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和混联,未来很可能将长期并行发展,并且都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从长远来看,混联技术功能更完备,适用场景更广,市场潜力也更大
一、未来十年,增程和混联都拥有巨大向上空间
先简单说下插混,增程,混联三者之间的关系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是新能源车型的一个大类
往下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1)串联式:也就是增程
特点是发动机给电池充电,然后由电机驱动车轮,发动机从不直接驱动车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31734daa9d4003049adce0dcb654b95.png)
2)混联式:由并联式升级迭代
和串联最大的不同在于,拥有混动发动机及变速箱
增加了发动机可以介入驱动的工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a10a9dc2e5ab9b30610912a175b13f.png)
混联混动在工作模式上比串联式更多,能量管理策略也更精密,使得车辆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实现更高效、更平滑的动力输出
无论是增程还是混联都属于混动这个赛道,目前看都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
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市场,在ICE/HEV、PHEV、BEV三分天下的局面下
混动将占据主流市场成为动力转型的绝对主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e32107f5e0e6e9350a3f8e90bf5a49.png)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c6155e0c408c5581fa89736ec1065fb.png)
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例,新能源渗透率近年来持续增长众所周知,进入2023年,新能源领域中的纯电车型增速开始放缓,电动补能不便和低温衰减的短板随着渗透率的上升也逐渐凸显;而新能源领域中的另一大类插电混动增速持续加快,更多新能源客户选择混动来避开纯电短板。
这种趋势,在三年前其实就已经显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4d8d250d3de49aba780a9e61080308.png)
如上图所示,自2021年开始,插混增速开始首度反超纯电,并且每年对比纯电的增幅都在逐年递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真实反映了,插混有着比纯电汽车更广阔的增长区间。
过去3年无论是增程还是混联都在这波赛道红利下实现了飞速增长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十年在混动成为主流的情况下
增程和混联路线都具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混联和增程式谁更具有市场潜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4a2b20befb8408c0a826cf1420bd50.png)
从增长幅度来看,23年增程市场同比增长181%,超越了混联(69%)
已经成为23年增长最快的车型,这几乎是全由新势力一手带火
大电池+增程器的方案,可以在节省高额电池成本的同时,可油可电,能为消费者解决核心的续航焦虑问题
由此,增程式依靠对比纯电的比较优势,开始异军突起
混联混动好比是一个升级版的增程式混动,因此相比于增程式,混联结构更复杂、研发水平和成本把控也要求得更高。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短途低速工况下,目前二者的差异感知其实并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势力更偏爱增程的原因。
但问题是,既然两者体验感上都差不多,增程造价又低
为什么大部分老牌车企都选择难度更大的混联路线进行研发呢?
原因就在于,增程本质依旧可以看做是纯电车的补充
但是只弥补了纯电车续航补能的焦虑
在高速和亏电两大典型场景下,增程并没有解决电驱能耗高,动力弱的旧问题
但相反混联混动却可以弥补他的劣势,表现更为全面
1)长途高速场景下,增程式能耗极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8fa1186abca788ce4a66edee77f152.png)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电机特性是低转高扭,而一旦超过恒定扭矩转速时,耗电量就会迅速增加
因此电驱更适合城市中的低速工况,而高速工况下电机能耗相当高
其二,增程式本身能源转化损耗高,在高速场景下,电机进入高功率状态
这个时候仅依靠增程器无法满足高放电的要求,就需要借助电池中的电能一起输出
但问题储存在电池中的电,本身经过增程器油电转化,电池组储存再放电这一过程
在给到驱动电机,因此整体效率要比想象中低
相反,混联式混动则直接通过发动机高速能耗低的优势,采取直驱,将油直接转化为机械能,高速续航表现上要大大优于增程
2)亏电状态下,增程可能存在失速风险
现阶段,能否从容应对亏电状态是决定新能源汽车驾驶体验好坏的关键
增程式汽车完全依靠电驱,在亏电状态下,必然会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
而混联车型则没有这个问题,当出现亏电状态时,混动发动机可以直接介入
相当于多了额外的一只手帮忙,而混联构型的挡位越多,也就意味着发动机能介入的速域越广可以在亏电状态下给到更多帮助
因此,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混联混动在用车场景中的适用场景要远比增程更广
也更适合于普通家庭的第一台新能源汽车对于多场景用车需求的满足
三、混联与增程将在未来长期并存
有种观点认为增程是一种落后的技术,不及混联混动
中肯的来说,一个产品不能光看其技术的高度,更要看他是否能真正解决用户需求
对于增程来说核心解决的是纯电汽车续航不足,补能忧虑的问题
因此购买增程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从纯电市场分流出来的城市用户
而混联混动则需要满足绝大多数主流用户更广阔的用车场景
所以在技术方面要求更为全面
因此增程和混联其实并不是对手,而是面向不同用户的两种不同解决方案
未来在主流混动领域,增程一定会和混联长期并线发展
写在最后
增程和混联混动在短途低速下体验差异并不大
但在高速亏电状况下混联混动表现更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控制策略的日益完善,其市场潜力自然也会更大
未来,这两种技术将在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中共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高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