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本期将继续讲述飞虎队在抗战期间的战史……
新机抵达除了一百架P-40B与三架CW-21外,居里在1941年底通过《租借法案》为中国争取到了50架的P-40E“小鹰”战斗轰炸机,这款飞机预计将在非洲进行组装后飞往中国战场,其中15架将由美国志愿队接收使用。P-40E与其前身P-40B的不同之处在于,以机翼上六挺12.7毫米机枪取代原先机鼻上两挺12.7毫米、机翼上四挺7.62毫米机枪的设计,同时也可携带炸弹执行轰炸任务,除了机身正下方可挂上副油箱与炸弹外,机翼上也可以装备六枚小型人员杀伤弹。这一批飞机进入中国后,将不只大大强化了志愿队的攻击火力,而且也能弥补其难以执行地面攻击任务的缺憾。1942年2月,这一批P-40E战斗机陆续抵达了非洲西岸的阿克拉(Accra),在陆军航空队人员的督导下组装完成,陈纳德执意要派人前往当地将这批飞机运送回国。

志愿队空战英雄罗伯特.史密斯前往西非阿克拉接收飞机时,与当地居民与孩童在P-40E“小鹰”战斗轰炸机前合影
在陈纳德的安排下,志愿队于1942年2月份与3月份,各派了两批、每批六人接机团队前往阿克拉接收这批飞机,第一批由麦米伦率领,第二批则由雪林指挥。他们一般都是先搭乘中国航空公司的DC-3客机抵达印度后,再搭乘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客机前往开罗,然后由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送抵阿克拉。随麦米伦前往黄金海岸接机的罗伯特·T.史密斯指出,P-40E的特色不只是拥有六挺12.7毫米机枪,而且驾驶舱的设计也提供了飞行员更开阔的视野,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飞机。
第一批志愿队的成员在接收完了P-40E战斗机,为阿克拉机场上的泛美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飞行表演后,便展开了长达7500英里的空中航程,预计经由北非前往印度的汀江后转往昆明。不过这批飞机在起飞后不久,飞行员汤玛士·海沃德的P-40E便发生了事故而迫降于沙漠中,所以他只好奉命留在非洲等待第二批志愿队人员抵达后再一起回到中国。
至于雪林的接机人员依照安排则不需要前往阿克拉接收这批飞机,而是由泛美航空公司的人员负责将这批飞机运往埃及移交给志愿队。不过在由黄金海岸飞往埃及的途中,这批飞机也发生了意外事故,导致第二批的接机计划被拖延了整整两个星期。最后当第一架新的P-40E进入埃及时,雪林实在不愿意等其他飞机到齐后才出发飞往中国,所以在将自己的指挥权转交给毕夏普后,便带着海沃德先离开了非洲。
最后这五名飞行员到了1942年4月4日才驾驶着P-40E飞回中国。在非洲期间这12名志愿队的成员又向英国殖民者与非洲居民展现了自己狂傲不羁的性格。罗伯特·T.史密斯蒙当地商人,说纸钞上的孙中山先生头像为美国总统林肯,得手后遂将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所印刷的法币当成美金般使用挥霍。而当雪林与海沃德两人驾驶P-40E进入哈班尼亚机场时,因为进行战术冲场任务而遭到英军指挥官以违反禁令斥责,还威胁会将他们的行为向上级汇报。结果第二天当雪林与海沃德两人在驾机起飞后,又故意以低空快速冲场的模式离开哈班尼亚机场,并通过无线电告诉英军指挥官自己的上级为中国的蒋介石委员长后扬长而去,把英国人气的半死。
志愿队接收了12架P-40E回国后,接下来的八架P-40E则由已经成为陆军飞行员的艾尔伯特·巴姆勒上尉(曾参与西班牙内战)负责指挥一批民间以及陆军的输送飞行员,将这批飞机驾驶回到中国转交给志愿队。当巴姆勒于1942年4月20日抵达昆明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美国志愿队的一员,同时也是第一位接受陈纳德指挥的美国陆军军官。

作为《租借法案》物资为志愿队所接收的P-40E战斗机,机翼上虽有青天白日徽,但也可以见到US ARMY的字样。
最后两架P-40E则由两位民间飞行员飞往腊戌,但是其中一架飞机在抵达该机场后就因为遭遇到日军空袭而被摧毁,所以从上面的这段记录来看,志愿队实际接收的P-40E数量约为21架。根据插画家泰瑞尔·克莱门斯的研究,P-40E在志愿队的机身编号是介于101号到134号之间的所有阿拉伯数字。虽然到中国后所有的“小鹰”战斗机都被涂上青天白日徽,不过机翼上却都还保留着“美国陆军”的字样,象征着这批飞机的来源。最后,虽然接收并驾驶这批飞机回中国的飞行员都来自于第3中队,但考虑到海军飞行员比陆军飞行员更擅长执行俯冲轰炸任务的情况,大多数驾驶P-40E执行任务者还是以来自第2中队以及少数第3中队的前海军飞行员为主”。
撤出马格威1942年3月5日,亚历山大将军奉命接替赫顿将军指挥英军在缅甸的作战,此刻英军面临的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在北非战役中曾经取得巨大战功的第7装甲旅,居然在3月7日的一场丛林作战中被用兵灵活的日军击溃,此刻曾经指挥敦克尔克大撤退的亚历山大将军才了解到自己被派往缅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把日军赶出缅甸,也不是要固守住这块没有价值的殖民地,而是要组织他人生的第二场大撤退行动,以保卫印度的安全。马格威机场在仰光沦陷后,就成为了英军这样的一个撤退据点,不仅DC-2与DC-3等客机,就连“布伦海姆”轰炸机也全部被改装成运输机开始投人载运难民飞往印度的任务。为了协助英军完成这项工程庞大的作业,美国第10航空队也将其辖下的所有轰炸机,包括六架B-17与一架B-24派往了马格威机场。
尽管当时明格拉顿基地的雷达站也被运送到了这里,但是英军的雷达搜索范围只能针对来自于东南方的日本飞机,对于西北方的空域安全则完全无法保证,这可让第1中队的尼尔中队长非常头痛。更不利的情况则是此刻志愿队在缅甸所剩下的飞机数量已经不足以应对与日军下一场的大规模空战,所以尼尔决定派遣庞德与布拉克本两人返回昆明去向陈纳德报告志愿队在马格威的状况,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援助,而陈纳德所做出的决定是让第1中队撤出马格威,改由第3中队进驻该基地。由于连续多日的战斗已经使第3中队的战斗机数量所剩不多了,所以尼尔不只将指挥权交给了奥尔森,在撤退时也把第1中队还剩下来的所有飞机都移交了出去,因此“地狱天使”中队的标志也就开始出现在这群原来隶属于“亚当与夏娃”中队的飞机上面了。
不过第3中队的飞行员在驾驶P-40B进入马格威基地时却发生了多起的意外事件,首先是3月10日海德曼率领的四架“战斧”于腊戌加油期间遭遇日军空袭,因此他们紧急赶往垒允避难,不过在还没有抵达这座中央飞机制造厂生产线以前,这四架飞机就因为燃料不足而迫降于稻田中,最后有三架再也无法投入战斗。而当麦克盖瑞驾驶飞机为这些迫降飞行员空投补给物资时,居然连自己的飞机也不幸坠毁,加上先前提到因波英顿迷航而毁掉的四架“战斧”战斗机,志愿队在一个星期内总共报销了11架飞机。当奥尔森又派遣三架P-40B进入马格威时,其中一架在路上摔掉,所以最终第3中队在马格威所能投入战斗的飞行员数量居然只有11人。
此刻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官兵已经进入了同古,在史迪威的指挥下展开了对日军的战斗,所以蒋介石希望第3中队的主要任务能够以提供第200师空中支援为主,英国人则希望他们协助英军的撤退行动,而陈纳德则希望能将自己有限的最后兵力保存下来。至于史迪威,则希望志愿队的飞机停止一切战斗,专注于协助第200师取得空中情报,所以从3月13日开始,第3中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飞往战场前线进行侦照任务。
3月16日,飞行第14战队的“九七式”重爆在对同古的第200师阵地进行轰炸后,被调离了缅甸战场,因为他们的战力已经在长时间与志愿队的作战中消耗殆尽。为了提升志愿队的飞机在执行威力侦察任务时的火力,部分志愿队的P-40B在希尔、瑞克特、劳洛尔与汤玛士·琼斯等海军飞行员的提倡下,开始产生了在机翼下装备实验用挂架、强化“战斧”战斗机投弹能力的点子。依据他们的构想,唐诺·罗德渥尔德、查尔斯·拜斯敦与凯斯·克里斯汀森等志愿队的军械士努力将P-40B改装成能够携带炸弹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战斗机,而他们的首次任务发生于1942年3月17日到18日的夜里”。

进入缅甸前接受检阅的远征军第200师官兵和他们装备的苏联制T-26坦克。
这一天,第3中队的瑞德与金士迪两位飞行员由马格威基地起飞,飞往毛淡棉上空进行威力侦察,这两架P-40B各挂30枚燃烧弹与人员杀伤弹。当他们经过日军位于木冬的临时机场,并目睹数架轰炸机与战斗机停在地面上的状况后,便立即以低空发动了六次猛烈扫射,然后继续往毛淡棉机场的方向飞去。到了毛淡棉这个主要机场上空后,瑞德与金士迪开始投放人员杀伤弹与燃烧弹,将整座基地炸成一片火海。
这一天志愿队的两架飞机确实创下了惊人的战果,而且还得到了日军方面的承认。这一天日军飞行第31战队在木冬有三架“九七式”轻爆击机被打到全毁,两架被严重击伤。另外,日本陆军在当地还折损了一架三菱公司生产的“九九式”袭击机”。在毛淡棉,日军有两架“九七式”重爆击机与一架“九九双轻”被毁,一整天下来一共失去了10架飞机。根据志愿队当天的作战报告,瑞德与金士迪可分别得到4000美元与3500美元的奖金”。
与此同时,第5飞行集团与飞行第50战队进驻了明格拉顿机场,飞行第77战队则飞往皇后高地,独立飞行第47中队则驻扎于札亚塔金,以缩短他们对盟军的打击航程。而在泰国,飞行第98战队与第12战队则分别进驻了那空沙旺府与南邦,而升为中佐的加藤建夫则率领飞行第64战队移防到了清迈,所有的“一式”战斗机“隼”也都由原来的一型换装成了性能更优越的二型。.到3月20日这一天,第5飞行集团在缅甸共有115架战斗机、66架重型轰炸机、67架轻轰炸机与23架侦察机。在塞顿·布拉格赫尔上校的指挥下,同盟国空军在马格威却只有38架飞机,分别是15架“飓风”、八架“战斧”、九架“布伦海姆”与六架“莱桑德”,战斗力根本不成比例。尽管如此,布拉格赫尔上校还是于21日命令英国皇家空军袭击了明格拉顿机场,摧毁了日军停留在地面上的四架飞机,另外还击伤了11架。
18日到21日的两起空袭行动再度让小畑英良中将大为光火,于是他决定在3月21日这一天对马格威发起报复性攻击,一举摧毁盟军在当地的空中力量。然而当飞行第98战队的第一架“九七式”重爆击机于那空沙旺起飞时,居然发生了一起导致其第二位战队长大坂顺次中佐殒命的坠机意外。在小畑英良的坚持下,飞行第98战队的机组人员还是硬着头皮驾机起飞执行任务,另外飞行第12战队的轰炸机也在飞行第64战队的“隼”掩护下投入战斗。由于马格威机场的雷达站无法侦测西北方目标的原因,所以飞行第12战队的20架“九七重爆”与第64战队的14架“一式”战斗机成功躲避了追踪,抵达目标上空,但是当飞行第98战队的25架飞机由东南方进入马格威领空时,基地内的防空警报立即大响,六架“飓风”战斗机与五架P-40B马上起飞应战。
在交火中,金士迪的P-40B在对日本轰炸机进行攻击时遭到子弹击中而氧气外泄,所以逼得他不得不驾驶座机脱离战场。至于杜卜伊则在三架“一式”战斗机的纠缠下,硬是摆脱了他们的攻击而将其中一架击落、但是他本人还是遭到子弹的擦伤。
另一方面,布里史考特、霍奇斯与克莱佛·戈劳尔等三人则联合攻击飞行第98战队的机群,一路打到马格威机场的正上方,途中还有来自于飞行第1战队与第11战队的31架“九七式”战斗机加入,并当场击落了两架英国皇家空军的“飓风”战斗机。在一团大混战中,戈劳尔似乎击落了飞行第11战队战队长冈部贞中佐的座机。志愿队的奋战并没有办法阻止日本飞机源源不断地来袭,紧接着飞行第8战队的“九九式”双轻17架以及飞行第31战队的“九七轻爆”十架,在飞行第77与第50战队的28架“九七式”战斗机掩护下又进入了马格威空域,这一天第5飞行集团一共投入了151架飞机作战,是日军出兵东南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击编队。

1942年3月21日,日军对缅甸马格威机场实施空袭行动后,在地面上所遗留下来的“战斧”战斗机残骸。
在这场空战中,曾在3月18日执行威力侦察任务的瑞德也在战斗中负伤,他虽然勉强将自己的P-40B降落于地面,但是却在马格威目睹到了一片人间炼狱的景象。六架“飓风”战斗机与两架“战斧”战斗机在地面上被打到无法修复,另外志愿队的飞行员法兰克·史瓦兹与地勤人员约翰·佛斯在帮助被击落的“飓风”飞行员内维尔-布鲁克斯逃避日军的攻击时,纷纷遭到弹片击伤,佛斯的右手臂与半张脸都被炸掉,史瓦兹其中一只手整个爆掉,脖子上也出现了巨大伤口。
这一次的空袭结束后,志愿队在马格威仅剩下四架P-40B战斗机可以使用,所幸奥尔森与海德曼又驾驶了两架进来才暂时弥补了损失惨重的战斗力。尽管得到了志愿队的刘易士·理查德(Lewis Richard)医生的全力救护,佛斯还是在3月22日凌晨去世,成为美国志愿队第一位牺牲的地勤人员。伤势较轻微的史瓦兹则由中国航空公司的DC-3运往印度治疗,但是他仍因为伤口感染而在4月24日离世。
3月22日,第5飞行集团又对马格威发动大规模空袭,这次盟军依旧是被压在地上打,两架由加拿大人驾驶的“飓风”战斗机虽然起飞升空,但也都遭到被击落的命运。志愿队在完全没有得到警告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出任何反应,一架P-40B战斗机在地面上被连续攻击四次后起火燃烧。陈纳德在评估马格威机场已经无险可守后,做出了要第3中队撤往垒允的决定。不过在准备起飞之际,53架来自泰国的“九七重爆”,在18架第64战队的“一式”战斗机与23架“九七式”战斗机掩护下来袭,将停留在地面上的第3中队炸的几乎全军覆没。幸运的是,在整个中队的地勤人员整修下,四架P-40B于23日恢复到可飞状态,于是志愿队便于当日从马格威撤出,英国皇家空军的“飓风”战斗机也转往阿恰布,这个动作正式宣告同盟国在缅甸的空军力量全面瓦解,小畑英良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除第3中队的八架P-40B外,英国皇家空军的八架“飓风”战斗机也跟着志愿队一同撤入垒允这座位于中国境内的飞行基地。不过依照中国政府与英国方面的协议,皇家空军人员到了晚上必须要住在缅甸掸邦境内的南坎 ,以确保中国的主权完整。虽然美国与英国飞行员明显受到了差别待遇,但是任何同盟国的部队只要进入了中国的云南省,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处于警报网的保护伞之下,而日本人若想如同在马格威那般将盟国空军武力摧毁,其困难度亦增加不少。
从3月29日开始,第3中队的飞行员们开始执行史迪威将军的一道命令,那就是他们必须要低空飞越中国远征军第200师的同古阵地上空向他们展示P-40B机翼上的青天白日徽,以提升中国军人的作战士气。对于擅长由高空进行俯冲攻击任务的志愿队飞行员而言,低空侦察与攻击任务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可能遭到地面的日军炮火击落,同时也会给日本战机从高空偷袭的机会,所以打从一开始这批美国飞行员都对这样的“士气提升任务”采取抵制的态度。即使如此,第3中队飞行员霍奇斯还是抓紧了机会与从仰光撤退北上的20岁英国籍女子海伦·安德森在奥嘉·格林洛的见证下闪电结婚,这是自“飞虎队”成军以来所出现的第三对新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