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0年,刘裕在建康称帝,取代东晋建立了刘宋王朝。
刘宋仅是南朝第一个朝代,也是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的朝代,历经十帝享国59年,北部边疆曾到达黄河、潼关一线。
严格来讲,出身低等士族的刘裕,是东晋的第三代权臣。
在他之前,出身高等士族龙亢桓氏的桓温,也达到了势倾天下、废立东晋皇帝的地步。
但最终,桓温到死都没有登上龙椅,直到多年后他的儿子桓玄才短暂建立桓楚政权,但随即就被刘裕覆灭。
桓温和刘裕不同结局背后,门阀势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那刘裕和桓温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让两人和两人的家族最终走上了不同的结局呢?
一、
纵观桓温、刘裕的崛起、鼎盛再到最后结局,绕不开的一个点就是“门阀”。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皇权最衰微、门阀势力最强大的时期。
而桓温和刘裕两个人也在与其他门阀势力的合作斗争中迎来了各自不同的结局,两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成也门阀败也门阀”。
桓温出身龙亢桓氏,严格来讲,是一个比当时东晋顶级门阀,诸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更有历史的豪门望族。
龙亢桓氏是齐桓公的后裔,西汉中期的时候迁入沛郡龙亢,西汉末年,桓荣到洛阳学习《欧阳尚书》,后被汉光武帝任命为议郎,汉明帝继位后,拜桓荣为五更、关内侯。
从此,桓氏以经学作为家学不断发展,成为名著一时的经学世家。
龙亢桓氏在东晋时代没有获得最高地位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桓氏在曹魏末年站队曹家,桓温六世祖桓范高平陵之变后被司马懿所杀,龙亢桓氏遭遇巨大打击。
其次龙亢桓氏以经学为家学,和当时兴起的玄学不太一致,相当于走了冷门专业。
最后则是司马睿渡江南下建立东晋的时候桓氏并非最开始一同南下的士族,因而没吃到从龙的红利。
但桓温的父亲桓彝改变了龙亢桓氏的命运。
他曾是东晋宣城太守,不知是不是因为高平陵之变对桓氏影响太大,桓彝对晋朝忠心耿耿,在东晋初年的王敦之乱中坚定站在朝廷一边。
从而获得了晋明帝的信任,地位也不断攀升,与郗鉴、温峤、庾亮等人并列。
等到了苏峻之乱的时候,桓彝毅然赴难,最终于力屈杀。
桓彝的经历为龙亢桓氏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让儿子桓温得以借助门阀士族的影响扶摇直上。
桓温年轻的时候就娶了晋明帝的嫡长女南康长公主司马兴男,得拜驸马都尉。
咸康元年(335年)桓温出任琅琊内史,到了建元元年(343年)十月就升任徐州刺史,并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
青徐兖都是东晋重镇,桓温得以都督三州军事,可以说已经跻身地方实力派了,而此时桓温不过31岁。
桓温崛起的过程吃到了门阀的红利,得益于桓彝的奋斗,跻身门阀圈子的桓温提拔很快
与之相比,刘裕则吃尽了门阀政治的苦头。
《宋书》记载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
但到了刘裕那一代,刘家已经只能归入到低等士族行列了,家族不能给刘裕提供任何支持。
而且在门阀政治之下,门阀子弟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低等士族子弟则只能苦苦熬资历,而且还大多难以出头。
所以当桓温桓驸马迎娶长公主、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刘裕只能在乡下赌博耍赖。
直到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孙恩在会稽起兵反晋,刘牢之前往镇压,刘裕才以刘牢之参军身份踏上历史舞台。
到了隆安五年(401年),多次击败孙恩天师道大军的刘裕终于被东晋朝廷任命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此时的刘裕已经38岁了。
一个是31岁的驸马都尉、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一个是38岁的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可以说“门阀”给桓温刘裕两人的影响,是天壤之别的。
但有句话讲,风水轮流转、皇帝轮流做,很快两个人就要迎来新的人生阶段了。
二、
成功踏上起点之后,桓温和刘裕下一步的崛起之路反而相似了一些,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古代权臣常用的套路,那就是以军功佐内政。
我国古代权力的分配有自己的规则,简单来讲就是“血缘继承基础上的公平竞争”体系。
龙生龙凤生凤是大量存在的,但在高强度竞争环境中,古人同样也非常看中个人能力。
尤其是军事能力,在战场上取得伟大功绩能为主将带来可观的声望,带来丰厚的回报。
桓温和刘裕同样如此。
两个人在东晋朝廷内部取得一定地位后,都开始通过内外征战,再反过来促进自己在东晋内部的争权夺势。
比如,桓温永和三年 (公元347年) 率军伐蜀,最终灭亡成汉;永和十年(354年)率军第一次北伐进攻前秦;永和十二年(356年)又发起第二次北伐进攻姚襄。
在这些军事行动中,桓温并不是以战场胜利为最终目的,而是希望攫取了巨大的权力,打压了自己的政治对手,为自己掌控东晋大权服务。
灭亡成汉后,桓温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
第一次北伐之前,桓温利用收复故土的大旗给东晋中央施加巨大压力,导致殷浩北伐并失败,随后殷浩又因此被桓温逼走,除掉了桓温的一大政治对手。
到了兴宁元年(363年),朝廷加授桓温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这个待遇,朝政此时已经被桓温掌控了。
与之类似,刘裕同样熟练地运用对外军事行动,来为自己谋取权力服务。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击败桓玄进驻石头城,凭借再造东晋之功,他被推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这是他执掌大权的重要起点。
此后,刘裕击败卢循、徐道覆,又北伐南燕、后秦,灭亡谯蜀,一次次的胜利让他的地位越来越高。
到了元熙元年(417年),刘裕率军灭亡后秦攻克长安,实现了桓温也未能达到的功勋,受封为宋王 ,建宋王府,东晋的朝政实际上已经归入刘裕集团了。
登上权力舞台后,桓温和刘裕两人都凭借军事才能,以外战佐内政,一步步崛起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刘裕、桓温两人崛起的轨迹是非常像的,而且两人也都走到了代晋自立的最后一步。
但在这最后一哆嗦的时候,曾经带给桓温、刘裕截然相反起点的门阀因素再一次出现了,而这也成为两人不同结局的重要变量。
三、
门阀带给了桓温极高的起点,但同时也成为他最终没能取代东晋的最大桎梏。
在桓温崛起过程中有一个关键事件,那就是他取代颍川庾氏出镇荆州。
荆州是东晋时代最重要的方镇,坐镇长江上游俯瞰下游的建康,整个东晋时代荆州-建康两个重镇相互制衡的局面几乎没变过。
永和元年(345年),颍川庾氏的头面人物庾翼病逝,荆州长官出现了空缺。
在庾翼之前,他的哥哥庾亮控制着荆州,他也是在庾亮去世后,出任都督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替庾氏家族继续镇守武昌、控制荆州的。
所以临终前,他想让儿子庾爰之接掌荆州,但此时建康城中的东晋朝廷,却不想庾氏继续控制荆州。
出于平衡几大家族实力的目的,辅政的会稽王司马昱、侍中何充却推荐桓温出镇荆州。
最终在永和元年(345年)八月,桓温得以升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控制了长江上游兵权,完成了权力的飞跃。
可以看到,桓温出刺荆州最大的原因,是门阀世家之间权力的平衡。
这种平衡一方面是对不同门阀世家之间的限制,因为资源有限,为了吃饱喝足,这个集团一定会阻止其他家族进入或者做大。
另一方面,在遇到外部势力意图改变平衡局面,影响各大家族利益分配的时候,这个集团也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有一个例子非常明显的反应了这一点,那就是东晋初年王敦叛乱事件。
王敦也是琅琊王氏出身,他起兵之初的借口是“清君侧”,因为晋元帝司马睿借用刘隗、刁协等人想要加强皇权。
这损害了门阀世家的利益,所以以王敦堂弟王导为代表的各士族人物表面态度暧昧,实则支持王敦。
但随着事态发展,王敦野心越来越大,乃至准备废除皇帝了。
这时候情势就发生逆转了,打破门阀世家利益格局的不是司马睿,而是王敦了。
所以以王敦堂弟王导为首的门阀士族改变了立场,不仅不支持王敦叛乱称帝的企图,而且还为元帝、明帝出谋划策,最终帮助东晋朝廷击败了王敦。
王导从默许王敦叛乱到支持平盘的态度翻转,清晰无比的体现了上文所讲的门阀集团的基本准则,既阻止其他家族加入这个集团分享利益,也阻止外部势力破坏平衡的利益分配格局。
而等到桓温几次北伐积累了崇高声望,意图取代东晋的野心昭然若揭时,桓温也成为了另一个更加强大的王敦了。
所以门阀士族继续团结起来,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桓温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
东晋是门阀政治最为发展的时期,门阀集团对内对外都以维护自身利益为重
咸安二年 (372) ,简文帝病重,桓温篡位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而王、谢诸人利用桓温枋头之败名望受损的有利时机,挫败了桓温的企图。
门阀士族全力阻止桓温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意图,在逼迫简文帝改遗诏过程中生动体现了出来。
一开始简文帝遗诏讲,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少子可辅者辅之, 如不可, 君自取之。这几乎就是准备禅让了。
结果王坦之看到遗诏后,直接冲进皇宫当着简文帝撕毁了遗诏,弥留之际的简文帝讲“天下, 傥来之运, 卿何所嫌!”意思是说这天下是偶然得来的,大家也就不要在意了。
但王坦之怎么回答简文帝的?
他说“天下, 宣、元之天下, 陛下何得专之!”
这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睿的天下,你没资格独断专行决定天下的命运,也就是交给桓温。
这里王坦之可不是维护司马氏,这里的潜台词是讲东晋是司马氏皇族和我们门阀世家一起分享的,你自己不能决定天下归属,影响我们的利益!
最后简文帝只好修改遗诏:家国事一禀大司马, 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从禅让变成了让桓温继续做臣子。
听闻自己从接过皇位变成了大晋忠臣,61岁的桓温率军杀到了建康。
而新继位的孝武帝让王、谢率百官迎接桓温, 桓温身后虽然甲士万千,但看到神情自若的谢安,桓温也看到了王、谢背后站着的建立在社会地位、庄园经济、乃至门生故吏基础上的门阀势力。
年迈的桓温一下子泄气了,最终“惮其旷远, 乃趣解兵”,桓温最后拿到皇位的机会也溜走了。
最终宁康元年 (373)七月,桓温因病去世,死前他想求得加九锡的殊荣,谢安知道他命不久矣,故意拖延,最后连加九锡也没拿到。
桓温奋斗了一辈子,最终依然倒在了曾经让他走上巅峰的门阀世家面前。
桓温时代门阀政治还在鼎盛,刘裕时代则已经到了门阀下降、寒族崛起的时期。
而刘裕敏锐的看到并抓住了这一趋势,终于一跃而起,完成了代晋建宋的宏图伟业。
与桓温之相比,刘裕是一个彻底的局外人、搅局者,他起步过程中依靠的是低等武人集团北府军。
门阀世家不仅对他没有恩惠,还是造成他近四十岁才起步的最重要原因。
他虽然也精明地注意笼络一些愿意投靠他的门阀世家子弟,但刘裕一直非常清楚,他权力的基础和来源是寒人集团。
所以,我们来看他给少帝刘义符准备的四位主要的托孤大臣,也就是徐羡之、傅亮、檀道济、谢晦。
其中徐羡之“起自布衣”但又“咸谓有宰臣之望”,是一位典型的具有才干的寒门士族。
傅亮确实出自北地傅氏名门,但和龙亢桓氏相似,因为家学、渡江机遇等原因,在东晋时期家道已经衰落。
檀道济则是比较典型的武人家族,檀氏兄弟在刘裕起兵一开始就追随左右,深得刘裕信任。
唯一一位出自东晋门阀高门的是谢晦,在门阀系统中地位确实非常高,出自陈郡谢氏。
但从人数上看,刘裕托孤集团低等士族与门阀世家为3:1,从权力上看,以徐羡之为首三人权力更大,谢晦主要用来协调缓和刘裕集团与门阀士族的关系。
从这里看,刘裕自始至终都很明白他是谁、他要依靠谁这个核心问题。
因而,即使朝廷之中门阀并立,即使门阀世家大多看不起刘裕、也在尽力和当年阻止桓温一样阻止刘裕,但都没用了。
刘裕时代门阀率军,他敏锐的发现这一点,推进寒人掌机要格局,成为自己最强大的势力
刘裕大力推行的寒人掌机要已经基本成型,以刘穆之、徐羡之、檀道济等为代表的一批寒人文武已经跻身高位、掌控军权。
这批人因刘裕提携得致高位,刘裕也是他们得以对抗门阀士族的旗帜和领袖。
所以他们注定不会背叛刘裕,乃至会为了刘裕称帝鞍前马后、对抗打压阻碍这一切的东晋皇族和其他门阀。
因而,刘裕有意愿、有实力把门阀的桌子掀翻,屠杀阻碍他的所谓高不可攀的、但又逐渐失去实力只剩名望的门阀士族们。
所以元兴三年(404年)刘裕杀王愉、义熙八年(412年)杀谢混、郗僧施,对门阀世家又打又拉,得以抗衡乃至压制门阀。
这和桓温咸安二年 (372)在建康城外新亭自带甲兵但又最终放弃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终,桓温、刘裕两人都可以说是成也门阀败也门阀,两个人都奋斗过,但有时候确实应了那句话:
要看个人奋斗,也得看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