墨和固定用的镇尺。
刻指的是年画制版,也称“雕版”或“刻板”。刻包括过稿和雕刻两部分。过稿是为雕刻准备,把用绵连纸画好的“墨线”反贴在杜梨木制成的木板上,用毛刷在纸背上打、压,让纸和板紧密粘连。干透以后,用木贼草将上层纸膜擦去,便可以清楚地看到附着在板子上的画稿。不清晰处可用墨重新勾勒,并在墨迹全干后在板子上薄薄地涂一层淡蓝色或浅绿色,以便露出雕刻刀痕。雕刻是用不同的刻刀、不同的刀法雕刻板子上的墨线。先刻内线,再刻外线。从细部入手,下刀前深思熟虑,下刀后一气呵成。除刻线版,每幅画还要刻浅墨、蓝、红、黄、赤者等三至五色套版。
印指在雕刻好的画版上“刷画坯子”。印包括单印墨线和套色印刷。印墨线时纸和版都需要固定在画案子上,先在木版上刷墨把纸卡在距离适当的位置,再翻纸于版上,用刷子在纸上均称敷平,让墨迹充分印在纸上后取下。套印是在固定的印刷案子上把纸的一端压窄,按定位标记把版固定好,先刷主版(墨线),然后再对正标记一次印浅色版到深色版。这样印好画面的纸叫作“画坯子”,然后再刷印套色版。
画指在“画坯子”上进行手工绘制。手工绘制分为粗活、细活、二细子(活)三种。粗活只需要大面积刷染,亦称为“卫抹子”;细活为工笔细描,是杨柳青年画制作中最复杂、最细致的一道工序:首先把“画坯子”横向裱在“画门子”上,画师一手持有数支蘸不同、大小不一的画笔和一支“水笔”,另一只手绘画。根据不同的画面内容,绘制技法、顺序各有不同。如娃娃、仕女的“粉脸”工艺,就需要大约十五道工序:打粉底、染脸、勾脸、烘脸、罩粉、出相子、点眼睛、开浓眉、开薄眼、蓝头皮、蓝眼睛、点嘴、开嘴、烘嘴、打黑头,以上工序依次进行,全然不可前后颠倒。
裱指将制作完成的年画装裱起来。杨柳青年画的装裱方法与一般字画装裱相同,一般分为托裱、画轴、镜心、册页等,也有一些大众普及品不需要装裱而直接张贴的。
杨柳青年画采用寓意写实等手法,构思巧妙别致,线条流畅清新,敷彩古朴曲雅,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一些代表作品,如《万象更新》《连年有余》《富寿平安》《麒麟送子》《五子夺莲》《忠义堂》《文姬归汉》《五谷丰登》等流传极广,很受人们的喜爱。邵文锦创作的《山鹊山鹊别处啼)成为现代杨柳青年画的代表作之一,被中国美术馆永远收藏。在杨柳青年画中,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例如《农家忙》《庆赏元宵》《秋江晚渡》《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渔妇》等,以及带有时事新闻特色的《女子求学》《文明娶亲》《抢当铺》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
“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出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自幼随父捏泥人,颇有天赋,18岁练就绝技,可“对面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俱动”。凭借这样传奇的手艺,张明山以家族形式经营起了泥塑作坊塑古斋。他的彩塑人物不仅深得百姓喜爱,也受到清宫廷赏识,在50岁左右时张明山被召进紫禁城。返回天津后,张明山专心经营塑古斋,将手艺传给了两个儿子张玉亭和张华棠。
张华棠早逝,张玉亭成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玉亭在继承“泥人张”彩塑创作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张明山的作品大多是人物静态形象,而张玉亭的作品则注重在动态中寻找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张玉亭作品的题材多是反映贫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泥人张”一二代作品是艺术发展的高峰期。张明山、张玉亭的作品曾获巴拿马赛会金奖,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誉奖,并在南洋各地展览会上获得奖状、奖牌20余件。
“泥人张”第三代传人是张华棠之子张景祜、张玉亭之子张景福和张景禧。张景祜的作品吸收前两代的优点,在解剖学和透视法方面都有新的探索和运用,并注重彩绘效果和装饰美。他的《借春作画》构图完整,色彩华丽高雅、人物情感交融,人物婀娜之态及衣纹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绝技。1949年以后,张景祜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泥人张”第四代传人是张景福之子张铭、张景禧之子张钺和张景祜之子张铝。他们更加注意掌握人体比例,“通过塑造把一切可以观察的色相、体积、造型、神态等综合地体现出来,成为体质、神态、光色相结合的形、神并足的塑像”。1959年,天津成立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由第四代传人张铭担任领导和教学工作。彩塑工作室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联合向社会招生,培养了一批彩塑人才。
“泥人张”第五代传人是张铭之子张乃英,他的作品吸收了前几代人的精华,更加贴近生活,创作了许多成组成套的系列作品,比如名著《水浒传》中的100多个人物。张乃英的许多优秀作品已为国家收购和博物馆收藏定期陈列,成为国宝之一。
“泥人张”第六代传人是张乃英之子张宇,自天津河北美术高中毕业后,张宇用了半年多时间,沿丝绸之路考察中国西部历代雕塑作品。回津后,便开设了“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2001年正式成立天津泥人张美术馆任馆长至今。其作品《茶馆》为中国美术馆收藏,2004年获得中国文联颁发的山花奖。天特色工艺品。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
“泥人张”的作品是“塑造”与“绘色”这两者巧妙的结合。“泥人张”的作品形神兼备,手上的功夫非常重要。一件作品的蟹造有80%要靠手上的技巧,在手指达不到的地方才用工具帮忙。泥人在手中捏、挤、拉、押,手中的工具随时配合搓(条)、拍(大型)、压(衣纹和五官等)、滚(表面光平)。色彩在“泥人张”彩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使所塑作品更加生动。“泥人张”的作者凭借自己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对所塑人物特点的准确理解为作品着色,作品的色彩丰富、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泥人张”彩塑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魏记”风筝的创始人魏元泰一生共研制风筝200余种,其中包括平板式、立体式、串式和整体式、组合式(软翅)风筝,还创造了折叠风筝,并形成了“魏记”风筝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和便于携带的五大特点。
魏元泰在制作风筝的骨架时,选用上等优质材料,骨架全是穿眼儿,扣榫整体固定,可折可叠,便于携带。就是一个五丈长的蜈蚣风筝也能拆散了,放在一个一尺长的盒子里。魏记风筝的装配非常巧妙,虽然一个大风筝的零件多,榫眼也多,但每个榫限只能插进应该在这个榫眼上的零件,所以只要肯花时间外行也可以装配风筝。此外,魏记风筝各部位比例与实物相似,重心位置合理,飞行平稳,放飞成功率通常达100%。
魏记风筝有不少绝活,其中“送饭”“背负锣鼓”“变字变色”和“撒传单”等特技,都深受人们喜爱。所谓“送饭”是由大小两个风筝组成,俗称“母子风筝”。放飞时,大风筝先飞向天空后,小风筝直奔大风筝飞去,大小风筝在蓝天飞舞。小风筝也可从空中回到地面,再由地面飞向天空,犹如孩子为母亲送饭。“背负锣鼓”,即在风筝上安锣鼓,起飞后,借风力,使风筝能自动敲打出锣鼓声。凭借着这些特技,魏记风筝将人们带到了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
魏记风筝题材丰富,做工精细,在着色上富于民族特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清代末年,慈禧太后曾派太监来津向魏元泰定做风筝。未代皇帝溥仪在津居住时,也曾派人购买魏记风筝。1914年,魏记风筝作为展品,被送到在美国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地区万国博览会,获得金牌奖章和奖状。
魏元泰的后代继承家业,继续研制风筝,屡获殊荣,至今已拥有1200多种风筝样式,在海内外赢得很高赞誉。
天津地毯是天津著名的特种工艺品,它做工精良,品种繁多,图案优美,色泽光润,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天津制毯艺人首创剪片和化学水洗的独特工艺,使地毯“洗如锦缎,剪如浮云”,而且花纹凸出毯面,状若浮雕,倍增艺术效果。天津地毯在国际上享有“软浮雕”“锦缎毯”的美誉,多次在世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天津生产编织地毯的历史悠久,19世纪末,尤其是第一次世限大战后,国际地毯贸易逐渐兴盛,许多外商争先恐后来天津兴办地毯业,西方掀起了中国地毯热,对天津地毯的需求剧增,使天津成为“地毯城”。从中国地毯近百年的发展来看,不论品种质量还是产量,天津地毯都名列前茅,成为中国地毯之冠。中国政府赠送联合国总部的大型壁毯“万里长城”,就是天津她毯的代表作。首都人民大会堂所铺地毯中绝大多数也是天津地毯。天津地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被誉为中国高级艺术品。
被誉为“刻砖刘”的刘凤鸣跟随外祖父马顺清学习砖雕。刘凤鸣继承和发扬了马顺清开创的“堆贴法”,采用多层立体粘贴法,在同一块砖面上按需要分贴多块小砖,使画面更加凹凸起伏,层次更加丰富,无论从正面瞧还是侧面看,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刘凤鸣并不识字,刻砖的时候也不在纸上画好简图,从来都是手起刀落、一气呵成。他在方砖上所刻山水、花卉、鸟兽形象生动逼真,历史人物形神兼备,这不得不归功于刘凤鸣超于常人的观察能力。
刘凤鸣创作了很多精美的砖刻艺术品和建筑工艺品,影壁中《全家欢乐》,山门上《龙凤呈祥》,屋檐下《常年富贵》,月亮门间《十鹤十鹿》等,处处都留下了这位砖雕艺人的美好祝福。特别是刘凤鸣拼刻在七块砖上的《三国演义》,幅长一丈左右,精刻的众多人物形象逼真,背景是茂密丛林、巍峨城堡、汹涌江河,烘托出战斗的气氛,令人惊叹。
节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刘凤鸣创作了很多精美的砖雕作品,但随着城市改造,很多雕刻逐渐消失了。但是在很多古老的建筑中还保存着这些古老的艺术,大悲院天王殿的圆券门上顾之欲出的《九狮图》,广东会馆房山墙上的精美砖雕都是刘记刻砖精湛技艺的见证。
北辰农民画是根植于天津沃土的民间艺术之花,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继承和发展了民间绘画的优秀传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北辰农民画以大红大绿的色彩,夸张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勾画出北辰区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充分体现了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画作中不仅能反映出北辰人质朴、率直、热情、幽默的性格,更是吸收了剪纸、刺绣、草编、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精华。这种以夸张、色彩艳丽、具有浓厚乡士气息为特点的农民画已成为中国特有的美术画种。
北辰农民画不但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蜚声国际。作品曾先后赴瑞典、挪威、南斯拉夫、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展出,有百余件作品被国内外国家级博物馆收藏,有万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及个人收藏。北辰区于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塘沽版画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是塘沽地域文化极具特色和有代表性的美术形式,已载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7年,塘沽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版画艺术之乡”。
塘沽版画特色鲜明,作品多取材于大海,凝聚“盐、海、渔、港”等海洋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版画作者投身生活,沤歌时代,反映海港、造船、采油、晒盐、渔业等工业题材,率先向全国推出了工业抒情版画。1982年塘沽版画展在天津展出,1984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轰动,被专家评为“时代的强音”,“在工业题材上填补了我国美术界一项空白”。在表现形式上,塘沽版画有水印木刻、金属版画、粉印版画、漏版画、丝网版画以及砖刻拓印等各种形式。随着版画的发展,近年来塘沽版画从单一的“盐、海、渔、港”或工业主题向着更加丰富多元的主题演变。
塘洁版画已走向世界,版画作品在联合国大厦、维也纳国家美术馆,在挪威、南斯拉夫、捷克、保加利亚、波兰、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版画展中展出,其深厚的艺术魅力,使国内外艺术家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