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襄阳轴承作为国内汽车轴承领域的骨干企业,主要从事轴承及其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汽车轴承、等速万向节等,是国内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能力的轴承制造商之一。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轴承市场,已通过华为供应商体系审核,并与多家新能源车企达成合作,逐步向中高端市场转型。

二、2024 年业绩分析:亏损收窄,国内业务表现亮眼
2024 年,襄阳轴承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3500 万元,虽仍处亏损状态,但较 2023 年的 - 5372.17 万元大幅收窄,亏损幅度缩小 35%。业绩改善主要源于以下因素:
国内业务扭亏为盈:公司在乘用车市场和海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营业收入同比增加。国内工厂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管理效能及综合降本措施,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实现扭亏。
海外市场持续增长:海外市场近几年保持增长态势,成为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撑。
境外子公司拖累业绩:受地缘政治影响,境外波兰工厂成本费用居高不下,亏损进一步扩大,抵消了国内业务的部分收益。公司已采取调整管理团队、制定改革方案等措施,全力改善波兰工厂经营状况。
三、2025 年业绩预测:新能源布局赋能,转型成果有望显现
基于公司战略布局与行业趋势,2025 年襄阳轴承业绩有望呈现以下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轴承业务放量:公司已建成新能源汽车轴承产能 1000 万套,并投资 5.8 亿元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预计新增 800 万套高端轴承产能。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4 年渗透率突破 45%),公司作为华为等头部车企的供应商,订单量有望持续增长。预计 2025 年新能源轴承业务营收将同比增长 30%-50%,毛利率提升至 24.79%,成为主要盈利来源。
传统业务优化与海外市场拓展:国内工厂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成本控制,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海外市场在巩固现有份额的基础上,有望通过波兰工厂的改革措施逐步改善亏损,推动整体营收增长 10%-15%。
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效率等措施,预计 2025 年综合成本下降 5%-8%,进一步提升利润率。
综合来看,2025 年公司有望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15%-20%,亏损进一步收窄,若新能源业务超预期放量,不排除实现扭亏为盈的可能。
四、核心竞争力与行业机遇
技术与客户优势: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研发投入占比达 5.3%,已攻克陶瓷轴承、静音轴承等高端技术,并与比亚迪、东风、华为等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客户资源优质。
国产替代与行业趋势:国内高端轴承国产化率不足 30%,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轴承需求向高速、高精度方向升级,公司凭借技术积累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
产能扩张与战略转型:新能源汽车轴承智能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将提升公司产能规模与产品质量,进一步巩固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地位。
五、风险提示
境外业务风险:波兰工厂受地缘政治影响,经营不确定性较高,可能拖累整体业绩。
市场竞争压力:轴承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在高端市场面临国际巨头挤压,需加速技术突破。
新能源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若新能源汽车轴承订单增长低于预期,将影响业绩释放速度。
结语
襄阳轴承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2024 年国内业务的改善与新能源布局的推进为未来增长奠定了基础。2025 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轴承业务的放量、传统业务的优化以及降本增效措施的落实,公司有望逐步走出亏损困境,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双重修复。投资者可关注其新能源业务进展及境外子公司改革成效,把握转型带来的投资机会。
有关必应。蛇年迎好运!#今日A股##襄阳轴承##华为##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