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六谈过去
  • 匈奴政权的组织形式

    之前写过,匈奴的“大单于”是与西汉“天子”对等的称号,匈奴认为自己是“中央”,四边是“四夷”,四夷应该被自己统治,其中也

    2024-09-19 20:21
  • 历史上的“四方馆”

    《四方馆》电视剧热播,其精彩程度暂且不论,此文只写其中的设定,即历史上的“四方馆”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强调,电视剧写的

    2024-09-09 19:44
  • “游牧”的起源问题

    上二篇“吹”游牧文化时,留言就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想象,其实大可不必。游牧社会确实比定居农耕更“民主,平等”,但游牧也

    2024-09-04 04:27
  • 游牧社会组织——“家庭”与牧团

    游牧的“生产资料”是会移动的牛羊,而农耕的“生产资料”是不会移动的“土地”,二种不同的“元素”构成两种不同的文化。以“家

    2024-08-27 19:53
  • 先秦小国——古蜀国

    夏商周同期有四川地区,存在一个相对独立于“商周”二朝的文明政权——古蜀国,为行文方便暂称为蜀国。之所以“相对独立”,是因

    2024-08-22 19:06
  • 商周小国——巴国

    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于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巴国作为诸侯国,实力不怎么样,但作为巴文化却相当强盛。

    2024-08-18 19:04
  • 西周小国——祭国

    祭国,为周公后代所建的诸侯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周公至少有八子,老大伯禽封国为鲁国,次子君陈继承

    2024-08-15 19:02
  • 西周时期的赋税源流——“籍礼”与“籍田”

    籍礼,又称籍田礼,其中“籍”字如图,它最核心的字为“耒”,“耒”为耕地的工具,由左边人来操作。简单来说“籍”就是“耕田”

    2024-08-13 18:56
  • 西周后期的“共和执政”与“共伯和”

    公元前842年,西周爆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出都城,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到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邑,周厉王其子

    2024-08-09 18:48
  • 西戎小邦——豲戎

    豲戎为西戎的一支,生活在今甘肃陇西县一带。豲字意为豪猪,所以豲戎应该是以放牧豪猪为生业或以豪猪为图腾的西戎部族。以前写过

    2024-08-06 18:36
  • 西戎小邦——姜姓与姜氏之戎

    西戎中有一支为“姜氏之戎”,又称“姜戎”。姜戎本是姜姓的后裔,与齐,许,申,吕等国同祖,西周时期,姜姓一部加入周朝,“由

    2024-08-03 18:24
  • 西戎小邦——骊戎

    骊戎是西周春秋时期居住在今陕西骊山下的一支戎狄族,大约在现西安的东北方向。骊戎为姬姓之戎,为犬戎的一支,与春秋时的白狄相

    2024-08-02 18:22
  • 游牧民族的“五畜”——山羊、‌绵羊、‌牛、‌马和骆驼

    说一说游牧民族的“五畜”,当然游牧民族养的动物,远不止这五种,还有鹿、牦牛,驴等动物,游牧选择以上五种,是因为这五种更适

    2024-07-30 23:42
  • 西戎小邦——陆浑戎

    之前写西戎小国中,只写了“义渠国”,往后就没写了。原因比较简单,西戎资料太少,而且西戎一直被秦国压制,导致西戎发展不起来

    2024-07-29 03:05
  • 西周采邑制度——分封制的前身

    西周的采邑制,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制度,如果上溯历史,其源头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采”字的演化如图,其意是上面一只手,

    2024-07-29 03:05
  • 上古“民风淳朴”的残留——春秋会盟礼

    “会盟礼”,只出现在春秋以前,战国及战国之后是不见会盟礼的。原因很简单,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不相信“盟誓”,他们更相信“人质

    2024-07-26 01:31
  • 西周小国——梁国

    梁国为嬴姓,为秦国的庶支,其都城在现今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少梁),又名少梁国。关于梁国始封有二种说法;一种理解是梁国始封

    2024-07-26 01:31
  • 白狄小国——仇由国

    仇由国,白狄小国。它是春秋后期白狄东迁后,在今山西盂县建立的地方政权之一,与之同时期建立的白狄政权有鲜虞国(中山国前身)

    2024-07-22 00:59
  • 人们常说的“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

    孔子周游完列国后,回到鲁国,他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进行了整理修订,编成了新《春秋》,此书又称《春秋经》《麟经》或《

    2024-07-18 07:37
  • 西周的列鼎制度——大禹铸造过九鼎吗?

    大禹铸造过九鼎吗?依真实历史而言,没有。因为生产力水平达不到,就是铸造“鼎”的技艺与材料,夏朝不行,只有往后的商朝中后期

    2024-07-18 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