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奇石形式美依据的依据7

石道聊文化 2025-02-21 11:40:50

第三节 石色构图“多样性节奏”的“动势”

前面已经介绍了,表现“重复性节奏”之动态的红色是电影《红高粱》的代表性色彩。但是,“影片中与红色相照应的还有土地的黄色和肉体的古铜色”,“《红高粱》中的黄土地,似乎没有一刻不是与烈日与大风结合在一起,但是不管是烈日的炙烤或是大风的侵袭,它自岿然不动。这种黄色,宽厚、庄严而又热烈,在随风而起的沙土糊在镜头上的时候,在土黄的色调中,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沙砾那种粗糙、强烈,那种不可抑制的力量和冲动。”当然,肉体的古铜色也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从抬轿开始,酿酒伙计们的古铜色肉体就会时不时出现,肉铺中的汉子们也都是裸着上身。这些人结实的肌理上都蒙着一层汗水和尘土,在阳光下面几乎是油的发亮。肉体的直接展示更是对生命力的一种直接表现。”至此,“鲜红、土黄、古铜,这三种色彩的有机结合,是《红高粱》带给我们的久违的生命体验。这种冲破种种束缚与规则的精神冲动和原始热烈的生命力,是李贺所言的‘斩龙足,嚼龙肉’,是李白感叹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放到现在,也可以是我们口中的‘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栗子蘑菇)。同样,“色”派奇石表面不同石色的“多样性节奏”构图的“动势”,更是让人神魂颠倒的。

一、石色构图的左右起伏运动的“多样性节奏”所形成的动态,以及玩石人对这种动态的特殊感觉——“动势”。

比如长江牧羊石《闻郎江上踏歌声》

图30-7 《闻郎江上踏歌声》 长江牧羊石 29*5*33厘米吕沛霖 藏

(见图30-7),该石表面石色构图表现了左右起伏运动的“多样性节奏”所形成的动态。你看,该石表面石色构图的背景色是淡青色。于是,在这样的淡青色的背景中,展现在玩石人面前的是浅黄色、浅褐色、褐色所形成上、中、下的“远景”、“中景”、“近景”的构图。而那些“远景”、“中景”、“近景”所表现的动态呢,它们则是左右起伏的、运动的。你再看,上部“远景”的左右起伏所表现的内容是天空及其云朵。显然,那些云朵的动态是缓慢的,仿佛是静止不动的;而中部的“中景”之左右起伏所表现的呢,则是该石表面石色构图的中心。这个“中心”构图既表现了江心水流的壮阔,又表现了“闻郎江上踏歌声”的内容,还表现了运动的、左右起伏的江水的动态;至于下部的“近景”的构图所表现的左右起伏的江水的动态,它则比“中景”的动态弱一些,比“远景”的动态强一些。如此,在这些不同石色构图的“多样性节奏”中,它们表现了江水流动中的急缓、强弱、行止、起伏等动态。

《石道》(1-4卷)342

0 阅读:1

石道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