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冥婚,作为中国古老的丧葬习俗之一,原本是为已故未婚者找一位“伴侣”,以使其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有个圆满的婚姻。
如今,这一习俗在一些地方不仅未被完全废除,反而通过隐秘的市场交易变得愈加猖獗和令人震惊。尤其在山西、河南等冥婚文化仍盛行的地区,冥婚已然变成了一场无声的角逐,而人们争抢的对象,竟是那些刚刚去世,甚至尚未去世的年轻女孩。
病危女孩的“婚事”就在不久前,山西某地发生了一件让人不寒而栗的事情。一名年仅18岁的女孩因病危住进医院,家属在医院守候着奇迹的出现。然而,在医院外,一场“婚事”已经悄悄拉开帷幕——几个冥婚媒人带着冥婚的“买家”接踵而至,与女孩的家属商量女孩去世后的“婚事”。
这些人急切地想把女孩“定下来”,并且给出了18万元的“彩礼”。这18万元并不是要给女孩家属作为补偿,而是冥婚市场中女孩遗体的标价。
在这个市场里,特别是年轻、未婚的女性,已经成为冥婚市场上稀缺而昂贵的资源。女孩的生命依然在与病魔抗争,但在这些冥婚媒人眼中,她已经是“婚礼”上的主角。
冥婚在这些人看来,早已不再是一种文化传统,而是一次令人唏嘘的利益交易。通过媒人搭桥牵线,家属与“买家”快速达成交易,而女孩的身体在这场交易中成了筹码。
冥婚并非新鲜事。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封建社会中,冥婚作为一种寄托情感的丧葬习俗,曾经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
尤其是在某些地方,未婚亡故的年轻人不能孤独地在阴间行走,需要通过冥婚仪式找到一位同样未婚去世的配偶,才能实现“阴阳合婚”。但在现代社会,这一习俗早已被视为封建迷信。
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冥婚市场却依然顽强地存续着,甚至在供需失衡的压力下变得更加活跃。
如今的冥婚市场早已脱离了原本的文化内涵,变成了一条隐秘且暴利的产业链。根据一些地区的调查数据,冥婚“彩礼”在2016年时已涨至15万元左右,而到2023年,特别是年轻女性尸体,标价甚至高达18万元。这种价格背后,反映的正是尸源的稀缺与需求的高涨。
尤其是在一些保留传统的农村地区,冥婚的需求旺盛,但年轻、未婚的女性去世者相对较少。由于供不应求,冥婚的价格持续飙升。而这直接催生了对女尸的哄抢,甚至有不法分子盗取刚下葬的尸体,再通过地下黑市出售给急需冥婚对象的家庭。
病危女孩尚未去世就被盯上的背后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冥婚市场的“觊觎者”不仅仅满足于获取去世后的女孩身体,甚至开始盯上了病危的女孩。这类案例并非个例,在一些重病患者的病房门口,冥婚媒人早早出现,探听消息,打探病情,试图提前预定女孩去世后的冥婚仪式。
女孩家属在面对高额彩礼时,常常陷入极度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们希望尽全力救治亲人,另一方面,却难以抗拒这笔不菲的“补偿”。而冥婚媒人则以女孩将“圆满地走完人生”为由,不断诱导和施压,使家属在极大的心理压力下作出妥协。
冥婚市场的猖獗不仅暴露了社会中对死亡的恐惧和迷信,更揭示了这些地方法律意识的淡薄和执法的空白。尽管国家早已明确禁止盗取尸体、买卖尸体等行为,并对参与此类交易的人员进行严厉打击,但这些法令在某些偏远地区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
在法律上,盗取尸体行为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涉案者可以被判处3至7年有期徒刑。然而,冥婚市场的隐秘性与非法性,使得这类犯罪行为难以被发现和取证。
冥婚媒人通过层层掩盖和隐蔽交易,依然能够在地下市场继续运作。而那些购买冥婚对象的家庭,出于对传统信仰的执着,往往默许甚至参与其中。
面对这种现象,社会舆论同样呈现出两极化。一些年轻人和法律专家对冥婚习俗表达了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对人权的极大侵犯,也是对现代文明和法律的挑战。而在一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地方,人们依然认为冥婚是一种“必要的仪式”,是对逝者的尊重和“交代”。
供需失衡下的市场恶化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冥婚市场愈发供不应求,这一现象直接加剧了对尸体的争夺。尤其是年轻、未婚的女性尸体,成了市场中的“香饽饽”。
为了确保有足够的尸源,不法分子开始铤而走险,盗取刚下葬的女孩,甚至提前预定病危女孩的身体。更有甚者,连已出嫁但尚未生育的女性尸体,也开始被一些家庭视为冥婚对象。
冥婚市场的兴盛背后,反映的正是当地社会对传统信仰的坚守与对法律的漠视。这种文化信仰根深蒂固,导致了冥婚市场在一些地方难以根除。即便法律的打击力度加大,但冥婚市场的需求并未减少,甚至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冥婚市场愈发隐秘、复杂。
结语冥婚,这一古老的风俗,本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然而,病危女孩尚未咽气就被冥婚媒人哄抢,18万的“彩礼”更让这一市场充满了荒诞与恐怖。冥婚市场的猖獗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传统信仰的迷恋,也暴露了在利益驱动下,人们对生命尊严的亵渎。
冥婚市场背后的利益链条与文化信仰相互交织,使得这一现象难以在短期内消失。然而,社会应该通过法律的严厉监管和文化观念的更新,逐步打破这一畸形市场的存在。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尊重传统文化,也要通过现代法律手段确保每一个生命,无论生死,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冥婚现象调查 半月谈网 201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