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就是从无开始的为,有欲是无为的动力,这样的理解对吗?

问道化鸣 2024-12-18 19:16:44

历来鲜有注家给“无为”定义,即使简单定义也含糊其辞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无论如何论道,老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落实在“无为”二字上。然而,什么是“无为”,什么是“无不为”,却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

古代注者没有为“无为”下过精确的“定义”,至少,《中华道藏》收录的众多古今注家,找不到关于“无为”的确切说法。

但是不“定义”并不等于“无为”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和行为内容。所以很多人开始为“无为”设定一个大致的模糊定义:

河上公认为“清静养神”即无为;

张道陵认为“知善能行,勿敢为恶事也”即无为

王弼说“不为不造、不为始,顺自然也”,即无为。

他们的理解都很接近,但含糊,不具体。

现代人的理解更是五花八门:

南怀瑾说: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作应当做的事。作过了,如雁过长空,风来竹面,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胸中——诗一般的表述,却是方外之士的“无为”。

傅佩荣说“无为就是不干涉”——有点接近;

张其成说:就是不要加上主观臆断地去“妄为”——这是轻描淡写,隔靴挠痒。

总之,历史上还没有人给“无为”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而上述诸家可采用的只有王弼、张道陵、傅佩荣的局部观点,像南怀瑾、张其成的说法,全是禅语佛言,不是老子所说的“无为”。

皂罗袍的定义:“居无为之”的“为”就是无为——含糊且玄幻

我的好友,自称“第一 个破解道德经”的先生也给“无为”一个定义:

道是从无到有,而从无开始的为,也就是“居无为之”的“为”,称作“无为”!

他说:有了从无到有的“道”,就一定要“为”吗?不一定,我们可以“为”,也可以不为。这种情况,也就是第一章的“恒有欲”和“恒无欲”。

而从无开始为的动力,就是“恒有欲”,也就是常常有欲。

老朋友不仅给“无为”下了“定义”,还给“道”下了定义;并且认为“有道”以后,既可以“为”,也可以不为;更出人意料的是:他把“有欲”认定为“无为”的“动力”。

1、先说“道”的定义

“道”是宇宙万物总根源的代称、代号,如同货物的编号,而这个“代号”的背后是一个“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声无响,却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的存在,所以“寻寻不可名”,即没法定义。

那么,“万物母”、“天地根”、“万物宗”不是定义吗?当然不是,那只是个比喻,“母”“根”“宗”只是对宇宙万物来处、总根源的形象化比喻说明,但来处、根源却不是“大道”的定义。

那么,可不可以说“从无到有即是道”呢?不可以。因为只有万物才有始有终、有生有灭,才可以说“从无到有”,并且还有“从有到无”。而“道”无生无死、无始无终,无“无”无“有”。因此,“道”不存在“从无到有”之说。

何况,老朋友认为“一生二”之后,就是“出生地入死地”了。既然不主张“一生二”,那么,有了“二”就是“不道”的,为何却把“进入死地”的“不道”,定义为“道”了呢?

2、再说“无为”的定义

朋友把“从无开始的为”,也就是“居无为之”的“为”,称作“无为”。朋友的意思是不“起心动念”,无心无欲的“为”才能叫无为,一切与现实挂钩的“行为”都不能称之为“无为”。

谁理解“无心无欲的为”是一种什么样的“为”,连想都不想,如何去“为”。

老子的“无为”是具体行动,无为的行为主体是圣人(你可以从心学角度理解为你的心,但也仅限于“你”,“你”不能代表所有读者,更不能认定那是老子的思想)。

“无为”的要求是“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能辅百姓之自然而弗能为”,即“能辅百姓自由发展而不能主导和主宰百姓命运”,柔弱待民,“不以兵强天下(暴政)”,在名利面前“外其身、后其身”“不与民争”……

这跟伟人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样的道理,总之,“无为”的核心在于圣人心系百姓,为民谋利不侵民。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为百姓自由发展、自主创造保驾护航,扫除障碍,创造环境,提供条件。

因此,老子的无为,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为,是施政行为,不是靠“心无为”而不见行动的清谈就能解决问题的,那样的“无为”宗教修身文化,可能解决个人问题,却不能解决社会问题。

也只有权力为民,不以“天下多忌讳”的条条框框约束百姓,威慑百姓,天下人才能自由发展,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实现“自化、自富、自正、自朴”的“无不为”。

3、“有了道,真的就可以“为”,也可以不为”吗?

这样含糊其辞的表达,不是老子思想,老子一定要说“去彼取此”不可折中!

有道之后,只能是“无为”,不能在“为”和“不为”之间摇摆、选择。若可以选择,何必提出“无为”主张?照此说法,可以“以兵强于天下”,也可以不“以兵强于天下”;可以与民争,也可以不与民争;可以“食税之多”,也可以不“食税之多”?

4、“恒有欲”是“无为”的动力吗?

老子说“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意思是:无名为本,有名为用,圣人体道以为天下用,身处万物万有之中,而始终与道合,“无欲”以观道化万物之妙;“有欲”以观万物的千姿百态。

简言之:既看到道生万物,也看到万物终将归于道,换言之,一个是顺方向,从“道生万物”的角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是逆方向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但无论是正反方向,说的是一回事,即“无欲、有欲”说的是“道生万物”和“万物源于道”这一个事。

而朋友只关注“无欲观妙”——道生万物,却忽略“有欲观徼”——万物源于道,分割了“无欲”“有欲”本为一体的事实。

这是朋友执着于空荡荡的佛家之“空”,造成的迷于其“妙无”而不屑于其“徼有”的必然后果。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的说法也蓄能给老朋友一点启示:意谓我观“无”,不是单单观“无”。以观虚无体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观“有”,不是单单观“有”,以观万物象上,而全是虚无妙道之理。是则有无并观,同是一体。

“无为”之目的只是为了避免有生地而堕入死地?

他认为《道德经》有一条红线不能逾越,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中的“一”。一之上就是生地,一之下就是死地。《道德经》八十一章,都是围绕上述红线展开的,这就是道德经的主线。

要极力维持在一之上的生地,避免堕入一之下的死地。“无为”,就是最为关键的前提条件!

如果《道德经》只为避免从生地堕入死地而作,那么老子就不是思想家,而是宗教家、修身主义者。是吗?怎么可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达的是宇宙万物从“道(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发展过程。

他所揭示的道理与“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一样的,即在初始时作为,不等“物壮则老”,也就是“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的“无为”思想。

所以,老子强调的是更广阔的圣人之“为”和圣人之“治”,论述的是行为属性问题,更是治理方法问题,意在“有罪以免”,防范罪行的产生,而不能局限于个人的修身文化。

作为心学和修身文化爱好者,朋友可以那么理解,但却不能说自己的解读才是“首创”的,是“唯一”的,那是误导。



0 阅读:1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