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本期将继续讲述飞虎队在抗战期间的战史……
仰光大空战12月23日,第3飞行集团的菅原道大中将命令广田丰少将与山本健儿少将执行出击仰光的命令。根据计划的安排,第10飞行团的攻击部队将由飞行第77战队、第31战队与第62战队组成,目标是明格拉顿机场:而第7飞行团则由飞行第60战队与第98战队组成,攻击目标为仰光市中心与堆满《租借法案》物资的码头。

飞行第62战队的“九七式”重爆击机一型十五架,在由廊曼基地起飞后,会在靠近泰缅边境的来兴上空,与来自于彭世洛机场的飞行第77与第31战队会合,一同朝仰光方向飞去。至于飞行第60战队的27架“九七式”重爆击机二型则会由金边基地起飞,在曼谷上空与飞行第98战队的18架同型机会合后,一同飞越马达班湾直接扑向仰光。无论是第10还是第7飞行团,在执行这场空袭任务时都忽略了集中兵力的原则,首先是飞行第62战队的轰炸机没有等待森本重一少佐指挥的飞行第77战队“九七式”战斗机抵达集合点,就自行飞人了明格拉顿机场的空域,而第7飞行团的两个飞行战队也几乎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飞行第98战队并没有等待第62战队的到来便擅自行动”。

“九七式”重爆击机
当防空警报的消息传来后,曼宁与奥尔森立即下达命令给第67中队与第3中队的飞行员起飞作战。根据奥尔森的安排,第3中队的飞行员被以四人为一个单位编组成了四个小组,一个小组全天执行警戒任务,两个小组每隔三个小时轮流维持待命状态,一个小组休假。基于上述原因,当日虽然“地狱天使”中队有14架飞机可以投入作战,但是能驾驶这些飞机的只有12人。
志愿队的机群以六架飞机分成两个分队执行当日的作战任务,分别由乔治·麦米伦与帕克·杜卜伊指挥,前者的任务是保卫明格拉顿机场,后者则是飞往沙廉油田的上空负责防卫仰光市中心与码头的安全。而当指挥飞行第62战队的大西洋中佐发现前方有盟军战斗机出现后,立即命令轰炸机加快速度进入明格拉顿机场投下炸弹后脱离战场,这个举动反而拉大了“九七式”重爆击机与“九七式”战斗机的距离,使得他们成为“水牛”战斗机与P-40B战斗机更好打的目标。

第3中队空战英雄乔治·麦米伦戴着配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大盖帽。
很快地,来自飞行第62战队第3中队、由新冈章中尉驾驶的“九七式”重爆击机四号机便遭到了“水牛”战斗机的击伤而脱离了编队,接着其余的“九七重爆”也开始因为受到第67中队以及志愿队第3中队的机群围攻而挂彩,直到“九七式”战斗机赶到,许多正在追着轰炸机射击的“战斧”战斗机与“水牛”战斗机才开始躲避,整个空中立即陷入了大混战的局面。
罗伯特·T.史密斯与汤玛士·海沃德的战斗机多次在对“九七重爆”进行攻击时遭到战斗机的阻碍,而他们唯一可以让自己避免遭到击落的方式就是运用P-40B的俯冲速度逃脱,等到确定自己周遭安全后再拉回原来的高度,继续对日本轰炸机进行俯冲攻击。史密斯在日记中指出,在参与了这场人生中第一次的空战后,他明白了担任战斗机飞行员是一件多么孤独与困难的事情,首先每当他进行一次俯冲攻击后,往往会发现自己附近的空域没有任何友机存在;其次则是驾驶时速250英里的“战斧”战斗机攻击时速180英里、且逆向飞行的“九七重爆”实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机场上空投下炸弹后,“九七重爆”开始往南方逃窜,不过却因为遭遇到英军地面炮火的攻击而导致更多轰炸机被打伤而落后。于是麦米伦与史密斯两人逮到了机会,前者先攻击一架“九七重爆”的发动机,再由后者以致命一击将其击落于仰光的滨水区,这架飞机极有可能为新冈章所驾驶、已经为“水牛”战斗机所击伤的第3中队四号机。到了这一阶段,不止麦米伦分队的所有P-40B都投入了攻击行动,就连原先休假的查尔斯·欧德尔与艾德蒙·欧文德也驾驶在基地待命的两架“战斧”战斗机升空助战。眼看“九七重爆”一架又一架地被打成一团火球落地,大西洋中佐命令剩下的所有轰炸机缩紧自己的编队距离以形成巨大的火网打击来犯的盟国战斗机。
这个举动导致了亨利·吉尔伯特的“战斧”战斗机在对“九七重爆”执行俯冲攻击时遭到击毁,两个月前刚满22岁的他也就成为了志愿队历史上首位死于空战的飞行员。随后,保罗·格林的P-40B战斗机也遭到“九七重爆”的射击失去动力,导致他必须放弃这架飞机跳伞逃生。非常幸运的是,尽管“九七式”战斗机不断地朝他射击,但是直到“水牛”战斗机飞来将日本人赶走以前,他都没有被子弹所伤害到,而且在落地后也得到英军的帮助返回明格拉顿基地,从而被自己的同胞视为一个奇迹。

杜卜伊所率领的六架P-40B则在沙廉油田上空17000英尺高空,与由飞行第98战队长白井茂树大佐率领的18架“九七重爆”二型遭遇。六架“战斧”战斗机马上分解成两个攻击小组开始攻击这些目标,一个小组由杜卜伊、威廉·瑞德与拉夫·冈渥达尔组成,另外一个分队则为尼尔·马丁、罗伯特·布洛克与肯尼斯·金士迪三人。不过,来自米契尔基地的尼尔·马丁在进行俯冲攻击时,因为转弯方向错误,而导致所驾驶的战斗机机腹遭到击中而身亡,这是美国志愿队在这场空战中的第二位殉难者。金士迪与布洛克在空战中共同击落了由射手矢光雄中尉所驾驶的“九七重爆”,另外一架“九七重爆”则为瑞德与冈渥达尔所打下,其机长野上了平中尉与两名机组人员跳伞后为英军所俘虏。
飞行第98战队长臼井茂树的座机也遭到了P-40B的机枪子弹命中,他本人身负重伤,然后在交代属下继续完成任务后慢慢死去,成为了第一位遭到志愿队击毙的日军指挥官,事后为日本的宣传机构塑造成了“伟大的战争英雄”。尽管遭到志愿队与英国皇家空军的强力拦截,日本陆军航空队还是顺利地在仰光的机场与市中心投下了炸弹,尤其是飞行第60战队的飞机是在遭遇到极度轻微的抵抗下进入目标上空的。
明格拉顿机场内当日阵亡了17人,其中包括三名缅甸志愿空军的飞行员与一名印度防炮手。此外第67中队长罗伯特·米渥德遭到炸弹炸伤,机棚内的两架P-40B也遭到日军炸毁,瑞德的P-40B在降落时还因为在跑道上撞到弹坑而遭受到损坏。在炸弹降临之际,第3中队的地勤人员纷纷躲避找寻掩护,隆松斯基与雷吉斯两人原本想向开着吉普车急驶而来的奥尔森寻求援助,不过根据他们的回忆这位中队长似乎没有看到他们,最后是在英国人的帮助下他们才顺利逃离了机场。
当时在仰光的英国缅甸军团司令官唐诺·肯尼斯·麦克里欧德将军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全程目睹了飞行第98战队的轰炸机遭到击落还有机组人员跳伞的经过。仰光的缅甸人则基于强烈的反英情绪,将“战斧”战斗机与“水牛”战斗机视为“敌人”,并且为看到盟军飞机遭到击落的画面鼓掌叫好,然而日军投下的炸弹并没有区分谁是亲日派与反日派,当天总共造成了1000名仰光市民死亡,甚至还有一位来自印度的锡兰籍记账员是一面欢呼一面被日本飞机炸死的。这一天志愿队以牺牲两名飞行员生命的代价,与英国皇家空军共同创下了击落7架日本轰炸机的战果,另外第8架飞机则在返航途中坠毁。第3飞行集团在这场空袭行动中失去了包含一位战队长在内的50名机组人员,这个结果在没有遭遇过失败的菅原道大中将眼中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失败,因为他损失了将近12%的作战能力。
—在损失了4架飞机与2名飞行员的生命后,奥尔森要求陈纳德批准自己撤退回到中国,但是陈纳德却命令凯道机场补发7万发子弹给他们,要第3中队继续坚持在明格拉顿机场,另外派遣法兰克·艾德金斯与姜西·拉佛林两人替补亨利·吉尔伯特与尼尔·马丁的位置。这场空战结束后,“地狱天使”中队所能够继续投入战斗的飞机数目为12架,第67中队为14架。
CW-21“恶魔”拦截机坠毁事件除了P-40B“战斧”战斗机外,美国志愿队曾经短时间地拥有过三架由寇蒂斯-莱特公司所生产的CW-21“恶魔”(Demon)拦截机。这一款飞机于1939年3月2日于昆明进行表演示范,以其优越的爬升能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在于Hawk-75、1-15bis以及I-16等中国空军战斗机之后,又于3月16日在陈纳德的驾驶下于成都击败了I-15bis,于是中国政府决定终止中央飞机制造厂100架I-16战斗机的仿造计划,决定购买20架cw-21与50—70架的飞机相关组件后,自行于中国组装这批飞机。然而在发现这款飞机具备优异爬升性能的原因是在于牺牲了火力、飞行航程与保护飞行员生命的安全设备,而且此款飞机造价实在是过于昂贵之后,重庆方面在1939年5月做出了只购买3架cW-21与20架飞机组件的决定。

CW-21“恶魔”
这三架CW-21于1940年中旬抵达仰光,虽然很快地就在威廉·鲍莱的亲自督导下组装完成,但是却因为滇缅公路遭到英国人短暂关闭以及垒允的中央飞机制造厂生产线遭到轰炸的缘故而迟迟无法动身进入中国,最后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都还滞留于明格拉顿机场”。当了解到日本侦察机经常出没于仰光上空的情况后,鲍莱便自告奋勇地将这三架飞机推销给了美国志愿队。无论是陈纳德还是驾驶CW-21进行试飞的雪林都为其每分钟爬升2700英尺的速度所震撼,因为这比P-40B多了整整300英尺,于是第3中队便于驻防明格拉顿时接手了这批飞机的管理权。
雪林指出这批飞机虽然没有自封油箱,装甲也十分薄弱,但是他有把握可以在日本侦察机来得及反应前将其击落。在昆明空战爆发后,陈纳德考量到仰光在没有警报网保护的情况下这批宝贵的飞机可能会遭受损失,命令雪林、蒙格保与肯尼斯·米瑞特三人在12月23日将cW-21全数飞回昆明。

志愿队装备的CW-21拦截机。
在仰光空战爆发前,雪林等三位飞行员就在缺乏准确地图指引的情况下,由明格拉顿机场起飞,因为CW-21无法进行长程飞行的缘故,他们会先前往凯道机场安装副油箱,另外因为这些飞机都还是民用规格,都没有装备任何机枪与无线电,所以他们前往同古的原因也是希望将这些设备补齐。到了凯道机场后,他们才发现志愿队与英国皇家空军人员都没有足够的无线电通信器材给这三架CW-21使用,这也意味着一路上他们三人都无法在空中进行联系。在同古睡了一晚后,雪林、蒙格保与米瑞特三人于24日早上由凯道机场起飞继续赶路,中间也曾在腊戌降落过补充燃料。由腊戌起飞之前,雪林等人听闻了关于仰光空战的消息。尽管在此地还是无法从英国人手中取得飞往昆明的地图,但是他们三人为了避免飞机在地面上遭到击毁还是立即出发了。

蒋介石与宋美龄共同致信给蒙格保的家属,悼念这位驾驶CW21战斗机由缅甸飞回中国途中遇难殉职的志愿队飞行员
虽然CW-21有足够将所有日本飞机远远甩在后方的卓越飞行速度,但是当他们飞人中缅边境的山区后,视线却开始模糊了起来,而雪林所驾驶的CW-21也因为发动机不断发生问题而不得不在丛林内找地方迫降。蒙格保与米瑞特的飞机在没有人指引及燃料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双双坠毁,前者在事故中丧生,而后者则身负重伤。
迫降于云南的山区后,雪林与居住在当地的30多名土著遭遇,这些生活状态仍极为原始的人根本不知道有一场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于是决定将眼前的美国人卖给中国政府。最后是在陈纳德与国民政府的介入下,雪林与米瑞特两人才获救。这件意外让陈纳德与格林洛两人对雪林的指挥能力大感质疑,于是做出了将他由分队长的职务降为僚机飞行员的决定。虽然降职的决定最后在雪林的抗议下被撤销,不过陈纳德还是决定减少雪林日后的飞行任务,让他就此失去了成为空战英雄的机会。

第3中队长奥尔森展示由国民政府颁发给他、上有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的血幅。
这场飞行事故虽然让志愿队损失了3架cw-21与一名飞行员,但是为了日后当有美国飞行员飞机遭到击落或者迫降时能得到当地中国军民的帮助,国民政府决定颁发一块名为“血幅”的布料给志愿队的战斗人员。在“血幅”的正上方有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下面则写有“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的字样。雪林、蒙格保与米瑞特在执行这次特殊的飞行任务前,恐怕没有想到自己的不幸居然会以另外一种形式“造福”了战后的军事迷,这款与“飞虎队”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殊布料,不只广受许多二战军品收藏家的欢迎,而且也成为了中美两国传统友谊的象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