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救市房产,为啥要救,怎么救,救得了么?

最近房地产新闻特别多,而且还不是小打小闹的新闻,大都是关系到我们的一些重头新闻,前一周,笔者写过一篇关于恒大的文章,“恒

最近房地产新闻特别多,而且还不是小打小闹的新闻,大都是关系到我们的一些重头新闻,前一周,笔者写过一篇关于恒大的文章,“恒大破产了,到底和我们有没有什么关系呀”,也许还有很多人不以为然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吃吃瓜没,看看乐呵就行,不过随着房产市场的进一步萎缩,房地产行业的可见式的下滑,最关键的是国家开始想尽办法来救房产的这个市,可见其影响有多深远,危害,或者说损失可能有多大,而这些损失,说实话,一旦发生,完全就会和我们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看下这组数据

融创负债近1万亿,

绿地负债1.1万亿,

万科负债1.3万亿,

碧桂园负债1.6万亿,

恒大负债2.58万亿,

中植系负债3.72万亿,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可能排不上号的房产企业,也都有相应的负债,在这个房产市场低迷,或者是原先太过倚重房产局面之下的非理性发展,一旦回归理性,回归市场,就会发现诸多问题,诸多大的问题,真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解决。

恒大已经倒了,丢给了社会,国家,人民2.58亿的负债,最近听说碧桂园也不怎么妙,什么预亏4-5百个亿,什么转移资金投入基金,什么到期融资欠款未按期支付等等,不知道是否能挺住这次关口。

还有最大的中植系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好的消息暴露出来,对于我们其内幕自然不是很清楚,唯有等到暴雷的那一瞬间,才知道,哦,又一家,而事实上,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萎靡,随着市场消费的萎缩,更随着整个经济环境的非理性通缩,没有哪家房产企业能逃过这一次的危机,就看他们的能力,他们的融资,他们最后的坚持了。

有些人不禁要问,房价那么贵,随便降点价,把房子卖出去不就可以了么,毕竟这些大型房产公司手上都有大批的地产,房子待售呀。而这里面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待售房产,或者是已经按揭,已经销售出去的房子的实际主人,银行不愿意房子降价。

首先,房子是银行目前最赚钱,最稳定的工具(没有之一)。

其二,你花钱买的房子,其实是银行的核心优质资产(按揭没有还完之前)。

其三,不是开发商不想降价,其实是银行不想让他的核心资产缩水,否则银行就很有可能破产。

第四,大部分房产企业其实都是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来进行房产开发的,所以这里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最后的金主,其实就是银行,如果再深一步,其实也就是国家。

如今房地产就是个死局,银行不想它跌,地方不让跌,经济上还不能跌。开发商已经跌不起了,跌了大家都不买,老百姓向来对于房子都是买涨不买跌的态势,可是随着消费理性,经济不景气,房产涨了大家又都买不起,尤其是现在的房产消费的主力,90-00后,大家都躺平了,还会去背负这个房子的大山而卑微的生活着么?

就上述来看,其实房产就是一个比较死的死局了,如果还想维持着各方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或者说不愿意去从根子里找原因,找方法的去解决这些问题,那最后的结局,就很有可能像恒大一样,两手一摊,把这么多的负债丢给社会,丢给国家,反正影响不到恒大高管的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正常生活。

所以,房地产市场还不得不救,也许你会觉得不会影响到你,但你要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尤其像房产这样的一个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多年来的举足轻重的行业,如果其一旦垮台,一旦达到难以收拾的地步(事实上,现在就已经比较难以收拾了),那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是深远的,是会对我国经济,我国人民的生活等等都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的。

所以,房产要救,关键是如何救,国家其实也颁布了一些举措来拯救房地产市场,但又有这样一个数据,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当然,里面会有各种房屋,未必全是商品房,但你要注意的是单位,6亿栋呀。其实就现在的市场反映来看,房产早就是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了,而且最不应该忘记的是房产不像10多年前的汽车行业是属于增量市场,房地产一直是属于存量市场的替换,小房换大房,没有能力买房,租房,租小房等等都是能够住的,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房子对于没有能力消费的,或者是勉强消费的人来说不是刚需产品。

由上述信息来看,我们在救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呢,在救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在救一个未必是真实需求,完全是这么多年来,畸形发展的一个非理性市场,所以,这个救很难,难到必须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必须要最顶层的管理机构去分析,去判断,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去以百姓为基础,以国计民生为出发点来考虑的综合手段来救这个市场。

也许,你会说上面都说的是废话,现在的情况,我们都知道,那么来些干货吧,如何救房产市场。

1. 盘活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在不违反法律,不进一步造成恶化的情况下,尽量维持其业务的正常开展

2. 房子降价,尤其是3,4线城市,那些与当地收入完全不成比例的高房价,必须降下来,让老百姓有能力,有意愿去购买新房。

3. 刺激经济,恢复消费信心,尤其是不要再倚重房地产行业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而是扶持基础产业,民营产业,尤其是有高附加值,高创新的产业,企业的发展。

4. 银行战略的调整,至于如何调整,说实话,笔者也不清楚,但实在必为,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了。

5. 其他

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我们这么多年来的一个经济支柱,可是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个支柱在变小,在变化,而且,如果可以,还真不应该把她树立为支柱,在这个历史的时刻,希望我们能救房产之市,改经济中心之革,让我们的经济能更好的得到发展,让百姓的生活能一天天的向前迈步。

评论列表

雲水禅心
雲水禅心 8
2023-08-14 08:31
其实是救不了的,寄希望于体量大以时间换空间。若说救也是救一刻之信心。毕竟不长久。根本原因在于一开始就未长效机制。过份索取。从经济规律角度看,下行周期才刚开始。天下的良药从来是未雨绸缪。量入而出。忘乎所以的透支式经济。当初有多繁荣还回去时也有多落寞。天道是因果律,无人无事可凌驾于因果律,一味鼓操大策救市,再来一波上涨,居心不良,只是想自己逃得快。

用户13xxx16 回复 08-14 08:41
以时间换空间到底什么意思?通货膨胀?还是房价涨几倍?

用户13xxx93
用户13xxx93 7
2023-08-14 08:10
救了也白救,我没钱买,你会帮我出钱吗?
云河
云河 6
2023-08-14 08:57
房子那么贵,怎么救?!
malaaa
malaaa 6
2023-08-14 08:58
其实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是最不足取的,限购,限贷,限售等,都属行政干预。应该全部放开才是,市场就会好起来的。
用户10xxx64
用户10xxx64 6
2023-08-14 14:12
救房地产就是救富人
垃圾别封我讲话。
垃圾别封我讲话。 4
2023-08-14 12:08
你看看,地价水军借了那么多钱才把地价抬起来!你没买房需求它们会创造你的买房需要的。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4
2023-08-14 22:01
癌症晚期了
海洋的心
海洋的心 3
2023-08-14 13:50
为什么不救买不起房子的

用户10xxx86 回复 08-14 20:34
谁来救呢?有房子人来救没房子的人吗?因为善良吗?

地火水风
地火水风 3
2023-08-14 09:50
六亿栋房子,平均每户一栋,分了吧[呲牙笑]
一帮斗士怼天怼地厉害
一帮斗士怼天怼地厉害 3
2023-08-14 10:20
谁作的叫哪个房地产商救!
骑驴追火箭
骑驴追火箭 3
2023-08-14 20:18
完这次是真蛋了,最多再有个反弹,也是逃命机会
用户10xxx25
用户10xxx25 2
2023-08-14 15:56
首先,目前出的这些政策大都是单纯刺激买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去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那么买不起的依然还是买不起,所以实际意义并不大;其次,就像你说的降价影响太大,各方都不太想看到。所以像恒大,碧桂园这种也就很好解释了:问题的根源并不是他没钱,就是市场没达到他的预期,在房地产开发的整个环节,卖地的、收税的、收利息的都比他赚的多,而他帮这些人赚了不少钱不说还帮这些人背了这么些年的骂名,可现在市场不好,土地税费前置,别人该拿的都拿了,他自己不赚钱甚至还可能会赔钱,那他自然也就不愿意再继续帮别人赚钱、背骂名了。

Jerryxiaoxiao 回复 08-15 10:21
有道理哦

老木沉香
老木沉香 2
2023-08-14 22:42
作死!人作孽不可活!你还花钱救它干嘛?[惊恐]
UC电信
UC电信 2
2023-08-14 11:48
楼市:⑤家家都有多套房,市场早已饱和了,购房需求很少。 中国的家庭杠杆远超国际公认警戒线。 城市里的第二代独生子女,大的已有20岁了。他姥爷家,父母家,爷爷奶奶家。共可继承3套房。他如果也找一个类似条件独二代结婚他们将拥有六套房子可以继承。房子已经超级饱和了。还在不停的盖房子。那么多的房子,怎么能卖得动。 别处的情况我不清楚,我们这里80后和他们父母的房子,一般几年到十几年的为多数。十几年以后的40后50后所剩无几。房龄20~30年的为多。 并且多数在老市区,公交,学校,商场,商店,政府机关,银行样样齐全。
UC电信
UC电信 1
2023-08-14 11:47
房企股东,老板,高管几十l亿,几百亿的个人钱转移到国外。让老百姓一去救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