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在史书中的记载却少之又少,其中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终元一朝,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史料记载。
《元史》是由明朝学者编撰而成,由于朱元璋憎恨元人,所以对元朝历史大肆抹黑。
其二是因为元朝汉人地位极低,备受剥削,后世对于元朝也都是不愿提及。
但即便蒙元时期汉人处于下等人,但却有这么一位汉人,能在以僧人身份入忽必烈幕府,参与军政要务,活跃在蒙元政坛三十余载,甚至连元朝国号“大元”,也是由他而取,他就是元朝被遗忘的开国功臣,忽必烈最信任的汉人——刘秉忠。
弃官修佛刘秉忠是邢州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祖辈世代在辽金两国为官,虽然唐宋时期南方汉人一直认为契丹与女真是蛮夷部落,
即便建朝立国也非我族类,但在北方地区,随着辽金两国先后实行汉化,汉族与契丹女真两族早已相互融合,两族通婚、汉人官员均屡见不鲜,所以刘秉忠自小就没有南方汉人强烈的排外与民族情节。
在刘秉忠十三岁那年,蒙古攻克邢州,刘秉忠父亲便投靠蒙古,继续为官。
虽然刘秉忠一家对于蒙古人并无太多喜恶之情,对于他们而言只不过是换了一朝为官而已,但是蒙古人对汉人始终严加防范,将手下所有汉人官员的儿子压在帅府做人质,刘秉忠也不例外。
幼时的刘秉忠聪慧过人,再加上家中世代为官,从小就心高气傲,立志要赶超祖辈,做出一番大事。
所以寄人篱下成为人质的那几年,刘秉忠时常郁郁不乐。
幸亏他天资过人,在十七岁那年,被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但这跟他的人生抱负依旧相差甚远,终于有一日,他仰天长叹:
“我家世代为官,难道我宁愿沦为书记小吏吗?大丈夫生不逢时,只有隐退以待时而起。”于是刘秉忠便弃官隐居于武安山中修行。
在蒙元初期,汉人的身份跟奴隶一般无二,即便是书记小吏,也极少有汉人,因此刘秉忠弃官修道的行为在邢州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这样的轰动,正中刘秉忠的下怀。
原来刘秉忠在帅府作为人质那几年,早已洞悉了蒙元官场规则,在蒙古人眼里,汉人作为下等人,永不可能升迁,任何重要官职岗位都被排斥在外。
但是刘秉忠却发现,有这么一群汉人,无论是多么嚣张跋扈的蒙古贵戚,见到他们也会毕恭毕敬,虚心请教,而这群人,就是佛教僧侣。
与蒙古的铁血杀戮相比,蒙古的统治者们大多信奉佛教,经常诏寻各地僧人垂询佛法,
对于蒙古统治者而言,佛教中人是不分种族的,即便汉人僧侣也备受尊敬,所以想要不被“汉人”标签所影响,与蒙古上层统治者建立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遁入佛门。
元朝时期佛教得到了空前发展,寺庙之中僧侣众多,刘秉忠辞官为自己制造声誉,就是为了等待一个机会。
果然,刘秉忠弃官修佛的事情传到了邢州天宁寺,主持虚照禅师听闻了此事后,很是惊奇,于是派人去请,见面相谈后发现刘秉忠果然卓尔不凡,悟性极高,认为刘秉忠有“佛心”,便将他招致门下,收为徒弟!
由僧而仕刘秉忠自此在天宁寺中安心修佛,等待时机,却没成想,机会来的如此之快。
1242年,北方临济宗领袖海云禅师奉忽必烈之命前去讲述佛理,路过天宁寺,
此时的刘秉忠已是天宁寺掌书记,虚照禅师最得意的弟子,在虚照禅师的极力推荐下,云海禅师同意带着刘秉忠一同拜见忽必烈。
刘秉忠见到忽必烈后,给他讲述佛法大意,角度新奇却又容易理解,忽必烈听后,连连称赞,刘秉忠又在讲述佛理之时,不经意间代入天下之事,这让忽必烈更是啧啧称奇,连续几天前来请教,
刘秉忠不再掩饰自己的博学,忽必烈惊喜的发现,眼前这位僧人不仅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天下大事,更是了如指掌。
眼看讲佛之日已到,云海禅师启程返回南方,忽必烈则恳求刘秉忠留下来,成为自己的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刘秉忠推辞几番,最终还是留在了忽必烈身边。此时的刘秉忠,二十七岁,忽必烈,二十八岁!
此时的刘秉忠,终于站到了历史的舞台前,
对于他来说,只要能让他起舞,无论这舞台是蒙古人搭建,还是汉人搭建,只要能让他施展抱负,家、国、民族、这些对他而言,只不过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已!
在刘秉忠的影响下,忽必烈对汉文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安邦治国之道有了较充分的准备。
到了1249年,刘秉忠因父亲去世回家守丧,一年之后回到忽必烈身边,在这一年里,他沉下心来分析当今局势,建议忽必烈采用汉法,减免赋税。
想要统治中原就要了解中原,想要统治汉人就要了解汉文化,刘秉忠写下十多万字的建议上呈忽必烈,忽必烈看后大喜过望,所有意见全部采纳!
通过采纳刘秉忠种种亲汉的举措,忽必烈受到了不少汉人知识分子的支持,深受忽必烈器重的刘秉忠并没有嫉贤妒能,
而是不断为忽必烈网罗人才,推荐名士二十余人,又建议忽必烈延请四方学士,创建了名为 “金莲川幕府”的谋士集团为自己出谋划策!
月盈则亏1260年,忽必烈称帝,刘秉忠虽然作为忽必烈最重要的幕僚伴随他左右,但还是穿着破旧僧袍,
刘秉忠知道,蒙元内部势力错综复杂,虽然忽必烈对他十分信任,但有不少蒙古臣公对汉人依旧抱有敌意,穿着僧袍表明自己依旧是“僧人”的身份,这时的这身破旧僧袍,就是他最好的保护。
到了1264年,忽必烈对于刘秉忠近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中书省和宣抚司的设立,各地官员的选用,甚至国家的礼乐典章制度都要刘秉忠参与设计,其他臣公也借奉承刘秉忠来博取忽必烈的欢心,大臣们多次上奏要求嘉奖刘秉忠,
于是忽必烈不断给刘秉忠加官进爵,甚至翰林侍读学士窦默的女儿许配给刘秉忠为妻。
此时的刘秉忠深知“月盈则亏”,作为一名汉臣,他的地位太高了,几年前的“李璮之乱”让忽必烈对于汉人的信任到谷底,伴君如伴虎,刘秉忠怕了。
此时忽必烈正有迁都的打算,他想在燕京城东北建造一个规模宏伟、工程浩大的新都城——元大都,刘秉忠于是主动请缨,规划建设元大都,忽必烈欣然应允,刘秉忠借机逐渐远离元庭官场。
对于刘秉忠来说,营建元大都是他急流勇退前的最后一项任务,也是他为了报答忽必烈知遇之恩,送给他的最后一个礼物。
刘秉忠为了给都城寻找水源,确定皇宫方位和建城的中轴线,甚至连一个城隍庙的具体位置也是由他来亲自确定,在元大都的营建过程中,刘秉忠遵循着《周易》的理念,将元大都建成了一个“状如棋盘”的城市,他予了这座城市真正的灵魂,
1271年,忽必烈正式迁都,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
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他的笔记中写道“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建筑房舍。
每方足以建筑大屋,连同庭院园囿而有余......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行人由此往来。
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1274年,刘秉忠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对忽必烈说“南屏山上风光宜人,臣希望在此清修,皇上如果想臣,臣就回去,皇上如果不召见,臣就再也不回大都了”,忽必烈明白刘秉忠的心思,虽然心中有万般不舍,还是应允了他的请求。
同年八月,刘秉忠在南屏山精舍之中无病端坐而逝,星陨南屏山,享年五十九岁。
是非功过刘秉忠作为蒙元的开国重臣,忽必烈最信任,最器重的汉人,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并不如刘伯温、姚广孝等人出名,要知道史书中记载,刘秉忠的阴阳术数更胜于刘伯温,而姚广孝更是把刘秉忠作为毕生学习的偶像。
有人说他是汉奸,身为汉人却毕生辅佐蒙元政权,有人说他是圣人,在他的影响下忽必烈推行汉化,提高了汉人地位,也有人说他是矛盾的,既体恤汉人疾苦,却又贪恋蒙元权位。
其实纵观刘秉忠的一生是无法用好坏来判定的。
他只是一个聪明人而已,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聪明人,蒙元也好,大汉也罢,都是他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台阶,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自己的成功所做的铺垫。
以他的死后 “文正”,追封常山王,引无数后辈推崇来说,他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代开国名臣,如今却鲜有人知,日渐被世人所遗忘,是如他所期望的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