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失败也要被迫营业的“可怜”手枪——P96“锯鳞蝰”

晓枪 2024-10-25 14:13:00

1996年,戈里亚捷夫在图拉仪器设计局推出了其第一把自动手枪——P96,但是在测试中暴露的问题较多,于是又在其基础上开发了GSh-18。一般而言,既然GSh-18诞生了,作为上一代产品的P96就可以光荣退休了。但图拉设计局表示:退休?门都没有!继续给老子打工。图拉将P96减小尺寸,改为了威力较小的9×18mm口径的P96M和9×17mm口径的P96S,1999年开始生产,至2008年12月停产,总共生产了约4000支。

P96M长152mm高116mm,尺寸上算是PPK那样的小型手枪,比马卡洛夫PM的长161mm、高127mm更为紧凑,含空弹匣的质量只有460克,相比马卡洛夫PM足足轻了270克,甚至比大多数.32ACP的手枪还轻。本身低轴线的结构以及双排双进弹匣的设计,使得P96M在高度更低的情况下,容弹量高达14发。但是因为短后坐结构需要为枪管留出前后活动空间,因此P96M在比马卡洛夫PM短9mm的情况下,枪管要短20mm,发射9×18mm手枪弹时初速相比马卡洛夫PM的315m/s降低到了270m/s。但得益于刚性闭锁结构,P96可以发射7N16和7N25这类威力更大的弹药。虽然标注使用寿命为不低于4000发,实际使用寿命至少在1.2万发以上。

P96击发机构为半双动式,阻铁设置在扳机连杆上,射击前拉动套筒上膛,使阻铁先挂住击针,当扣动扳机5-6mm行程后,阻铁被离合器压下并释放击针击发。套筒后坐时又会把离合器向一侧挤开,释放阻铁使其可以挂住击针,实现半自动射击。枪管弹膛部位外有一个闭锁凸笋,与套筒抛壳窗边缘配合闭锁,套筒座前嵌件部分有一对导引枪管完成开闭锁动作的螺旋面。

值得一提的是,P96没有专门的抛壳挺,而是由击针来充当抛壳挺,击针尖会突出击针孔6mm,起到了类似弹性抛壳挺的作用,这个设计最早在勃朗宁M1910手枪上,发射膛压较低的手枪弹药也不用担心出现击穿底火的问题,但如此细长的击针尖可能有寿命不高的问题,一些用户反映这个设计容易出现抛壳无力的故障。

△ 9×19mm口径的P96,只生产了十几支用于测试,图拉精密仪器设计局曾打算向国内外民用市场推销但没能成功。

△ 9×17mm(.380ACP)口径的P96S,由于需要面向民用市场,因而配用限制容量的10发弹匣。

△ 9×18mm口径的P96M,图中这个是2004年改进了空挂拨钮的型号。

△ 不完全分解的P96M。

△ P96的结构剖面。

△ P96M比马卡洛夫PM手枪尺寸更紧凑,重量更轻,但是弹匣容量更大。

△ P96M的刚性闭锁结构能够适应7N25和7N16这类大威力弹药。

△ 独特的Logo,由西里尔字母Э、ф、а相互融合而成。

△ 枪管上的闭锁凸笋与抛壳窗的前边缘锁在一起,枪管转动30°完成开闭锁动作。

△ 前嵌件上的左右两个螺旋面(10、11)与枪管弹膛旁边的螺旋面配合,导引枪管回转完成开闭锁动作。

△ 枪机是单独加工出来然后组装在冲压而成的套筒上,顶部的红点就是枪机与套筒之间的固定榫。

△ P96击针尖伸出击针孔较长,充当了弹性抛壳挺的作用,这是从勃朗宁M1910手枪上借鉴的一个设计特点(下图)。

△ 如果没有将套筒拉到位就放回,击针就会这样卡在弹药上产生故障。

△ 套筒尾部的分解钮(黄圈处),分解时稍微后拉套筒,向下推动分解钮就会使得锁定杆(箭头所指)翘起,便能向前滑出套筒/枪管组件,这个部件也是与空仓挂机接触的部分。

△ P96采用半双动击发机构,阻铁像旗帜一样连接在扳机连杆上(上图红圈处下图红色箭头所指),可以上下摆动,阻铁尾部有一个斜面。扣动扳机时,阻铁一边向后推动击针,尾部的斜面也在被单发杆(黄色箭头)逐渐压下,最后完全压下释放击针击发弹药。这时后座的套筒就会把单发杆向一侧挤开,使得阻铁被释放,套筒复进时击针又能挂在阻铁上,以此实现半自动射击。

△ 套筒内枪机侧面的让位槽(箭头处),单发杆平时容纳其中,当套筒后座时就会将其向一侧挤开,释放阻铁。

△ 空仓挂机与单发杆组成了一个模块。

3 阅读:286

晓枪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