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修行德道者的“特异功能”

践行的瑜 2024-02-13 21:20:35

文始版本《道德经》“修身”主题的第四十七章节文字,讲述了三段为阅读者不能理解的内容,以此论证本章的论点。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闚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尟。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盛。

——

老子在本章举的三个事例,其阐述的逻辑思维都有悖于,世人认知的事物发展规律,得出的论点自然会使阅读者感到疑惑不解❗

其实这就是阅读者所处境界不同,体感认知的不同!

如何理解老子所说的意思❓让我们从《道德经》中讲到的“为学曰益,为道曰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句话说起,实际上这句话是在讲,人类修行所要经历的三种阶段境界❗

初始也就是我们阅读者所处的“为学曰益”的状态,是一种为头脑充填知识的阶段。

其次是有意修行者,逐渐清空头脑的知识,进入“为道曰损”的习炼阶段。

再者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修成正果的境界。

——阅读者站在“为学曰益”的角度,又怎么可能理解得了老子本章所说的,站在“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境界的体验话语呢❗

黄老道家文化讲究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状态,“不出于户,以知天下……圣人不行而知”这句话的内涵,又何尝不是“天人合一”状态中圣人的情形呢❗

记得在学习修炼庞鹤鸣智能气功期间,常能听到功友遇见的一些特导之事,最为普遍的是预感到某件事的发生,结果的确应验发生了,如感到某人要来,结果某人的确来了,感觉某些东西藏在什么地方,结果就在此地找到了。

这或许就是“不闚于牖,以知天道……不见而明”的初始功能吧❗

古代修行道法时,其师傅为了增强修炼者的信心,常常会显露出道法神奇的一些机能;如把修炼的徒弟按照某种八卦方位安坐,然后说将带你们去仙境遨游一番后进入禅定状态中。

结束后让修炼的徒弟们叙述一番各自的所见所闻,结果描述的现象都是大同小异的一样经历❗

这或就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尟……弗为而盛”的体现!

5 阅读:353
评论列表
  • 2024-02-17 22:36

    南无阿弥陀佛

    呦呵你哪位啊 回复:
    去学佛吧,这里不适合佛秃看得

践行的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