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28岁,在镇上当数学老师,工资6500。
男友墨林30岁,在一家国企工作,工资8500。
蒋敏的父母在体制内工作,对于唯一女儿的规划,自然也是在体制内工作。
于是,蒋敏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一毕业就考了老师。
虽然失败了一次,历经艰辛,但终究还是考上了老师的编制,全家人都为她高兴。
蒋敏当上老师的第3个年头,父母亲朋好友,甚至连带着同事都开始给她介绍结婚对象。
蒋敏一个都没看上,却唯独对在朋友聚会上认识的墨林一见钟情。
两个人留了微信,聚会后你来我往交谈了一顿时间,就开始确定了恋爱关系。
父母本想找个体制内工作的女婿,如此一来和自己的女儿也就门当户对了。
可蒋敏的叛逆,让父母头大,又拗不过她,只好妥协了。
在两个人谈了2年恋爱后,父母就开始张罗着给她买一套陪嫁房,如此一来,不管男方有没有房子,蒋敏都有后路可退。
蒋敏也曾和男友谈过婚房的事情,她的想法是两家各出一半首付,写两个人的名字。
男友墨林却大手一挥,说:买房自古是男方的事情,哪里能让女方买房?岂不是要让人笑话?首付我们家全出了。
蒋敏一听,内心也挺欢喜的。婆家求娶她的诚意越多,她爸妈就越高兴。毕竟谁不想自己的女儿被婆家重视。
然而,墨林提出买婚房已经许久了,但却一直没有实际行动。不但房子没去看,就连首付也还没凑齐。
蒋敏父母见状,觉得不是个事,就主动跟蒋敏商量着,自己先把陪嫁房买了,不管男方买不买婚房,都不影响。
父母说到做到,很快就带着蒋敏到处看楼盘看户型。蒋敏也没有跟墨林提起,想着给他一个惊喜。
等买房的事情一切尘埃落定后,蒋敏才告诉了墨林,父母给她买了一套陪嫁房的事情。
蒋敏以为男友会不高兴,毕竟她先斩后奏了,哪怕这套房子男友一分钱没出。
谁知道,男友却乐得一蹦三尺高,说最近我和我爸妈正在为婚房首付发愁呢,你家买了婚房,那可太好了。
男友的反应,出乎了蒋敏的意料。而接下来更让蒋敏意料地是,男友直接给他父母打电话,说爸妈,婚房不用买了,首付也不用借了,蒋敏爸妈买了婚房,我们直接住进去就好了。
蒋敏以为男友在开玩笑呢,她的陪嫁房和两个人的婚房,可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的。
蒋敏忍不住反驳道:我爸妈买的房子,给我的陪嫁房,不是婚房,咱俩一起住的婚房,还是得另外买吧。
墨林却不以为然地说:买啥买,两套房子就是两套房贷,与其又浪费上百万买婚房,还不如直接住你的陪嫁房,还省了一套房贷。
墨林的话,打了蒋敏一个措手不及。陪嫁房还能这样利用的吗?
她怎么也没想到,还有人能省钱省到连婚房都不买了,直接入住女方的陪嫁房,这跟空手套白狼,吃软饭又有什么区别?
见蒋敏神情不对劲,男友还安慰她:现在经济行情不好,同时供两套房贷比较吃力,万一我们哪天就失业下岗了,岂不是就要供不起房子?
蒋敏正想反驳,男友又美滋滋地安排起房子,说:我都想好了,主卧我们住,次卧我爸妈睡,客卧就留给我弟弟住,他今年也毕业找工作,正好用得上。
蒋敏有些好笑,又有些好气,她的陪嫁房,男友还没领证结婚呢,就把他的家人安排得妥妥了。
蒋敏忍不住反问他:你父母弟弟都安排好了,那我爸妈呢?他们又住哪一间?
男友随口回道:你爸妈的房子离你的陪嫁房那么近,走路也才半个小时,哪里还需要特意给他们留房子?留了就是浪费。
蒋敏有些哭笑不得,她爸妈出钱买的陪嫁房,婆家人一窝蜂挤进来鸠占鹊巢就是理所当然,她爸妈偶尔来暂住就是浪费。
以前,蒋敏并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非要执着地要求她找个门当户对的结婚对象,还说什么强强联合。
在蒋敏看来,那都是父母老一套的想法,迂腐又顽固。可如今看来,她却觉得父母还是有先见之明的。
蒋敏强逼着自己冷静下来,这才没有像个村妇一般跟墨林大吼大叫。
她独自走路回了家,才觉得彻底冷静了下来,给墨林发了消息,说:我们分手吧,大家不适合。
蒋敏有些后怕,她不想再看见墨林,也不想再和他的家人有半点联系,直接拉黑了墨林的所有联系方式。
她很庆幸,自己用一套房子看清了墨林的真实嘴脸,不然要真是结婚后才看清,那她真的会彻底崩溃。
墨林不死心,天天堵在她学校门口,非要追着问个明白。可蒋敏早已下定了决心,不管墨林如何哀求,她都不想再和这个男人有半点牵扯。
有时,婚姻就像开盲盒,各种不确定的东西在等着你。到底是嫁给幸福和爱情,还是嫁给火坑,也只能自己擦亮双眼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