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80到150吨级运输机,有必要吗?深度解析新军备趋势!

完美的行动力 2024-01-06 18:43:16

在当今世界,一种独特而引人注目的现象正在逐渐崭露头角——全球唯一活跃的200吨级以上大型运输机的全套生产线,正引领着4发大运的数量激增。不足为奇的是,这些曾经服役的巨型运输机正迎来更多的兄弟姐妹,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景象——长达32架200吨级4发大运齐聚一地,形成一道壮观的长龙,为世界展示着其数量庞大的存在。这种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谓是非常引人瞩目的,甚至预示着200吨级4发大运的保有数量将很快跃升至最小的三位数,甚至超过这个底线。单单从这一级别的运输机数量来看,已经超越了一直稳居全球第二的伊尔76系列。令人惊叹的是,即便是C17环球霸王运输机,作为同级别的代表,在超级大国的保有总量也仅仅是两百六七十架左右。因此,在这一级别的大型运输机,通过完全自产的大直径涡扇发动机,每年下线数量逐渐攀升,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最终克服了200到260吨级4发大运最大年产能的最后难题。

这一突破意味着未来几年,这些200吨级4发大运有望在数量上赶超C17等同类运输机,成为更为主导的存在。有人对于这一状况进行了思考:在200吨到260吨级的大运项目完全突破之后,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将转向100吨级的中型运输机。当然,对于100吨级运输机的概念可能相对较狭窄,实际上80吨级到150吨级的4发涡桨或者双发涡扇运输机都属于这个范畴。毕竟,超级大国在拥有260架C17与数百架更大的C5的同时,还拥有数百架C130大力神中型运输机。另外,欧洲方面还有A400;甚至四岛方面也开发了双发涡扇的C2。因此,各国自家的军队也应该配备七八百架此类中型运输机,作为未来300架左右的4发涡扇大运的有力补充。

然而,我们不禁要思考,200吨级的4发大运项目成功进入正轨后,是否有必要再回头投入中型运输机的研发与生产呢?无论是从4发涡桨还是2发涡扇的角度来看,当今全球的中型运输机项目都似乎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即便是目前最大的中型运输机,其极限载重能力也不足以超过40吨级,甚至无法独立运输一辆最轻量级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在载重能力不足的同时,货仓的尺寸也无法满足大规模军事装备的需求,导致许多中型导弹车等无法进行空运,仅限于运输一些轻型车辆,难以实现对快速投送重型装备的需求。与此不同,C17等4发大运机队可实现5000公里级的跨洲际直达运输,而中型运输机在运载25吨级货物时,直线航程很难超过3000公里,甚至需要多次中途降落进行加油。这不仅限制了运载量,还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更为严峻的是,所有涡桨类中型运输机的综合安全记录,完全无法与4发涡扇类战略运输机相提并论。C17等4发大运机队数十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安全事故,而C130等涡桨类平台则时不时地发生坠毁事故,飞行高度的限制导致了结冰区的风险。因此,从综合安全性来看,4发大运机的表现远胜中型运输机。

总结而言,随着200吨级4发大运项目的成功,未来的发展重心应当聚焦于超越400吨级的超级大运。许多特殊任务的飞行平台即使需要改装,也应该采用成熟的100吨级2发喷气机进行升级,如P8A项目。相较于在所谓的中型运输机上浪费时间与精力,这样的选择更符合未来的需求和趋势。

3 阅读:979
评论列表
  • 2024-01-07 23:55

    需要安70

  • 2024-01-07 23:27

    扯淡,能用的c5全部升级成了c5-m才40多加不到50架,像安124更少才20多架而已[得瑟]

  • 我只能说,中国人喜欢重复建设。还不如制造更先进更大的运输飞艇。二战时期英法德就有,德国飞艇飞到美国出了事故(我是信是美国飞机公司的阴谋)

完美的行动力

简介: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