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60A:中国火箭炮的智能化革命

张起撞来来小吖 2025-03-20 20:10:55

俄乌冲突的硝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战场价值,这一变化也推动了中国军工的加速创新。央视最新报道的飞龙-60A弹炮合一智能巡飞弹,标志着中国火箭炮部队正从传统的火力打击角色,向智能化察打一体多用途部队转型。这款新型武器的出现,不仅让中国远程火箭炮的技术水平远超俄乌战场上的同类装备,更预示着未来战场形态的深刻变革。

传统火箭炮的局限与突破

传统自行火箭炮部队虽然火力强大,但其作战模式与身管火炮并无本质区别,依然高度依赖前线侦察力量提供目标坐标信息。这种作战模式在信息化战场上已显露出明显短板,特别是在俄乌冲突中,自杀式无人机和FPV穿越机屡屡突破防线,对火箭炮等火力支援装备造成严重威胁。这些战场经验促使中国军工加速研发具备自主作战能力的新型武器系统。

飞龙-60A的技术革新

作为中国首款基于火箭炮平台设计的巡飞弹,飞龙-60A融合了巡航导弹的高精度和无人机的低成本优势。其模块化设计不仅适配SR-5火箭炮的发射系统,更实现了"弹箭共架"技术,显著提升了作战灵活性。在气动布局上,飞龙-60A采用常规串列式设计,配备可折叠弹翼和尾翼,矩形弹体不仅优化了空间利用,还增强了隐蔽突防能力。

多功能战斗部的威力

飞龙-60A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其新型多功能战斗部。这种战斗部集成了聚能装药和预制破片,兼具破甲能力和面杀伤能力。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测试中,飞龙-60A展现出了惊人的破坏力:不仅能击穿35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对轻型装甲车辆和人员等软目标也具备极强的杀伤效果。这种多用途战斗部设计,使飞龙-60A能够应对多种战场目标。

战场应用前景

虽然飞龙-60A对重型装甲目标的正面防护能力有限,但其作为巡飞弹的特性使其能够攻击坦克等目标的薄弱顶部装甲。结合SR-5火箭炮的远程打击能力,飞龙-60A的作战半径预计可达100公里以上。这种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将彻底改变现代战场的火力支援模式,为火箭炮部队赋予全新的战术价值。

未来战场的影响

飞龙-60A的出现不仅是中国军工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更预示着未来战场形态的深刻变革。这种智能化巡飞弹的服役,将使火箭炮部队从传统的火力支援角色,转变为具备自主侦察、目标识别和精确打击能力的多用途作战单元。在未来的战场上,类似飞龙-60A这样的智能化武器系统,将重新定义火力支援的概念,为现代战争带来更多可能性。

1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