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一次伟大革命——认知、使用、保存“火”

谈古论今说历史 2021-06-13 00:26:19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对火的认识、控制和掌握,是社会前进和人类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如火山的熔岩流到森林、草原时,可以引起熊熊大火;当大风吹动树木互相摩擦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也能着火;有些岩石(火成岩)撞击时发出的火星,可引着易燃物;天空中的闪电雷击或陨石落地,遇易燃物也会引起火灾;有些易燃的物质受高温的影响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也能发生自燃。这种自然现象引起的火焰,一般称为野火或天然火。

自然界的野火,远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之上了。人类诞生之后,为了向大自然斗争,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火。然而,原始人类对火的认识和掌握,却经过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譬如,当自然界的野火燃烧的时候,烈火熊熊,光芒四射,烟雾弥漫,人们开始遇到这种异常现象必然惊慌万状,逃之夭夭,或者成为火海的牺牲品。人类在长期劳动和与火接触的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火的性能,最后才使火为人类所用,造福人类。

在一些少数民族的传说中,曾记述过对火的认识过程。游猎在东北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人,传说最初不知道用火,打了野兽吃生肉,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生了山火,他们觉得靠近火暖和,被火烧烤的兽肉也有滋味,从此就开始用火了。这个传说简单而朴实地反映了人类是在实践中学会用火的。

那么,人类用火的历史究竟有多久,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火的呢?从周口店北京人洞穴遗址内保存着最丰富、最确凿的用火遗物和遗迹来看,我国最迟在北京人时期已经用火和有能力保存火种了。

在北京人遗址中,最早发现用火的遗迹是1930年出土被火烧过的鹿角。北京人洞穴遗址从上至下共有十三层文化堆积面,其中有四层面积较大,堆积着很厚的灰烬:

中上部的灰烬层,即第四层,灰烬甚厚,有的地方达6米。中下部的灰烬层,在第八到九层之间,最厚处可达4米。

下灰烬层,位于第十层的下部,厚约1米,说明了人们控制火的能力。

在灰烬里还伴随着较多的石头、骨头。这些石头留有烧裂的裂纹,变了颜色,有的已成酥散状态。那里还找到了被火烧过的朴树籽等。这些现象都是北京人使用和保存火的有力证据。他们能够把火控制在一起,保持长久不息,说明北京人已经能控制和掌握火了。对火的控制,是北京人在长期用火过程中创造的。

那么,北京人既然已知道控制和保存火了,他们是如何保存火种的呢?仅凭考古资料却无法作出确切的判断。但是,从民族学的资料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不久前尚处于原始的民族,保存火种一般都是采用篝火的方法,即不断往火堆中投放木头,不用时用灰土盖上,使其阴燃;用的时候,再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让火燃得旺些。冷天可以使火不灭。这是一种比较固定的保存火种的方法。

生活在西藏自治区的珞巴族就用篝火保存火种。方法是:在房子中间有一个火塘,由一年长的老人管理。他胸向火堆,彻夜不眠地看守着火,不断向火堆里添加木块,使其长夜不息。保存管理火种是老人的一种职责。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的火塘、锅庄等都是篝火的遗俗。

另一种方法是流动性的贮火方法,即利用菌类、朽木贮存火种。它类似阴燃的火把,其优点是可以移动,便于迁移,但贮火时间不如前者长。在火种熄灭之前,往往要接点新的来替换。这种方法适用于狩猎和游牧部落。我国东北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族就是利用桦树上的蘑菇(一种菌类)保存火种(图三八)。在狩猎进行转移时,将蘑菇点燃插在一小木棍上,别在腰间。除燃者之外,还有备用的,以便接点替换,保证火种不致中断。四川大凉山彝族,还运用一种野草捻搓成绳状,点燃一端,使其阴燃,一根烧完再点一根,以此法保存火种。这种保管火种的方法,大概是原始人在长期用火过程中,发现了某些物质具有阴燃的性能之后,才逐步认识到的。北京人遗址中的灰烬堆积很厚,有些是成堆的,这就是当时供北京人取暖、熟食和照明用的火堆的遗迹,也是用篝火保存火种的见证。对火的精心保管是人类生活的大事。北京人既然能用篝火的方法保存火种,说明他们可能也是由经验比较丰富的老人负责管理火的。

从远古人类对火的认识和控制历程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人类对野火的认识时期。这时由惧怕火到利用自然野火取暖,或者在野火燃烧后从灰烬中寻找被烧过的可食之物。他们依附于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取得恩赐。这是人类认识火的开端。

第二个时期,是对火的控制时期。人们经过对野火的长期观察、实践,最后引来野火,并将其控制起来,造福于人类。这是人类对火认识的飞跃阶段。

第三个时期,为造火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控制火发展到人工造火,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改造力量的加强。造火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人类最后脱离了动物界,迈进了现代人的行列。

人类对火的控制,是人类制作第一把石刀之后,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第一件大事。这一伟大创造,在人类发展史和人类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有了火以后,原始人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开始熟食。减少了肠胃疾病,改善了健康状况。同时,使腥臊的鱼、肉之类变成了可食之物,扩大了食物来源。

火,还可以供人们取暖,是人们在严冬寒夜战胜寒冷的重要手段。夏季,住在洞穴里,洞穴潮湿,也要用火烧烤,降低湿度,使其适于居住。因此,人类自从学会用火之后,就有了战胜寒冷的武器,能够分布到更广阔的地域从事生产活动了。这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时期,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利用火光,能给人以光明,也使一般野兽畏惧。在夕阳西沉,茫茫黑夜来临之际,人们就燃起篝火,借助火光活动,安睡时燃起篝火,野兽畏而却步或远遁,从而增强了安全,起了护卫的作用。

火,作为一种生产力,它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改进工具,提高生产的有效手段。例如,用它将野兽驱赶至预定埋伏的地区,以便猎获;借助火的威力,驱赶、围攻野兽,把它们占据的可居洞穴夺取过来,改成住所,改善了居住条件。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生产技能的提高,对火的运用也日益普遍和广泛。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人们开始用火垦植,烧制陶器,冶铸铜器,为人类发展生产开拓了新的领域。

总之,火作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人类对火的使用和掌握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人类能够对这种自然力进行支配,为以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创造了条件。

1 阅读:23

谈古论今说历史

简介:纵览中华千年史,笑谈古今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