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LEV的伪装术,B级市场的下一个爆款?

刘饽饽儿 2025-02-07 21:58:34

去年一款秦L引发全网的热度,但很多人觉得疑惑,为什么秦L不出EV纯电版本,但是前不久刘饽儿发现了秦L EV版本的工信部申报“证件照”,刘饽儿一时间竟然分不清这是秦还是汉了。

因为遮住“秦”这个LOGO,你可能真的会误会这是新款的汉。它与早先的秦L DM-i在设计语言上截然不同,反而更接近于汉L的风格。过去我们曾听说,原则上EV和DM车型将采用相同的前脸设计,但在追求极致美观的情况下,这一原则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秦LEV的前脸与25款汉EV极为相似,仅在下摆部分略有差异。由于尺寸稍小,为4720*1880*1495毫米,其整体设计显得更为紧凑。侧面采用了半隐藏式门把手和长车头短车尾的经典设计。尾部则采用了25款汉EV的中国结尾灯的变动设计。简而言之,秦LEV在尽可能地模仿汉L的设计,仅在尺寸和细节上进行了区分。

熟悉比亚迪的人都知道,它很少将这种设计语言下放。而这一策略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为了彻底占领10~15万的售价区间。比亚迪一直是这一价位的霸主。

然而,在24年末,市场悄然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像小鹏莫纳03这样的国产车型凭借其明显的差异化设计赢得了许多年轻用户的青睐;另一方面,传统B级合资燃油车的价格不断下调,从25万区间降至20万区间,甚至可能进一步降至15万区间。在这种情况下,汉IP已不再适合进一步下探。因此,提升秦家族的定位,提供更优秀的设计和更高配置,成为了最佳选择。

这一战略实际上是一个宏大的计划。过去,B级合资车高高在上,汉车型难以接近,经过四年的竞争,汉也逐步调整了战略。但随着比亚迪推出汉欧,整个汉家族的品牌和产品力达到了顶峰。此时,与B级合资车竞争已不再合适。

因此,选择秦L作为竞争对手,逐渐发现对手从汉变成了秦,实际上是在降低产品定位的同时,也削弱了对手的品牌价值,这可谓是“一石二鸟”。当然,取胜并不仅仅依靠外观。由于全系标配后驱,秦LEV在操控体验和运动性能上更胜一筹。在申报图中,我还发现了三目摄像头和鲨鱼鳍天线的选装配置,这意味着秦LEV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在这一价位中,这样的配置相当罕见。

至此,比亚迪王朝的轿车系列已经完成了全领域的布局,A级轿车已是囊中之物,如果一切顺利,今年的B级市场将会更加混乱,而一出好戏,也即将上演。

1 阅读:705

刘饽饽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