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作者: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李欣
自6月16日起,北京市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应急响应调至二级后,有十五项防控措施还要加强,其中一条是“对监管、养老、福利、精神卫生等特殊机构场所,实行严格封闭式管理,重点防控输入性疫情和内部疾病传播。”在响应级别调整后,目前北京市民政局尚未发布进一步的通知,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了解到,北京市多家养老机构已经停止探视和员工通勤。
“本来老人准备回家了,但考虑到回家再返回时需要核算检测和隔离,所以老人自春节开始一直住在养老院中。现在又严了,只能把药送过去。”家住顺义区的徐女士17日一早就出发去给住在某养老院的家人送药。“也没见到老人,探视已经停了,工作人员在门口把东西拿进去需要先消毒,所以吃的喝的也不能带进去,必要的药品等,也是消毒后再拿给老人。”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了解,除暂停探视外,该养老机构的员工也停止了通勤。
北京市某养老机构紧闭的大门。摄影/李欣
根据北京市民政局的通知要求,北京市养老机构自2020年1月27日零时起实施封闭式管理,直至5月18日在继续坚持封闭管理的基础上正式开放探视。据了解,在北京市疫情响应级别调整为三级后,北京市民政局于6月9日下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养老机构家属探视程序等将进一步放宽,不再限制探视次数及人数。
但是,随着6月11日北京市新增一例本土病例,防疫形势发生变化。很多养老机构尚未做好进一步放开的准备,政策就再一次收紧。6月13日北京市民政局又下发了《关于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停止执行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措施的紧急通知》。《通知》提出,除“对于进入生活区探望重度失能老年人的探视人员,不再要求穿戴防护服”继续有效执行外,其他优化调整的措施停止执行,并开展养老服务机构相关人员筛查及核算检测,加强食品采购及安全管理。
“也就上周四(6月11日)刚放松了一天,周五晚上就接到新通知,又收紧了。”北京东城区一家养老机构的院长表示。椿萱茂(北京双桥)老年公寓的负责人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6月12日起已经主动严格管理,停止所有家属探望。
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看来,在疫情中养老机构遇到的挑战最为严峻:“一个是输入性感染,一个是聚集性感染,对老年人都是致命的,采取严格的封闭防控措施有它的针对性。从结果看,北京市682家养老服务机构、4.8万名老年人未发生一起新冠肺炎感染事件说明我们的管控措施是有效的,疫情防控落实到位。接下来还不能放松。”
刘维林同时也表示,因为封闭管理,长时间不能探视,老人们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在机构入住的老年人,这个时候更要坚持‘主动健康’,特别是加强自我心理健康建设,理性正确对待疫情防控采取的各种措施,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