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中原地区分裂混乱时期都是容易发生外族入侵的时期。
但在我们最熟悉的三国时期,虽然也有外族进攻的记录,但却从没有演变成为大规模的入侵。
反而是在三国结束三十多年后,因为西晋八王之乱引发了历史有名的五胡乱华。
三国时期没有发生大规模外族入侵,背后有外族盛衰、东汉末年军阀残酷竞争淘汰以及军事装备代差等原因
那为何三国乱世却没有大规模外族入侵呢?这背后,有外族盛衰、东汉末年军阀残酷竞争淘汰以及中原地区军事装备进化产生的优势等许多原因。
独汉以强亡-东汉留给三国的遗产清代王夫之有一句很出名的话,叫做“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这句话虽然并不全面,但很精髓地点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使到了东汉末年,大汉依然是周围其他势力难以翻越的大山。
在东汉末年逐渐走向分裂混乱的时期,两汉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军政体系依然在良好运转,不仅抵御了外族入侵,甚至拼着最后一口气打垮了许多敌人。
这种极强的向外进攻性本身也是“以强亡”的原因之一,毕竟好战必亡。
但一个客观事实是,确实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中原的外部敌人经过汉军犁过一遍后,要不就打散了,要不就在休养生息。
比如东汉时期的匈奴人,已经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两支。
南匈奴内附,被安置河套地区,北匈奴则叛服不定,与东汉连年冲突。
公元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立下“勒石燕然”的不世之功,北匈奴元气大伤不得不西迁,进而引发了欧亚大陆一系列连锁反应。
此后北方局势进入匈奴人、鲜卑人等部族相互攻战时期,东汉则保持了对他们的优势。
公元158年,南匈奴联合乌桓、鲜卑扰沿边九郡,汉军击败南单于;公元166年,鲜卑、南匈奴扰边,汉军出击、南匈奴、乌桓二十万口降汉;公元174年,汉郡兵与屠各兵大败鲜卑;公元177年,汉与南匈奴联兵击败鲜卑;公元179年 ,汉中郎将杀南单于呼徵,立羌渠;公元191年七月,南单于於夫罗附董卓……
可以看到,东汉中后期汉军依然能压制匈奴、鲜卑,不仅可以在战场上击败敌人,还能废立首领,在这样的持续打击之下,匈奴更加衰微,南单于甚至最后不得不依附于军阀董卓。
再比如羌族。
东汉时期,汉羌之间爆发了一场持续一百多年的残酷战争,这场战争阶段性的终结,就出现在汉桓帝时期。
当时,段颎、皇甫规、张奂三人镇守西陲,多次进攻羌人,至永康元年(167年)平定西羌,建宁二年(169年)平定东羌,羌乱最终被平定。
王夫之就曾经在《读通鉴论》中总结道:
汉之末造,必亡之势也,而兵疆天下。张奂、皇甫规、段颎皆奋起自命为虎臣,北虏、西羌斩馘至百万级,穷山搜谷,殄灭几无遗种。
总之,经过东汉百年,尤其是东汉末年的残酷镇压打击,羌族彻底失去了拧成一股绳,影响中原局势的机会。
羌汉百年战争损耗了东汉国力,但最终也让曾经强大的羌族势力衰微下去
镇压之后的剩余的羌族部落大多受到汉末军阀的操纵或利用,三国前期著名的马腾、韩遂等人便多次利用羌族小规模叛乱,逐渐割据了西凉。
还有一部分羌族则选择了与汉族势力合作,比如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就曾经多次联络羌族部族,与自己一同对抗曹魏。
而西南、东南区域的一些被称作蛮夷的部族,大多也都遭受了东汉的打击或者镇压。
所以,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正好成为西汉时期的匈奴到南北朝时期的鲜卑等强势外族之间的一个低潮期。
旧的草原之王已经被东汉干趴下了,未来的草原之王还在崛起中,这为三国时期没有大规模外族入侵奠定了基础。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三国时期没有外族大规模入侵,不仅仅是外族被东汉压制的原因,时期三国“分而不弱”的特点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分而不弱-残酷斗争后的胜出者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段时期,三国历史和其中的英雄故事已经成为了我国文化传统的符号。
三国时期不仅在小说和艺术作品中英雄辈出,在实际的历史中,同样也是群雄并起。
东汉时期逐渐形成的豪族势力,在影响了中央朝廷权力的同时,也造就了州牧、刺史等地方实力派。
他们有钱有粮有地盘,手下更是谋臣如雨、虎将如云,战斗力颇为强悍,成为三国之前掌控一方的军阀。
这段时期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辽西公孙瓒。
公孙瓒出身贵族,曾经和刘备一起拜卢植为师。他虽然在三国时期早早被袁绍压制而没多少知名度,但在三国时期之前,他也是威震塞外的名将。
公孙瓒的崛起,主要就是依靠着打击东北地区的乌桓、鲜卑等外族势力。
当时汉灵帝光和年间,边章、韩遂叛乱,朝廷从幽州征兵,公孙瓒则获得了都督行事的权力,得到了三千骑兵。
当公孙瓒率军到蓟中时,张纯和当地的乌桓首领丘力居也发起了叛乱,攻占右北平郡(今河北丰润东南)、辽西郡属国的城市。
公孙瓒当机立断率领三千骑兵击败张纯等人,降伏了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因为这件战功,公孙瓒得以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进驻属国。
获得了根据地的公孙瓒在后面几年中多次发动与乌桓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而且多次获胜,这也是他最终雄据塞、总督北方四州外、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最重要的原因。
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尚且压制乌桓,击败袁绍的曹操当然更加强大了。
而到了三国时期,因为在东汉末年直到三国鼎立的残酷的生存斗争中,只有最优秀、最强大的势力集团才能生存下来,所以魏蜀吴三国的实力可想而知。
他们是这场残酷斗争的佼佼者,既继承了东汉末年的顶尖武力,也经历了生与死的磨砺,所谓“三国淘尽英雄气”,这也让魏蜀吴时期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魏蜀吴三家都是在残酷的生死斗争中脱颖而出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大
因此三国时期华夏政权在面对各自疆域内的外族时,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比如魏国对乌桓的大胜。
乌桓本来是鲜卑部落联盟的一支,我们都知道,鲜卑一族非常厉害,比如慕容鲜卑及鲜卑化势力先后建立了五个以“燕”为名的政权。
而拓跋鲜卑一族更加厉害,他们建立了终结十六国的北魏政权,并对随后的西魏-北周-隋-唐政权继承具有深远影响。
那为何同为鲜卑的乌桓却在随后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逐渐消亡在历史记载中呢?原因就是他们遭受了曹魏的沉重打击。
东汉末年,乌桓是鲜卑一族中比较早介入中原纷争的一支,他们趁着天下大乱逐渐脱离了东汉政府控制。
乌桓的崛起得益于一次成功的站队,也就是再公孙瓒与袁绍之间选择了支持袁绍,甚至与元钱联姻。
龙凑之战后公孙瓒实力大损,并在与袁绍的竞争中被击败,乌桓则借此成为东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
乌桓人在历史上最为出名的无疑是乌桓突骑,乌桓突骑是比较早能够执行骑兵正面突击战术、发挥骑兵冲击力的部队。
所以即使在袁绍被曹操击败后,乌桓人不仅公然接收了袁尚、袁熙,乌桓蹋顿单于还时不时骚扰曹操北部边境。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决定解决这个背后的敌人,顺便彻底清除袁氏残存势力。
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命人开凿沟通呼沱河、鲍丘水的平虏、泉州水渠,作为输送军需的通道,为进攻乌桓做准备。
第二年夏天,曹操率领郭嘉、牵招、张辽、徐晃、曹纯、田畴等人开始了北伐。
在作战一开始,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加上乌桓派军驻守曹军进攻的关隘,所以进攻不是很顺利。
在田畴建议下,曹操命大军过徐无山(今河北遵化东)、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一带),绕道群山峻岭突袭乌桓。
结果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两军猝然相遇于白狼山(今凌源东南),此时曹军主力还没有赶到,曹军倾向于暂时后退等候时机。
但张辽建议曹操趁敌不备立刻进攻,最终张辽率领3000骑兵冲入敌阵,曹军以少胜多获得大胜,阵斩蹋顿单于及乌桓名王,降伏20万人。
这一战后,曹操收编了不少乌桓精锐编入自己的部队,“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后来曹操击败荆州刘表、关中马超、汉中张鲁等,这些乌桓骑兵都曾参与。
经此一战的乌桓则元气大伤、部族分离,以至于逐渐消失在了历史记载中。
不仅是乌桓人,曹魏政权还差点灭亡了未来让隋唐头疼的高句丽。
当时,辽东地区主要有公孙度和高句丽两派势力,相互争斗,两派都与曹魏政权同好,以求得外援。
青龙五年(237年)司马懿率领四万大军灭亡公孙度后,高句丽直接和曹魏接壤,两方的关系也开始恶化。
当时曹魏暂时没有动高句丽的意思,结果当时的高句丽东川王想取代公孙氏称霸辽东,开始派兵袭击曹魏辽东地区。
于是,曹魏大将毌丘俭于正始五年(244年)-正始六年(245年)发起两次远征,第一次就把号称有二万大军的高句丽军斩杀一万八千余人,逼迫东川王逃到都城丸都城(今天吉林集安),结果曹军还是攻破丸都城。
第二年的第二次东征同样砍瓜切菜一般,毌丘俭带领玄菟太守王颀、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多路追击杀穿东北,乃至收复了汉武帝时期设置在朝鲜半岛东部沿海的临屯郡故地,高句丽差点灭亡。
毌丘俭第二次远征打穿了高句丽疆域,甚至恢复了朝鲜半岛西侧的临屯郡故地
而曹魏留在北方边疆防守的战将,也都经验丰富、军事能力出众,
不仅是曹魏,蜀汉和孙吴同样也对疆域内的其他外族具有极强的压制力。
蜀汉最出名的就是对南中的征服。南中主要指的是今天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那里外族主要就是南蛮,他们最出名的首领就是孟获。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虽然是艺术加工,但蜀汉多次进攻南蛮,并且最终控制南中地区却是真的。
孙吴没有疆域之外的外族,但他们对当时的山越部落也频繁进攻、掠夺人口,吕范、程普、太史慈、陆逊、诸葛恪等人就多次进攻山越。
可以说,东汉末年军阀经过残酷洗牌之后,剩下的魏蜀吴三家都不是好惹的,也正是三家的沙场宿将、百战强军,消除了外族大规模进攻中原的可能性。
合而不强-隋唐之前最后的皇权集中时期三国时期没有发生大规模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这一时期是隋唐之前最后一个皇权比较集中的时期。
上文已经讲过,东汉时期豪族势力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国家的编户齐民越来越多地被豪族霸占。
《汉书》讲“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刘秀虽然光复大汉,但他并没有扭转西汉中期以来豪族更加发展的趋势。
虽然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最终埋葬了东汉帝国,但最想也最有能力恢复到两汉前期打压豪族、伸张皇权的就是他们几人。
作为尸山血海冲杀出来的“创一代”,曹刘孙等人对臣子的掌控非常强,也能够压制豪族势力。
比如曹操时代他还能强行推动军屯,把掳获人口至于自己掌控之下,而后来掌权者就越来越多地给予豪族们控制人口的便利,以此来赎买他们的支持。
更典型的例子则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赤裸裸的牺牲皇权,给豪族让渡统治权力的一种表现。
九品中正制的核心内容,说白了就是把选官权力下放到豪族手中,从此,这些豪族一手掌握着人口庄园带来的经济特权,一手掌握着九品中正制选官带来的政治特权,成为一种近乎皇权的“门权”。
那为何到了曹丕时代,就开始推行这种制度呢?
因为和他的父亲曹操相比,比较有能力的曹丕也镇不住豪族这头权力野兽了,他也不得不向布列朝堂的豪族门阀们低头。
这一进程在司马氏不讲武德的篡位之后愈演愈烈,司马氏得国不正,甚至不敢公开宣传“忠”,只得以“孝”来代替。
司马氏篡位是中古时期一个很严重的事件,因为司马家得国不正,不得不大力赎买豪族,门阀进程因此大大加快
而一个软弱的中央政府,越来越难以调配起充足的力量,对内给予贫苦百姓以平静生活,对外给予野蛮外族以强硬回击,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惨剧的发生也就不意外了。
与之相比,三国时期虽然并没有统一,但魏蜀吴三国依然具有相当的凝聚力、执行力,相当比例的资源也能够在以曹刘孙三人为核心的中央朝廷控制之下,从而对周边外族继续形成压制。
而且,三国时期是我国军事装备和技术大爆发、大发展的时期。
比如从最出名的南北朝甲骑具装,也就是重装骑兵来讲,重骑兵出现的基础就是马镫的出现及马鞍的进化,而这一进程正是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开始的。
“一汉当五胡”并不是一句夸张的话,背后体现的,是中原地区对北方诸多游牧民族的技术优势,而这种优势在三国时期还存在。
而也正是在这些因素作用之下,看似混乱的三国时期,反而没有外族能够大规模入侵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舞台,只留给了传唱千年的三国群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