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买车一定要按美国人的习惯来买,美国人买车都很理性

十万和 2025-04-01 22:01:03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有车没车只是60-100分的区别,就算不能开车或者钱不够,你还可以坐公交地铁、骑两轮、打车、走路,该干啥干啥……美国地广人稀的大环境和功能区集中的分布特点决定了私家车在各种出行方式中处于绝对优势,是生活必需品。买个菜跑10公里都不算远,公交、出租车指望不上,自行车出了小区就没路可骑,基本上只能健身不能代步。总之,没车就是没腿。下到社会新人,上到耄耋老人,基本都得人手一辆车。小卖部?社区菜站?不存在的(这也是美国人习惯性一次买菜买一堆囤一两周的原因)。

皮卡既能拉人,还能拉货,不仅承载能力强,甚至还能越野,这么强大的一种汽车要说国人不喜欢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之所以很少见到皮卡,其实很大原因就是皮卡被归于货车一类,准确点说是小型客货车,需要申请营运证明、每年进行年检、15年强制报废。另外由于实用性强导致油耗高也是原因之一。让国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美国能见到美国人房子自己盖,建材自己拉,节假日户外运动,挂个小游艇,这些都是离不开皮卡车的,也是美国人最爱皮卡的原因。

皮卡既能拉人,还能拉货,不仅承载能力强,甚至还能越野,这么强大的一种汽车要说国人不喜欢那是不可能的。中国之所以很少见到皮卡,首先是政策约束:在国内皮卡被归于货车一类,准确点说是小型客货车,需要申请营运证明、每年进行年检、15年强制报废、城市道路不让通行、限制吨位等等要求,中国的皮卡市场,最终被微面取而代之。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汽车的数量就超过了持有驾照人数,真正的供大于求,所以说在美国,像中国加价提车这种现象从来不会发生。

言归正传,那么美国人买车更在意什么呢?他们更喜欢买什么车呢?为了一探究竟,我们汇总了2018年美国汽车销量前15名车型。

美国汽车保有量很早就进入了饱和期,并于期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二手车评估、认证、置换、拍卖、收购、销售体制。在美国汽车市场逛一圈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的二手车经销商规模远比新车的大得多。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二手车的年销量就稳定在4000-4500 万之间,是新车销量的三倍左右,而平均每辆二手车价格大约为1.65 万美元左右,则每年的二手车市场空间大约有6000-7000 亿美元。时至今日,美国二手车单车毛利润为$2355,毛利润率为12.2%,而新车的单车毛利润为$1181,毛利润率只有3.2%,与新车相比,二手车的利润空间更大,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的人转向了二手车市场。

至于现在热门的新能源车, 通病就更多了 。最典型的就是“续航焦虑症”,天天担心电不够用,结果买了增程式,结果呢?平时跑不了300公里就回家充电,那增程器基本就是个摆设,纯属花冤枉钱。增程车看着挺美,能油能电,但实际用车时,你算过经济账吗?保养贵、油耗高、充电还比纯电慢,真不如买个插混或者纯电来得实在。

这一点真是戳中了不少车友的痛点。全景天窗、真皮座椅、自动泊车...配置单上长长一大串,看得人眼花缭乱,销售顺势就把你往高配车型上引。

结果买回家才发现, 全景天窗一年打开不到5次 ,主要是怕漏水还费油; 真皮座椅 刚买回来就套上了座套,生怕磨损;至于那些 辅助驾驶系统 ,很多人连怎么用都不知道。

别被面子绑架。买力所能及的车,用着舒心才是最重要的。牛哥见过太多例子,最开始”为了面子“买豪车,后来”为了面子“不敢说养不起,最终沦为”僵尸车“。

记住,车只是代步工具,不是用来攀比的道具。选对了车,它能让你的生活更便利;选错了车,它就成了你生活的负担。咱们中国的车主们是时候”支棱起来“,摆脱这种不健康的购车心态了!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1 阅读:138

十万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