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赵桂兰,今年60岁,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年轻时家里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在供销社工作,后来赶上改革,供销社解散,我去镇上的小超市做了收银员,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也算稳定。丈夫在十年前因病去世,留下我和女儿相依为命。
我有一个女儿,叫李然,今年35岁,大学毕业后去了省城工作,嫁了个本地小伙子,也有了自己的小家。
她和女婿的感情不错,两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虽然经济压力不小,但日子过得还算舒心。她经常打电话关心我,节假日也会回来陪我。可以说,她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我的退休金每月4800元,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算是还不错的收入。虽然平时一个人过日子也算自在,但孤独的时候还是常有的。
身边的朋友们陆续找了“搭伙过日子”的伴,我也开始思考,或许自己也该找个人说说话,互相照应,毕竟人老了,生病了总要有个伴在身边。
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王大明。
王大明比我大两岁,62岁,是本地一家国企退休的职工,退休金比我稍微高一些,每月5300元。
他早年丧偶,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儿子在外地工作,孙子还在读大学。他平时一个人住在他的小院里,日子过得也算清闲。我们是在公园晨练时认识的,聊得投缘,后来他主动提出“搭伙”过日子。
我并不排斥这个想法,毕竟我们年纪都大了,互相有个照应也挺好。但就在我准备接受这份迟来的陪伴时,房子的问题却成了我们之间最大的矛盾……
02
我住的这套房子,是丈夫去世后留给我的。那时候,李然才刚参加工作,家里存款不多,我一个人拉扯她长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套房子是我们一家人几十年的根,虽然不大,但承载了太多回忆。
前些年,李然在省城买房,首付还差一部分,我咬咬牙,把家里仅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她才凑够首付。
后来她生孩子,经济压力更大,我时不时接济她一点,虽然她嘴上总说“妈,你留着自己用”,但做母亲的,哪能真的看着女儿吃苦?
房子的问题,是我自己先提出来的。
我年纪大了,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总有一天会走。李然是我的唯一的孩子,这房子早晚是她的,与其等到那时候,不如现在就把房子过户给她,省得以后再折腾。再加上,万一搭伙出了问题,我不想让房子成为别人的牵绊。
于是,在正式和王大明“搭伙”之前,我把房子过户给了李然。她一开始不同意,觉得我太操心,但我坚持:“妈这辈子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房子是你爸留给咱娘俩的,过户给你,妈才安心。”她最终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没想到,王大明知道后,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你这房子过户给女儿了?”他皱着眉头问。
“是啊,我就这么一个孩子,房子早晚是她的。”我答得理所当然。
他沉默了一会儿,试探着问:“那……以后我们住哪?”
“还是住这里啊,我和李然说好了,我还能住在这里,等我百年之后,这房子才算真正属于她。”
王大明脸色难看起来,叹了口气:“那我孙子的婚房怎么办?”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你孙子的婚房?和我有什么关系?”
他有些不耐烦:“我儿子现在在外地工作,房子也只是个小两居,将来我孙子结婚,总不能让年轻人没地方住吧?我本来想着,你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咱们搭伙后,这里以后能给我孙子留着……”
听到这话,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原来,他一直惦记着我的房子?
我强忍着心头的不快,语气平静地说:“老王,我这房子是我和我丈夫的家,是留给我女儿的,不是留给你孙子的。”
王大明脸色沉了下来,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这件事之后,我们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他变得有些冷淡,见面时话也少了许多。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菜市场,他看上一条鱼,问了价后,回头对我说:“桂兰,这鱼挺新鲜的,你买回去,我去你家煮了咱俩一起吃。”
我皱了皱眉,这话听着怎么有点不对劲?以前他从不让我买菜,都是他主动买了让我尝尝。可现在,怎么开始让我出钱了?
我没立刻答应,而是笑着说:“你喜欢吃,咱们一人买一半吧。”
他脸色瞬间变了,摆摆手说:“算了,不买了。”
他这一反应,让我心里更不是滋味。
之后的日子里,我发现他对我越来越冷淡。以前,我们每天都会散步聊天,可现在,他总是借故推脱。甚至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他,正和另一个老太太聊得热火朝天,脸上带着笑意,和对我时的冷漠判若两人。
我不由得苦笑,这大概就是现实吧。
有一天,李然回家,看到我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发呆,问我:“妈,你和王叔叔……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事情告诉了她。
她听完后,气得直跺脚:“妈,你看吧,我早就觉得这王叔叔不靠谱!他根本不是想和你搭伙过日子,他是惦记你的房子!”
我叹了口气:“可能吧……但我没想到,他连掩饰都不愿意掩饰。”
李然握住我的手,认真地说:“妈,你别管这些了,你有我,我会一直陪着你。”
听到这话,我的眼眶有些湿润。
过了几天,我主动找到了王大明,请他喝茶。
“老王,这段时间,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不太合适?”我直截了当地问。
他愣了一下,眼神闪躲:“怎么会呢?”
我笑了笑,继续说道:“你啊,不用骗我,我不是小姑娘,看不出来你的心思?”
他低下头,沉默了许久,最终叹了口气:“桂兰,我不瞒你,房子的事……我确实有点想法。但不是为了我,是为了我孙子。你也知道,现在年轻人买房多难,我就想着,既然我们要搭伙过日子,你的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何不……”
我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平静但坚定:“老王,咱们都一把年纪了,讲究的是相互扶持,而不是利益交换。你对我冷淡的这些天,我心里都明白了。咱们,还是算了吧。”
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闭上了,叹了口气:“行吧,既然你这么说,那就这样吧。”
我点点头,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
这一天的阳光很暖,洒在桌上,映出两个人的影子。可这两个影子,终究还是分开了。
03
之后的日子,我依然照常生活,晨练、买菜、看书,偶尔和朋友们小聚。只是,少了王大明的陪伴,我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李然知道我和王大明彻底断了联系后,松了口气,她说:“妈,你以后别再轻易相信这些人了,老实过日子,跟我说什么都行。”
我笑着点头:“放心吧,妈不会傻到第二次。”
其实,我并不是害怕再遇到一个王大明,而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到了这个年纪,最重要的不是找个伴,而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依然有我的小家,有女儿和外孙的陪伴,有朋友的关心。我不需要为了所谓的“搭伙”而牺牲自己的安全感和底线。
有些人,注定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插曲,而真正的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