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卧虎藏龙》,是一代人的记忆。时隔多年,其中的故事情节或许已经忘了,但玉娇龙和李慕白在竹林之巅的打斗场景,却深深印刻在脑海之中。

那片竹林,就在“大余村”的中国大竹海景区内。
《卧虎藏龙》在二十多年前上映。影片中,衣袂飘飘的玉娇龙凌空飞驰,如蜻蜓点水一般,穿梭在竹林之上。李慕白身形飘逸,穷追不舍。在满山苍翠间,云雾萦绕,两个白衣人如同仙人现世。双剑相交,一招一式与风中摇曳的竹刚柔并济。那场景,看得人血脉偾张,直叫过瘾。
2001年,《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导演李安,主演周润发、章子怡都获得了极高赞誉,连同安吉这片大竹海,也因此一夜成名。

《卧虎藏龙》开拍之前,李安导演来杭州,想选一片竹林作外景地。看了几处之后,都觉得差强人意。这时,助理拿来了一首诗,是诗人雁远先生描写安吉大竹海的作品,其中有一句:“那一片竹海,就在西湖边。”
李安顿时眼睛一亮。西湖边的竹海,那不远呀,去看看吧。结果车子哐当哐当开了2个多小时才到安吉。李导一脸茫然:这也算在西湖边?
不过,路途虽然不近,这片大竹海真是令李安导演满意。他站在高处,手搭凉棚,举目四顾,眼前的万顷竹海,不正是心中的场景吗?离开时,他撂下两个字:“OK!”对雁远先生略带夸张的诗句,李导也忽略不计了。

1999年10月18日,《卧虎藏龙》在安吉开拍。
在李安导演构建的武侠世界中,很少有血肉横飞的江湖豪气。之所以选择这片竹海,他想表达的是江湖人文中的深沉和含蓄。在奥斯卡领奖台上,李安先生说:“青山涤我目,流水悦我耳,树影引我思,马语动我心。是安吉的秀丽山水让《卧虎藏龙》登上了奥斯卡的领奖台!”
江南的山野,漫山的竹海并不少见。但能被称为“中国大竹海”,成为4A级景区,再成为奥斯卡影片的外景地的,唯安吉而已。大竹海的入口处,一块刻着“卧虎藏龙”四个大字的石碑,记录着这片竹海的荣耀。

大竹海是清幽之地,一入其中,自有一份柔静。当你漫步在竹径,竹叶轻轻拂面,伴着淡淡的竹香,心境顿然飘逸。向远处看,翠色成海,风吹竹涌,风止竹静,便会生出更多禅悟来。这时候,特别能理解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笔意了。
东坡公曾经任湖州知府,安吉为湖州属地,安吉之竹即湖州之竹。遥想当年,在安吉的竹海之中,定当留下他无数的印迹。
大竹海成为景区后,增加了不少人造景点。所幸的是,这些景观嵌入氛围之中,并没有突兀之感。否则东坡有灵,要大骂后人暴殄天物了。

几里长的“竹长廊”是必游之地。游人行走其上,吱吱呀呀,十分悠闲。长廊分段造型,寓意不同。“四角廊”意寓四季平安,四平八稳;“六角廊”意寓为六六大顺,财运畅达;“紫气东来悬空廊”两侧种有“紫竹”,意寓潇洒飘逸,仙风道骨……当地村民娶媳妇时,新郎就是用紫竹做成的杖杆,来挑起新娘的喜帕——据说这可让家族紫气东来,多福多财。
竹海中有座“咏竹亭”,据说是为仙人所建。相传守护竹海的有五个仙女,分别叫做冰、清、玉、洁、秀(其实就是竹子的各种特质)。在春季出笋的时候,仙女们轮流看守,以免被野兽破坏。村里的人们知道了竹林有仙女护佑,十分感激,就在这里搭建了亭子,让仙女们“值班”时可以休息。去亭中小坐,呼吸着山中新鲜空气,静听竹海的涛声,思绪却与远去的仙踪对话。

大竹海中有一湖,称“五女湖”,来源也和那五个叫“冰、清、玉、洁、秀”的女仙子有关。相传某年,仙子们预知安吉将要大旱,为拯救竹山以及当地民众,她们便动用法力,在此处挖大湖储水,保一方风调雨顺。
“观竹楼”位于大竹海的最高点,登高能看尽漫山遍野的竹。所有起伏的山峦都被碧波覆盖,清风过处,此起彼伏,令人心旷神怡。
无边无际的大海,总是让人心潮澎湃。而安吉的“海”,却是生在山野中的“海”。这“海”同样无边无际,绿浪翻滚,别有一番壮观。

竹,是安吉大地的衣裳,竹,也是安吉人的灵魂。
【陈少非作品/《如此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