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

六六六谈过去 2024-07-18 07:37:06

孔子周游完列国后,回到鲁国,他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进行了整理修订,编成了新《春秋》,此书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

孔子作《春秋》的本意,用孟子的话来讲,“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即用“著书”来“寓褒贬,别善恶”。

可以说,《春秋》一书是孔子对“世界”的主观理解,它并不“客观”。但是“史”是现实的发生的事,不可能进行选择式的无视,所以孔子“写史”以准确而特别的用字表达作者的褒贬好恶,这就称之为“春秋笔法”。

因《春秋经》字少,众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这些人就对《春秋经》进行注解,而形成“传”,据《汉书》记载,西汉《春秋经》学,共有五家“传”传世,分别是:《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邹氏传》、《夹氏传》11卷。后来,《邹氏传》与《夹氏传》先后亡佚,剩下的三种,后人通称为“《春秋》三传”。

至于“春秋笔法”,简单地说就是对某事或某物对“褒贬”不一的用字。而且《春秋经》惜字如金,对“好事”较详,对“坏事”极省。

举个例子;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记:“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子、秦人于温。天王狩于河阳。”

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此年发生晋楚“城濮之战”,晋胜楚败,晋文公举行践土(今河南原阳)会盟。

注意各国的排序与称呼,先是盟主晋国,再是齐国,后是宋国,宋国于周朝上“宾客”,称“公”,地位只低于晋国与齐国。

另外就是“秦国”被写成“秦人”,因春秋前中期,中原视秦楚为蛮夷,对其国君不会称爵位,而是“秦人,楚人”等等,这是一种蔑称。

重点是最后一句话,“天王狩于河阳”,这里是对周天子的一种讳。

《左传》给的解释是“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日:‘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日:“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

因此会是晋文公召开的,周天子是“被迫”参加的,即以“臣召君”,孔子认为不礼,就用“狩”为周天子避讳,意思是周天子去狩猎。

此字也被后人学去,比如北宋的宋徽宗与宋钦宗被金国俘虏,带去北方,宋人为避讳,用“北狩”二字代替,意思是这二皇帝到北方去打猎。

再如《春秋·隐公十一年》“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薨”,意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如果稍熟悉鲁国史的,应该知道鲁隐公是被“杀”的,用字应该是“弑”。

鲁隐公本是庶子,是无继承权,但因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鲁隐公代掌国君之位。鲁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挥来找鲁隐公,说;“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請為君殺子允,君以我為相。”

公子挥的意思是自己可以替鲁隐公杀了太子允,可以让你永远做鲁君,但条件是让我做宰相。

鲁隐公拒绝了,说;“有先君命。吾為允少,故攝代。今允長矣,吾方營菟裘之地而老焉,以授子允政。”鲁隐公是老实人,认为自己是代理国政,弟弟长大了,就交还国政,自己找一地养老去。

公子挥退去后,越想越怕,就向太子允诬告,说鲁隐公想杀你,并请求自己可代替您先一步杀掉鲁隐公,太子允同意了。

当年十一月,鲁隐公去大臣蒍氏家里,公子挥趁机杀了鲁隐公。太子允上台后,为鲁桓公,为了掩人耳目,鲁桓公和公子挥又下令讨伐蒍氏弑君之罪,让蒍氏当替罪羊。

所以孔子不用“弑”而用“薨”,是有私心的,替鲁桓公“脱罪”。

再对比晋灵公与赵盾,就明白了。

晋灵公时期,赵盾为执政,即国相,掌握军政大权,势大。晋灵公想除去赵盾,赵盾避难,逃到国境边。然后赵盾族人赵穿带兵杀死晋灵公,赵盾听说后,又返回国都,继续当执政。

晋国太史董狐知道后,于史书上写下“赵盾弑其君”,并公示群臣,赵盾还辩解,说是赵穿所杀,董狐反驳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董狐说赵盾弑其君的理由有三,其一赵盾为正卿(军政都在其手);其二,赵盾没有出晋国,证明赵盾在后面操作;其三,赵盾没为晋灵公杀赵穿。

引用《公羊传》的解释;

何以不書葬?隱之也。何隱爾?弒也。弒則何以不書葬?《春秋》君弒,賊不討,不 書 葬,以為無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弒,臣不討賊,非臣也。子 不 復 讎,非 子 也。 葬,生 者 之 事 也。《春秋》君弒,賊不討,不書葬,以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隱何以無正月?隱將讓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公羊家们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一针见血地指出鲁隐公的被弑,而且还说,国君被杀了,臣子要杀贼,如果不复仇,就不是君臣关系。臣子除为国君复仇外,还需要安葬国君。

赵盾身为晋灵公的臣子,没有杀赵穿为晋灵公报复,确实应该称为“弑”。

所以董狐说“赵盾弑其君”是正确的。

反观鲁桓公和公子挥,鲁桓公指使公子挥杀鲁隐公,并找替罪羊代公子挥之罪。孔子的《春秋》只用“薨”不用“弑”,这就是《春秋》的“春秋笔法”。

再用一例,说说孔子眼中的“弑”。

《春秋》书日:“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找相应的解释,鲁昭公十九年前523年,“许悼公患虐疚,饮太子止之药卒。”许悼公重病,饮太子的药就死了。最终结果太子奔晋国。

《春秋》给太子的定义就是“弑君”。理由是太子违背了“礼”,什么是“礼”呢?

“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公疾未瘳而进药虽尝而不由医而卒,故国罪之书弑告诸侯。”

大意是,君有疾,吃药前,是由臣子与儿子先尝的。君主病未好,进药也尝了,但未经医生许可,君主死了。也可以定义为“弑”。

假设,太子真想弑君上位,肯定会有严密安排,至少不会“奔晋”结束。所以“弑”明显不恰当。

通过以上三例,足以说明《春秋》是一本“主观”的史书。其“春秋笔法”,后人总结是“微言大义”,意思中“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其实就个人理解,微言大义应该是字面意思,用很少的语言“掩盖”很大的事情,用现在的话来讲,“字越少事越大”。这里用引号,是因为《春秋》并不完全掩盖事件,这也是读《春秋》最难的地方。

1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