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渔期结束后,吃了几个月冻品的临海人纷纷涌向菜市场,开启“买买买”的模式。海鲜摊位前,梭子蟹、对虾、小白虾、娇娇鱼等鲜活的海产摆得满满当当,其中卖得最好的,当属梭子蟹。

开渔节
提到螃蟹,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大闸蟹。说起来也情有可原,大闸蟹这种淡水养殖的螃蟹,运输中更易存活,全国各地皆可销售,知名度自然也高。海生的梭子蟹却不好养,虽说冰冻可以保鲜,但毕竟不如湖蟹那么鲜活。所以,鲜活的梭子蟹的美味,只有沿海的居民能享受到。
人工养殖业的发展,使梭子蟹一年四季都有售卖,但想吃到最为健壮肥美的,还得等到每年的8~11月份。特别是10月份前后,公蟹膏满,母蟹黄肥,这个季节的海鲜排档最是热闹,蟹块在油锅中煎出的浓郁香味飘荡在街市上,即使是不经意路过的市民,有时也禁不住诱惑,要停步吃上一口。

清初文学家李渔嗜蟹如命,觉得螃蟹清蒸最美味,言说“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但清蒸其实最适合淡水蟹,套用到海蟹身上却不甚合适。比如梭子蟹,红烧就比清蒸要美妙得多。肥美的梭子蟹切成两半,切口处粘上淀粉锁鲜,把粘了淀粉的切口处朝下放入油锅煎,至表面微黄,再放入葱姜翻炒出香味。这时蟹壳已经变红,沿锅边淋入料酒和适量酱油,加一小碗清水,放上锅盖,焖烧3分钟左右即可。汤汁如未烧干,用来拌米饭吃特别可口。
梭子蟹还有其他吃法,如呛蟹和蟹糊,这可是浙江沿海一带的家常菜,入口即化,味道鲜美。沿海人常用它下饭或配粥吃,在餐桌上充当类似咸菜的角色。不过,这两种都属于生吃蟹肉,对肠胃的挑战比较大。

梭子蟹这种美味,即使住在海边的人,也认为很高档,请客时最拿得出手。除此之外,临海的白对虾也十分美味,档次同样很高且有本地特色。
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目前是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临海人引进这种虾,并成为了“中国白对虾之乡”。
事实上,“临海对虾”的历史十分悠久,古籍《嘉定赤城志》就有记载。书中说言之“对虾”与今日大面积养殖的白对虾估计不是同一品种,但无论如何都说明,这片水域有适合“对虾”生长的基因。

上世纪90年代初,临海就在全国率先进行海淡水池塘白对虾养殖,并逐渐成为当地主导养殖品种。2015年建成省级白对虾主导产业示范区,成为全国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养殖的现代设施渔业样板。
临海市养殖临海对虾面积超1.1万亩,产值超5.5亿元。桃渚镇地处东部沿海,环境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白对虾的主要养殖区域。这里活跃着一群年轻人,他们常年与虾为伴,实现了南美白对虾本土化的培育养殖。
白对虾个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维他命A等微量元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食物。

白对虾的制作方法很多。名菜有芦笋炒虾球、椒味葱香白虾、白虾豆腐煲、椒盐白虾、白灼虾、油爆虾等等。最原汁原味的,还数盐水白虾。
【陈少非作品/《依山临海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