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在《人间烟火》中说:“看似烟火人间,又似无尘境界,徜徉在红尘的边缘,回首那段明月的从前,只是短暂的瞬间,感觉昨日已成今日的遥远。”中国人的幸福,大概就是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里,享受细水流长的生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184a05ebe0a43dbfa2f35cc3ca24a2.jpg)
当临海还是台州府治的时候,城中到处是公干的官员、往来的商贾、求学的士子、游历的文人。他们汇聚在繁华的府城,声色犬马,宴饮宾朋,也将四方美食、南北口味带到了这座城市,与当地烹调特色融合后,衍生出形形色色、数不胜数的美食佳肴,延续至今,仍有“食在临海”的说法。
这百般滋味里,是地方风物,也是人情牵挂。邀二三知己,到街头,到小巷,寻一家老店,叫上招牌美味几道,烟火缭绕,方是人间真实。
1、豆面碎:有个性的临海小吃
临海人少有不爱吃豆面碎的。晶莹剔透、圆溜润滑的豆面碎,无论作早餐还是宵夜都很适宜,什么时候吃都不会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b3cdcf550d6c03c8f9de4356c8f93d3.jpg)
豆面碎不是由豆面粉做成,它的原料是番薯粉,看上去像粗粉条。汤是骨头汤,撒上一把榨菜末,一把葱花,便调出很好的味道。
“豆面”比粉条更多了几分软糯,用勺子一舀,便碎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入口柔滑,配着汤汁喝下去,鲜美无比。
想要吃得丰盛一点,可以自行选择添加辅料。如面结、豆腐、油豆泡、小肉丸等。店里的面结和油豆泡里有鲜肉做馅,在骨汤里吸足汤汁后,味道极好;炸得酥香的小肉丸为瘦肉制成,肉质紧实弹牙,口感独特。
临海的豆面碎虽然只是寻常小食,但它却点亮了深夜的街头,用特有的味道,给一座小城的人带去简单而快乐的时光。
2、大石垂面:曾经是山里人的主食
中国饮食界公认的地域格局是“南米北面”。其实南方也种植小麦,面食并不逊色于北方。二者的区别在于,北方的面条讲究面食本身的爽滑筋道口感,而南方则更注重汤底味道的层次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155cbf8ba1ac052fa25d378f393d5ac.jpg)
大石垂面是临海西北山里人的主食之一,也是当地人过生日、聚会、婚宴席上不可缺少的美食,现在已经走上街头,成为店铺里的日常供应。
正宗的大石垂面是纯手工制作,揉面、醒面、拉面,整个过程近3个小时。拉成细丝的面线,垂挂在架子上晾晒,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煞是好看。等垂面干透后,裁切包装起来,可以储存很久。
垂面对气温要求严苛,高温会使垂面持续下垂而无法成型,因此只有每年的秋季到次年的暮春这段时间里能制作。这个时节若是去大石,能看到每家每户阳台上都挂满了垂面,煞是壮观。
垂面最经典的做法是炒制,炒之前要先将垂面“三蒸二捞”。第一次是干蒸,第二次和第三次是过油汤后再蒸。蒸好后再和提前炒熟的肉丝和芹菜等一起炒制。这样做出的炒垂面,硬软适当,满口香糯。也有人直接下水做汤垂面,这样作出的面要立刻吃,否则容易发胀。
3、麦虾是一种虾吗?
麦虾里没有虾,正如老婆饼里没有老婆,蚂蚁上树没有蚂蚁一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7dd95f78b3051f952172b30ceed8eed.jpg)
旧时,麦虾是穷人吃的东西。穷人家买不起菜刀,就把面粉加水调成面糊状,拿筷子将浆糊挑成一条一条下锅,加点萝卜、瓜藤下去拌一下,出锅后一小坨一小坨,状如弯曲大虾,麦虾因此得名。
现在的麦虾不再是原来那样清汤寡水,不仅那一坨坨面疙瘩特别有劲道,还在配料上也足见功夫,厨师们用木耳、肉丝、虾干、蛤蜊、蛏子等作为辅料,再搭配上些绿叶蔬菜,硬是让麦虾有了虾的鲜美。
三鲜麦虾是最受欢迎的面食,厨师会在里面撒上一把新鲜的河虾,搭配着蛋丝、葱花、萝卜丝。那一口,别提有多美。
5、锅块与豆浆:最搭的早餐
临海人早上喜欢吃锅块,配豆浆。
锅块是当地特有的叫法,外地人管它叫烤包子,跟生煎很像,这种食品不算临海的特色小吃,全国各地都有,但这里锅块个头却大很多。温水发酵的面粉,包进调好的肉泥,重油猛火,煎至两面金黄,撒上芝麻与葱花就能出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fe5008844dac131b206a205b102e585.jpg)
平底锅里“滋滋”的声音,与空气中升腾的白雾很是刺激食欲。晨起空荡荡的胃不足以唤醒任何社交的欲望,只有包含碳水的食物能让人精神一振。和小巧的汤包扁食等相比,这大肉煎包的吃法真的很不南方,却也真的痛快。几个焦黄多油锅块,配上一碗原汁咸豆浆,这才叫临海味道呢!
【陈少非作品/《依山临海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