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飞虎队”(7):激烈的缅甸战役拉开帷幕

星辰与大海 2025-04-25 19:39:08

书接上回,本期将继续讲述飞虎队在抗战期间的战史……

经历过一段沉寂的时间后,日军第15军考量到无法顺利使用泰国基地彻底消灭缅甸盟军飞行部队的情况下,做出了由地面进攻缅甸的决定,从而展开了1942年1月下旬仰光上空的第二度攻防战。当时第17印度师已经在汤玛士·赫顿中将的指挥下进入了缅甸与泰国南方的边界,装备“飓风”战斗机,由第17、135与136三个中队所组成的第267联队也在做进驻仰光各盟军机场的准备,双方对峙局面逐步拉高,首场地面上的战斗爆发于1月15日。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在东南亚地面战场势如破竹

在日军第55师团第112联队第3大队的猛烈攻击下,不只土瓦陷入了沦陷的危机,就连毛淡棉的安危也是迫在眉睫。由于日军的攻击模式是化为小规模的编队,使用脚踏车与马匹于丛林中快速移动,且得到当地缅甸居民的普遍支持,往往能够将极度仰赖现代化道路与交通工具的英军杀个措手不及,直到此刻魏菲尔将军才考虑向蒋介石寻求援助,但是却为时已晚,因为缅甸的战略态势已经完全不是控制在盟军手中了。

19日这一天,为了拯救被包围在土瓦机场内的30名英国皇家空军人员,第113中队的六架“布伦海姆”轰炸机,在两架P-40B战斗机与两架“水牛”战斗机的护航下进入土瓦上空,负责执行救援任务的杜根·史密斯中队长奉令除非在跑道上看到白色的十字标志证明该机场仍在盟军手中,否则不得降落于土瓦。而在他们进入土瓦机场的空域以后,所谓的白色十字标志并没有出现于这群盟军飞行员眼前,反而是在空中遇到了由日军飞行第77战队七架“九七式”战斗机掩护的几架“九七式”轻爆击机,于是空战又再度爆发。

第1中队飞行员理查德·罗西在对这座机场进行了四次的俯冲攻击后,因为遭到“九七式”战斗机的围攻而狼狈逃回仰光,而另外一位第2中队的飞行员法兰克·劳洛尔也同样不敌追着他猛烈攻击的六架“九七式”战斗机而返航,但是这场交战中双方的飞机都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失。这一天日军完全控制住了土瓦机场,并一举俘虏了那30名遭到围困的皇家空军参谋人员。同一天,志愿队第2中队的四架“战斧”战斗机也攻击了日军在美索的临时飞行基地,霍华德、佩塔奇与莱尔等3人宣称合力击落了日军侦察机一架,不过并无法从日军方面的资料核对出这个战果的真实性。

美索于1月20日这一天再度成为盟军空袭的目标,六架第113中队的“布伦海姆”轰炸机在六架第2中队的P-40B掩护下发动了这次的攻势。在这场空战中,牛柯克声称击落了两架“九七式”战斗机,第1中队的罗伯特·尼尔也打下了一架,他在1962年回忆指出,那次的经验对于第一次参加空战的他是具有相当意义的,因为他首次了解到与他交战的日本飞行员是真的想要取他性命的感觉。第2中队飞行员摩斯的飞机在遭到“九七式”战斗机击伤后,勉强地飞越多纳山脉回到缅甸,并且于毛淡棉机场附近跳伞获救,而克里斯门则驾驶着机身被打出多处弹孔的P-40B回到明格拉顿机场降落。

1月22日,史蒂文森在闻讯日军空运约1500名官兵进入迈沙良的讯息后,又命令11架P-40B战斗机掩护六架“布伦海姆”轰炸机攻击该基地,同时又派出七架“战斧”战斗机支援往毛淡棉方向撤退中的第17印度师官兵。这是美国人首次在战场上执行密接空中支援任务,不过当天志愿队的表现实在不佳,甚至让许多英军官兵误认为他们是攻击自己的日本轰炸机”。

英国皇家空军的“布伦海姆”轰炸机

隔日,飞行第8战队的一架“九九式”轻爆击机飞临明格拉顿机场上空执行侦照任务,在确定了机场内只有四架轰炸机与12架战斗机后,小畑英良认为对仰光再度发动空袭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命令飞行第14战队的轰炸机于来兴与飞行第50战队的战斗机会合后,一同发起攻击行动。不过,小畑英良在任务的组织能力上并不比菅原道大高明,所以飞行第14战队的轰炸机在无法搜索到来兴基地的情况下就自动返航,飞行第50战队的24架“九七式”战斗机只能无奈地独自朝明格拉顿机场杀去。当这批日本战斗机出现在仰光上空时,大多数的P-40B才刚掩护一批“布伦海姆”轰炸机完成空袭任务返航,因此空战的任务只好交给了在空中执行保护任务,由尼尔、威廉-巴特林与罗伯特·里特尔驾驶的三架P-40B,再加上三架来自英国皇家空军第17中队的“飓风”战斗机。

在空战中,由于这些“飓风”战斗机来不及抛下副油箱,因此他们起飞后立即成为了“九七式”战斗机的靶子,中队长塞德瑞克·史东的座机虽然躲开了遭到击落的命运,但却也被打成了重伤。

(上图)1942年1月23日,志愿队第2中队的飞行员于明格拉顿基地检视遭击落的日本“九七式”战斗机的残骸,他们由左到右为希尔、巴肯、柯尔、瑞克特、劳洛尔与史基尔。从该残骸垂直尾上的标示可看出,这架飞机隶属于日本陆军飞行第77战队。

接着志愿队的P-40B与这24架“九七式”战斗机继续激烈战斗,直到日军飞行第50战队在其两架战斗机于空中被击落后返航为止。空战结束后,美国《生活杂志》的著名战地记者乔治·罗杰造访了明格拉顿基地。在罗杰的安排下,希尔与瑞克特两人拿着一片印有飞行第77战队标志的“九七式”战斗机垂直尾残骸,拍了一张他们两人在讨论该日本战机残骸、汤玛士·柯尔与劳洛尔在一旁观看的影像,这张照片不只成为了乔治·罗杰的成名作之一,而且也让“飞虎队”再度通过《生活杂志》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毫无疑问地让同盟国又打了一次漂亮的宣传战。

不过,当众人还陶醉于拍摄这张英雄主义照片的同时,防空警报又再度响起,原来是日军飞行第31战队的“九七式”轻爆击机再度来袭明格拉顿机场,而这一次他们又与飞行第77战队的飞机飞散了。第2中队的P-40B与第67中队的“水牛”战斗机立即升空战斗,在交战过程中他们宣称击落了六架日本轰炸机,不过实际上当天飞行第31战队的损失记录是一架“九七式”轻爆击机而已。随后飞行第77战队的“九七式”战斗机赶到现场,志愿队第1中队的“战斧”战斗机也前来支援,双方继续在仰光上空打得不可开交。

“九七式”战斗机

这一次志愿队又为“九七式”战斗机击败,飞行第77战队在毫无损失的情况下将牛柯克与巴特林两人的座机击落,来自第2中队的画家飞行员克里斯门在跳伞后遭到射杀。这给志愿队在上午与飞行第50战队战斗中取得的胜利蒙上了阴影。飞行第77战队的森本重一在回忆那场空战时指出虽然美英两国飞行员的技术不如日本,但是都有英勇的作战意志”。

尽管损失了3架飞机与1名飞行员,由于同盟国宣传当日盟军于仰光上空击落了21架日本飞机,而且其中17架为志愿队的战果,“飞虎队”的名号又随着《纽约时报》的报道而如日中天,再也无人能够取代他们的英雄地位。在仰光盟军欢庆空战胜利的同时,美军驻缅甸代表团情报官法兰克·麦瑞尔)少校,却向重庆的马格鲁德将军交出了一份态度比较冷静的分析报告,指出虽然美英两国在缅甸还能够维持局部的空中优势,不过一旦日军主力大军压境,同盟国在缅甸的防卫力量将难以起到任何作用,而且他也成功地预测出英国人即将从缅甸南方全面撤退的结局。

缅甸空中的战斗于1月24日这天继续上演,上午飞行第14战队的六架轰炸机于来兴上空与飞行第50战队的20架“九七式”战斗机会合后攻击明格拉顿机场,由于第50战队长牧野靖雄少佐的座机在起飞后发生事故,所以这次护航任务改由第1中队长坂口藤雄大尉负责指挥。按照计划,飞行第14战队的“九七重爆”在投下炸弹后快速返航,留下“九七式”战斗机在仰光上空与皇家空军还有志愿队周旋。接收到日机来袭的消息后,五架P-40B战斗机、两架“飓风”与四架“水牛”战斗机起飞迎战。这次的空战局势并没有如日军所计划的发展,因为志愿队与皇家空军的飞机成功捕捉到了飞行第14战队的机群并实施打击。当希尔与尼尔两人在空中目睹到一架“九七重爆”被“水牛”战斗机击落后,这两位分别来自于第2与第1中队的飞行员也携手展开了攻击。

尼尔在将日军编队最后方的一架轰炸机击落后,也看到希尔将另外一架“九七重煤”打得起火燃烧向下坠毁。接下来,在见证第四架轰炸机被“水牛”战斗机打下后,由飞行第14战队第2中队长本村良辅大尉所亲自驾驶的长机也在空中爆炸,其碎片不只撞掉了尼尔座机的其中一个副翼,而且也在其机翼上留下一个大洞。这次空战中第1中队、第2中队、第17中队与第67中队的飞行员声称击落九架轰炸机,但实际上日军只失去5架飞机,不过以派遣六架仅返航一架的成果来看,当天这支日军部队确实遭到了美英飞行员的“空中大屠杀”,损失非常惨重。至于飞行第50战队方面也被打下了3架“九七式”战斗机。

如同23日的空战一样,志在彻底消灭仰光盟国空军力量的小畑英良中将于24日下午又再度命令飞行第31战队的三架“九七式”轻爆击机,在25架飞行第77战队的“九七式”战斗机掩护下进袭仰光。这次的空战中,双方都没有在空中遭受到任何损失,不过第17中队长史东的座机又再度被击伤,地面上也有多架飞机与燃料设施遭到摧毁,作为日军对上午空战损失的报复。飞行第14战队是日本陆军航空队中一支战功彪炳的队伍,无论在进攻香港还是新加坡的战役中都创下了“零伤亡”的“奇迹”,当他们于1月15日由台湾进入泰国时总共有19架轰炸机可以使用,不过在数次与志愿队还有皇家空军作战后,居然被打到只剩下10架飞机,这象征该部队将近二分之一的战力被瓦解,从此以后飞行第14战队不再执行任何的白昼轰炸任务。

1月25日,飞行第31战队在第77战队的掩护下低空进人了明格拉顿机场上空,虽然他们的踪迹没有被在两万英尺高空巡航的志愿队发现,不过一架由第136中队飞行员德瑞克·佛基少尉驾驶的“飓风”战斗机,却不断地以极度贴近的俯冲动作,将这些来犯的敌机吓跑了,当天只有一架“布伦海姆”轰炸机被打出六颗弹孔,佛基也成为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英雄。由于蒋介石要求志愿队务必要在仰光保持18架飞机的原因,陈纳德于25日这一天克里斯门的葬礼结束后,命令第1中队长桑德尔再亲自率领12架飞机进驻明格拉顿机场给牛柯克指挥,同时也将陆战队出身的“闯祸大王”波英顿一起带入了战场。

由于飞行员国籍涵盖爱尔兰、苏格兰、南非、罗德西亚、加拿大与美国的第17中队出现的原因,志愿队在仰光的日子更为热闹了起来,美英两国飞行员在相处模式上也极为类似于帮派分子,相互尊重对方的勇气与作战技术,但彼此也时常因为互看不顺眼而大打出手,尤其是史东中队长经常以“花花公子”称呼这群美国人,常常会将包括波英顿这个大酒鬼在内的志愿队人员惹毛,所以冲突在这段时间经常在飞行员酒吧上演。1月26日这一天,缅甸观察军的官兵带着他们的雷达设备由毛淡棉撤退到了明格拉顿机场,自此以后志愿队可以经由这项设施及时捕捉到来自东北方的日军讯息,多了将近15分钟的反应时间。这一天早上连续传出了三次假警报,让志愿队与皇家空军的飞行员疲于奔命的起飞拦截,直到第四次警报于10点45分响起时,日军的飞机才真地临空。

这一次飞行第50战队派出了23架“九七式”战斗机,唯一的目的就是扫荡在明格拉顿机场内的盟军战斗机。牛柯克于是带着布莱特与摩斯两位第2中队飞行员起飞,往机场北边方向进行巡逻,然后命令艾尔伯特·波布斯特 、波英顿、路易斯·哈佛曼与罗伯特·布里史考特四位第1中队的飞行员在机场上空应战。身为分队长的波布斯特由于在攻击时,是采用由下方接近敌机的方式,所以波英顿当场就怀疑此人的作战技术。

这一次的空战中,第1中队的这四位飞行员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几乎是全面性的遭到飞行第50战队的空中压制,对于不愿意与德国空军交战而选择来远东战斗的波布斯特分队长而言,保住自己生命的诱惑力显然是比在空中击落敌机还要大的,然而当他依靠P-40B采用俯冲战术躲避一架“九七式”战斗机攻击时,却造成这架敌机与哈佛曼的座机在空中相撞,导致这位43岁、来自海军的志愿队最年长飞行员当场身亡,当英军于地面搜索到他的飞机残骸时,他的尸体有一半已经飞出了驾驶舱外。很快地另外一位飞行员布里史考特也遭遇到灵活的“九七式”战斗机追击而吓破了胆,最后他在了解自己没有足够的胆量继续战斗下去的状况下临阵脱逃,飞回明格拉顿机场后就坐在基地内听着无线电传回来的空战讯息”。

不久,摩斯的P-40B也被数量上占压倒性优势的“九七式”战斗机击落,不过因为他即时跳伞而保住了性命,只剩下波英顿仍旧在空中与敌人周旋。直到飞行第50战队完成了扫荡任务开始返航之际,尼尔、麦克盖瑞与布莱特三人才驾驶着“战斧”战斗机赶来支援,在这三人各声称击落日军战斗机一架后,这场空战宣告结束。事实上这天飞行第50战队是空战的胜利者,他们以一架“九七式”战斗机为代价,换来击落了两架P-40B与杀死其中一名飞行员的结果。

到了下午,六架“战斧”战斗机与两架“飓风”战斗机掩护“布伦海姆”轰炸机攻击在多纳山脉活动的日军第55师团,但是却无法提供第17印度师足够能力阻止日军的前进。虽然在地面上没有遭遇到有力的抵抗,不过对于在马来亚、菲律宾、香港与东印度等战场上几乎所向披靡的日本陆军航空队而言,他们在缅甸空中所遭遇到的阻碍是前所未见的。第5飞行集团与第3飞行集团的人都抱怨道,自己无论击落或者摧毁掉多少架的盟军飞机,对于将美英空军赶出缅甸的前景都感到非常悲观”。

哈佛曼的葬礼于28日举行,但是飞行第50战队与飞行第77战队还是在这一天各派了10架与27架“九七式”战斗机进入明格拉顿机场空域,于是第1中队与第2中队的9架与7架P-40B,在两架第136中队的“飓风”战斗机的陪同下起飞应战。桑德尔等人于机场西边20英里处与日本战斗机发生遭遇战,他先于17000英尺高空击落“九七式”战斗机一架,然后再以对头攻击取得自己的第二架战果,而第2中队的佩塔奇则声称击坠敌机一架。另外,法兰克·史基尔 、巴特林与罗西三人则协力攻击一架由松田光弘大尉所驾驶的“九七式”战斗机,并将之击落。日本飞行员山本金吉中尉在目睹战友遭到攻击的画面后赶去支援,不过自己的飞机反而遭到三架P-40B打成重伤而无法飞回基地,因此山本决定在地面上寻找一个目标实施“一机换一机”的自杀攻击。

恰巧此刻桑德尔因为座机的发动机过热而回到跑道上,虽然他在降落途中撞毁了P-40B的其中一个起落架,不过还是平安回到地面,但当他爬出驾驶舱往后看时,就目睹一架被打到冒烟的“九七式”战斗机往他的“战斧”战斗机方向飞来,于是他立即做出闪避动作跳下飞机,接着日本战斗机撞入这架P-40B的垂直尾而引发了激烈的爆炸。由于在飞机无法返航的情形下,坚持对敌机实施自杀攻击的事迹,飞行第77战队的山本金吉受到了日本宣传机构的广泛推崇。桑德尔则因为反应够快所以保住了一命。这天除了桑德尔的飞机遭到严重损伤外,雷蒙德·海斯提的P-40B也因为遭到日机围攻而迫降。第1中队与第2中队的战报记录该两队于28日这天击落日本飞机六架,不过当天没有返回泰国的只有来自飞行第77战队的三架“九七式”战斗机。

1月29日,飞行第77战队的20架“九七式”战斗机又于仰光上空与10架同盟国的飞机展开战斗,这次第1中队派出三架飞机,第2中队则派出了五架。这场空战的一开始,先是诺尔·巴肯所驾驶的P-40B遭到“九七式”战斗机围攻,然后牛柯克赶往支援,向这群飞行第77战队的飞机开火引开其注意力,然后巴肯则逮住机会爬升到一定高度后,再调头回来俯冲攻击“九七式”战斗机,当场取得了一架战果,接着他又对一架返航中的日机发动攻击,不过没有将其击落。另一方面,查尔斯·庞德(CharlesRankin Bond,Jr.)与波英顿两人也由飞行第77战队的正上方对这群“九七式”战斗机实施俯冲攻击,庞德在进行了两次攻击后都没有结果,沮丧之余准备再攻击第三架“九七式”战斗机的时候,却发现另外一架目标进入了他的攻击范围,于是庞德立即以对头攻击的方式正面将其击落。

在1942年1月29日的仰光空战中,于机场上遭到日本“九七式”战斗机自杀攻击撞毁的“布伦海姆”轰炸机。

与此同时,波英顿也取得了自己的首次击坠记录,当他从耳机里听到庞德的欢呼声后,确定自己为哈佛曼复仇了。这一天根据志愿队方面的统计,共有14架日本飞机遭到击落,虽然飞行第77战队当天只有4架飞机没有飞返基地,距离盟国的统计还差得很远,不过这样的损失着实而言是让日军方面无法接受的,这意味着森本重一战队长从1941年12月8日率领飞行第77战队进驻泰国开始到此刻,已经失去了将近1/3的作战人员与一半的飞机。更重要的是29日又有一位叫长岛清隆的飞行员刻意仿效山本金吉实施了自杀攻击,驾驶“九七式”战斗机撞向一架“布伦海姆”轰炸机。当庞德驾驶P-40B回到跑道上时,他目睹一位英军飞行员拿着长岛的飞行帽对着他比了一个象征胜利的V形手势,而庞德在比了一个V形手势回礼的同时,也发现日本飞行员的头颅居然还在飞行帽内滴血。

【未完待续……】

0 阅读:2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