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集说到刘黑闼射死罗成之后,并不取首级,又率兵前往攻打紫金关。今说罗春见兵马去了,便回来寻找罗成,见主人被乱箭射死在淤泥河上,放声大哭。
他将罗成尸身上的乱箭一一拔出,然后买了口棺木,收殓了主人,一路扶棺回山东。
不几日,罗春扶柩回到家中,一进门,看见老太太和夫人,便哭叫道:“不好了,老爷没了!”婆媳二人一听这话,一齐大哭,昏厥在地。
程咬金闻报也赶来哭灵。罗春遂把二王加害的始末细说一遍。咬金怒道:“太平时节将我们打发回家,反乱之际又来找我们去拼命。哼!以后不管李家的事了!”
程咬金正在发火,忽见家将进来报道:“不好了,秦爷闻罗爷消息,大哭一声,就昏厥过去了。”咬金听了,连忙赶去看望秦琼。秦琼慢慢醒来,不断哭道:“罗贤弟,都是我害了你!”
再说刘黑闼带兵杀到紫金关下,拼力攻城。建成和元吉二王大惊失色。他们见此危关难保,便留下马伯良苦守,两人匆匆离开紫金关,逃回长安。
二王来到长安朝见父王,道:“罗成阵亡,明州兵凶猛,紫金关危在旦夕,望父王派兵救应。”
高祖大惊,问群臣有何妙策。兵部尚书刘文静奏道“现朝中人才欠缺,无人带兵。唯有赦出秦王,请来秦琼等人,方可退敌。臣虽不才,愿统兵先往救应紫金关。”
高祖闻言大喜,即刻下旨赦免秦王李世民,命他速往山东,寻访秦琼诸将,将功折罪。
秦王李世民从天牢出来,进朝奏道:“秦琼若肯来,实为万幸;万一不肯来,岂非徒劳!所以臣儿不敢前往山东。”元吉道:“秦琼不来,可叫尉迟黑子来。”
秦王责问道:“贤弟差矣!尉迟恭昔日御果园救驾,立了大功,不但没得到奖赏,反而革了他的官职,受你严刑拷打之苦。今日他怎肯前来相助!”
高祖怒道:“都是这两个畜生心生妒忌,将众功臣罢职散回。朕今将众将官复原职,并赐秦琼、尉迟二卿锏和鞭,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不论皇亲国戚,先打后奏。”
这时徐茂公也来朝见。高祖道:“秦琼、尉迟恭不肯来,是怕两个畜生加害。朕已赐二卿锏、鞭,畜生就不敢放肆了。”高祖即令徐茂公和秦王同往山东,寻回众将。
秦王和徐茂公大喜,立刻领旨,带了五百兵丁,向山东进发。
到了山东,徐茂公令将人马驻扎在偏僻之处,然后同秦王李世民一起,换上便服,步行来拜访秦琼。程咬金见了大喜,忙迎他们入内。
秦王和徐茂公即入后堂祭奠罗成。李世民上香行礼,失声痛哭。徐茂公在旁也不住掉泪。
程咬金又哭又骂:“罗兄弟呀,李家是没良心的,太平时不用我们,如今不知何处又打杀起来了,又在这里‘猫哭老鼠’假慈悲,又想骗我们去替他们争天下、夺地方。”
一片哭声惊动了卧病在床的秦叔宝。听说秦王和徐茂公来了,他不觉病好了三分,便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走到后堂向秦王行礼。秦王道:“刘黑闼兵临紫金关,今孤奉旨请吾兄前去破敌。”秦琼推辞道:“罗成为国捐躯,臣理当留下照顾罗家老小,请主公另请高明。”
茂公道:“圣上已赐你和尉迟恭锏和鞭,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再不怕二王欺侮了!”咬金道:“若是这样,秦大哥就去吧!圣上若赐我斧头,我就砍他们十几段!”
说话间,里面跑出一个小孩,满身穿白,跑到秦王面前叫道:“皇帝老子,我爹为你死了,要你偿命!”咬金道:“这是罗成的儿子罗通,很有力气,将来定是一员勇将。”
秦王将罗通抱在膝上,道:“王儿,果是孤家害了你爹,孤家永记不忘你爹一片忠心!”秦王很喜欢罗通,就收他为义子。
次日,秦琼、程咬金拜别秦氏太太、罗夫人等家人,同秦王、徐茂公一起出发,再去朔州致农庄请尉迟恭。
不一日,四人来到朔州乡下,换了便服,一路寻访尉迟恭的住处。
早有人将这消息报与尉迟恭。尉迟恭想:“必是唐王有事,又派人来请我。我拚命立了战功,还差点死在二王手里。如今回归田里,无忧无虑,何苦再去做官?”
尉迟恭赶回家里,吩咐黑、白二位夫人道:“若是唐王派人找我,就说我害了疯癫病,认不得人。”
说罢,他走进厨房,刮下锅灶里的烟灰,搽了满面,并将身上的衣服扯碎。二位夫人见了,捧腹大笑。
不一会,秦王、茂公、叔宝、咬金到。咬金一进屋就大叫:“黑炭团在家么?”黑夫人在内面问道:“是哪个?”咬金道:“是替你做媒的程咬金。”黑、白二夫人忙迎了出来。
二位夫人与众人见过礼后,便问:“不知千岁驾到,有何贵干?”秦王便将来意细说一遍。二夫人道:“我家丈夫害了疯病,人都认不得,怎能带兵?”秦王闻言,大失所望。
茂公听了只是冷笑。这时尉迟恭从外面跑进来,拉着咬金道:“你是妖精!”被咬金一扯,跌倒在地,又是打滚,又是翻觔斗。秦王见了,叹息不已。
秦王只得吩咐众人,辞别而去。二位夫人送四人出门后,相对笑道:“今日相公假疯,连未卜先知的徐军师都被骗过了。”
秦王等四人走到半路,徐茂公笑道:“主公,如今可叫程咬金化装前去,···包管尉迟恭就不疯了。”秦王闻言大喜,即令咬金领兵二百,前去行事。
咬金将兵丁扮作喽罗,自己扮作山大王,包围了致农庄,口称:“我乃虬石山都天大王,闻得黑、白二夫人生得俊秀,快快送俺作压寨夫人,否则定将尉迟恭砍作两段!”
尉迟恭装疯骗走秦王后,自以为得计,正与二夫人饮酒行乐,忽闻贼兵挑战,勃然大怒,骂道:“何处贼人,敢来放肆!”
他立即提鞭上马,跑出庄门,果见有一个贼大王,脸上涂着硃砂,手执长枪。尉迟恭大怒,举鞭便打。
程咬金把枪一架,回马就走。尉迟恭喝道:“小贼往哪里逃!”随后紧追不放。
追到山下,忽见树林内走出三个人来,是秦王、叔宝与茂公。他们一齐大笑道:“尉迟将军,你疯得好厉害,连媒人都认不得,竟杀起来了!”
尉迟恭连声叫道:“罢了!罢了!我中了徐军师之计了!”连忙下马赔罪。
秦王将从前之事细叙一遍。尉迟恭无奈,只得同两位夫人,辞别了乡里,随秦王起身,往长安进发。
不数日,到了长安,朝见高祖。高祖大喜,赐秦叔宝与尉迟恭锏与鞭,并提起御笔写道“不论皇亲国戚,有不法者,先打后奏。”殷、齐二王见状,暗暗叫苦。
秦王与叔宝、尉迟恭领旨后,便往教场点齐人马,即日兴师,往紫金关御敌。
且说刘黑闼带领十万兵马,被罗成杀了将近一半,心中懦怯,便请了南阳朱登、苏州沈法兴、山东唐璧、寿州李子通四家兵马,以谋共破唐兵。
秦王兵马来到关中,次日济南王唐璧即来到关下讨战。秦琼提枪上马,开了关门,出阵应战。
唐璧是秦琼的故主,所以秦琼有意让他。唐璧连着向叔宝砍了三刀,叔宝只是用枪架过,道:“唐爷,小将曾在你标下干事,故此让你三刀。如今要还枪了!”
唐璧不理,又举刀砍来。叔宝把枪架住,往上一挑,唐璧的刀差点被挑飞。他自料不是秦琼对手,叫声:“好厉害!”回马就走。
唐璧的部将楚德,见主公输了,便驱马上前大喝道:“勿伤我主,俺楚爷来了!”便摆动钢叉,来战叔宝。
战了八九合,楚德渐渐不敌,被叔宝一枪刺落马下。兵士见主将阵亡,纷纷投降。叔宝取了楚德首级,回营缴令。秦王大喜,即令摆酒庆功。
刘黑闼见唐璧输了,楚德死了,损兵折将,心中闷闷不乐。次日开帐,他便问道:“今日哪位王爷出阵?”南阳王朱登应道:“小侄愿往!”众王大喜。
朱登提枪上马,杀气腾腾,威风凛凛,来到关下讨战。程咬金提斧上马,开了关门,一马冲出,上阵应战。
程咬金当头就是一斧砍去,朱登把枪一架,觉得双臂一震,很是沉重。咬金又一斧砍来,朱登连忙又架住,大声叫道:“呵呀!好一员勇将!”
话未完,程咬金“扑”的又是一斧。一连三斧,劈得朱登汗流脊背,连声叫道:“好厉害!好厉害!”
朱登正待要走,不料程咬金又劈来第四斧。朱登只得用枪抵住,但觉得比前三斧差劲多了,便笑道:“原来是个虎头蛇尾的东西!”
朱登胆子壮了,便回马大战程咬金。连杀了几个回合,弄得程咬金只忙于招架,毫无还手之力。朱登趁势拦开斧头,抽出钢鞭,打中了程咬金的肩臂。
程咬金大叫道:“呵唷,小贼种,打得你老子好痛呀!”回马便走,大败进关。秦王又派了齐国远和史大奈二将出战,不上十个回合,也都败了回来。
最后由尉迟恭出战,两人交手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败。直杀到日色西沉,才各自收兵。

叔宝对秦王道:“我知朱登并非别人,乃是南阳侯伍云召之子。祖父、父亲都被炀帝残害,他才过继给朱灿,故名朱登。待末将明日说他归降主公便了。”秦王大喜。
次日,朱登又来讨战,叔宝来到阵前,叫道:“贤侄,你叔父秦叔宝在此,对你讲话。”朱登大怒道:“放狗屁,孤家何曾认得你这匹夫!”
他说罢提枪便刺。两人战了三十余合,秦琼又道:“当年你父曾与我结拜兄弟,说你寄托朱灿收养,他日长大,嘱我当以正言指教。贤侄如此英雄,当归顺唐朝,才不使天下人耻笑。”
朱登听了,心中省悟,觉得秦琼所言,十分有理。但因诸王在后压阵,恐被他们识破,反而不妙。只得假战一阵,虚晃一枪,回马走了。
次日,刘黑闼招齐人马又来挑战,部将苏定方一马冲出。秦王见他一表人才,忙劝道:“苏王兄,投降孤家吧!”定方大叫:“唐童休走!”劈面一枪剩来。
秦王大惊,忙用刀招架。后面众将一拥而上,把苏定方团团围住。秦王又道:“苏王兄,你们大势已去,赶快归顺唐朝吧!”
苏定方料想刘黑闼兵微将寡,不能成事,就放下手中枪,下马投降。秦王大喜,连忙将他扶起。唐璧见苏定方降了唐朝,不觉大怒,持了金背刀杀了过来。程咬金举起宣花斧上前架住。
朱登见状,料想将来天下必为秦王所得,也想投唐。这时正好遇上秦叔宝,便道:“小侄谨从叔父之命。”秦琼便带他来见秦王。秦王大加夸奖。
寿州王李子通见苏定方、朱登两人都归顺了唐朝,心中大怒举着托天叉冲杀过来。尉迟恭跃马横枪,将他拦住厮杀。
上梁王沈法兴也举着宝剑杀来,张公瑾、史大奈将他堵住大战。刘黑闼领着众将也杀来了。徐茂公招呼殷开三、马三保、段志贤、刘洪基等,一齐将他围住。一场大混战,直杀得阴风惨惨,怪雾腾腾。
朱登对秦琼道:“叔父,待小侄去斩了刘黑闼,以作进见之礼。”他招齐了自家人马,杀入刘黑闼阵内。
他的一条枪,如白龙嬉水,在空中飞舞,好不厉害。苏定方见朱登杀敌立功,也高兴起来,冲入阵去,一枪将梁王沈法兴刺落马下。
寿州王李子通与尉迟恭战了十余合,被尉迟恭一枪刺中咽喉,翻下马来。济南王唐璧与程咬金交手,怎当得住程咬金三斧的厉害!第一斧他就抵当不起,第二斧就被程咬金砍倒。
刘黑闼见此光景,大叫道:“罢了,罢了,死的死,降的降了!”遂带领残兵,突围西逃。
不防朱登从后面追来,一枪刺去,正中刘黑闼后心,一头跌下马来。四王几十万兵马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徐茂公鸣金收兵,众将纷纷回营。程咬金献上唐璧首级,尉迟恭献上李子通首级,苏定方献上沈法兴首级,朱登献上刘黑闼首级。秦王大摆酒宴,为众将庆功。
次日,秦王传旨,留尤俊达、刘洪基等将官镇守鱼鳞关与紫金关,自己统率大军,班师回朝。
高祖见秦王与众将得胜回朝,心中大喜,封赏了徐茂公、程咬金等三十七个有功之臣,并下旨建造麒麟阁,以表彰诸将功勋。
程咬金封了鲁国公,头戴金幞头,双龙抢珠扎额,身穿大红蟒袍,腰悬白玉带,脚踏粉底靴,摇摇摆摆,好不快活。
三个月后,麒麟阁完工。高祖亲临观赏,心中大悦,命秦王写一副对联,挂于阁上。秦王写道:“双锏打成唐世界,单鞭撑住李乾坤。”
次日,高祖命摆宴麒麟阁,为众将庆功。殷王、秦王、齐王兄弟三人也来赴宴。众将只与秦王谈笑,殷、齐二王却无人理会。
程咬金走到殷、齐二王面前道:“秦王收纳英雄,出兵大胜,今日庆功,好不光彩!你们两个废物,一出兵就大败,还有什么脸面在此喝酒?”二王又羞又恼,愤愤而去。
殷、齐二王回府后,也拔银建造了一座“昇仙阁”,与“麒麟阁”唱对台戏,以发泄不满之情。
程咬金见了大怒,便激尉迟恭说:“老黑!万岁爷赐你的鞭子做什么用?”尉迟恭道:“专打朝中不法之臣。”咬金道:“二王私造昇仙阁,这等不法,你为何不打!”
尉迟恭是个莽夫,听了程咬金的话,勃然大怒,拿了钢鞭直奔昇仙阁。
程咬金暗想: “不好了,万一二王被打死,追究起 来,说是我老程叫打的,如何是好?”于是他一路上故意大喊大叫: “二王私造昇仙阁,尉迟恭打来了,大家快走开些!”
二王正在阁上饮酒,忽听下面程咬金喊叫声,推开纱窗往下一看,大惊道:“不好了!尉迟黑子打来了!”
二人忙奔下阁来,慌慌张张地从后门逃了出去。尉迟恭追上阁来,不见了二王,正没处出气。这时,程咬金又道:“老黑!打不着奸王,何不将他的昇仙阁拆了?”
尉迟恭正在火头上,一听这话,就叫数百名家将,立刻将昇仙阁拆毁,并将古玩器物打得稀烂。
二王逃回王府,过了一会,差人来报:“昇仙阁被尉迟恭、程咬金叫人拆了,珍贵古玩全被打碎。”气得二王手足冰冷,半晌无言。
元吉沉吟半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附耳向建成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阵。建成闻言大喜道:“妙计!妙计!叫他们死个干净!”
次日二王入朝奏道:“秦王麾下众将,劳苦功高。值此盛夏,何不赐他们香茹饮汤,以表父王爱士之心?”高祖点头称是,即叫太医院备办香茹饮汤。
读罢诏书,众将谢了恩。秦王和部将都饮了香茹饮汤。
尉迟恭与程咬金见滋味香甜,两人贪嘴,各自都喝了十多杯。程咬金边喝边嚷:“妙呵!透心凉的,果然爽快!”
到了晚上,天策府中,上自秦王下至众将都忽然肚痛,大泻不止。弄得个个头昏眼花,手足疲软。
尉迟恭和程咬金泻得特别厉害。程咬金道:“这就怪了,我喝了十多杯难道还不能消邪解暑么?”说罢又再喝了几杯香茹饮汤,结果泻得更凶,痛得抱住肚子哇哇直叫。
高祖闻知天策府将士喝了香茹饮汤,一齐泻倒,不觉大惊,即命太医院速速派人前往医治。二王闻知,暗暗欢喜,嘱咐英盖史道:“快快送他们上路。”英盖史不敢推辞,连称:“遵命!”
英盖史回到太医院,又将大黄、巴豆放进药内。众将吃了,愈加泻得厉害,生命垂危。这时正好李靖云游四海归来,到长安拜见秦王。他见秦王与众将都病倒了,吃了一惊。
李靖便将随身所带丹药,化在水中,让秦王和众将喝下。果然妙药,一吃下去,众人都不泻了。徐茂公道:“我们肯定中了奸计,服下泻药,才会如此!”
休养了数日,程咬金和尉迟恭商量了一阵,便来到大理寺府中。咬金对大理寺道:“我们二人今天要借你的公堂,审一桩案件。”大理寺哪敢不依,只好从命。
程咬金唤过两名捕快,道:“我要你们去把太医院的英盖史拿来,速去速回,不得有误!”捕快都知道程咬金、尉迟恭的厉害,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两个捕快想:“太医院总管是朝廷命官,怎好抓捕!”他们便写了一个帖子,递了进去,说是请老爷去喝酒。两个捕快便先走了。
英盖史不知底细,只道是大理寺请他赴宴,即骑马前去。到了门首,不见有人出来迎接,心想:“定是主人在陪别的客人。”
走到里边,他见程咬金、尉迟恭高坐堂上,心中大惊,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打拱行礼。
程咬金见英盖史来了,大声喝道:“你这狗官!怎么不下跪?左右与我抓他上来!”两边衙役答应一声,一拥而上,剥去他的冠带。
英盖史道:“我是朝廷命官,你等怎敢如此放肆?”咬金道:“既是朝廷命官,怎敢毒死朝廷将官?”英盖史辩道:“香茹饮汤是万岁所赐,与臣无干!”
尉迟恭道:“老程,不必与他斗嘴。看刑!”众衙役拖着英盖史夹入棍内,他痛得大哭大叫,只得如实招了。程咬金叫人录了供词,叫英盖史画了押。
次日早朝,程咬金、尉迟恭将此事奏闻高祖。高祖.大怒,即着人去召殷、齐二王和英盖史。不多时,英盖史被传至殿前,跪下叫道:“此全是殷、齐二王的主意,与臣无干。望万岁恕罪!”

接着殷、齐二王也到,见阴谋败露,暗暗叫苦。英盖史看见二王,上前哭喊道:“二位千岁,你们害得臣好苦呀!”
殷王假怒道:“狗官,你怎敢平白诬陷皇子!”说罢,拔剑将英盖史砍为两段。高祖明知殷、齐二王是英盖史的主谋,欲要问罪,却不忍父子之情,遂大气回宫,染病不起。
元吉闻知高祖得病,便与建成商议:“王兄,今父王有病,不如趁此良机,假传圣旨,兴兵冲进天策府,把他们杀个干净!”建成大喜,即暗中紧张策划。
秦王闻知父王气忿成疾,十分忧虑。徐茂公等劝他即掌帝位,秦王道:“自古国家立长不立幼。长兄建成,今为太子,帝位自然是他的。你等不必多言了。”
徐茂公见秦王不允,只得出来与众将商议道:“如今二王要谋害主公,我们不得不自作主张了。”程咬金道:“我们去杀了两个奸王,那时不怕主公不登帝位。”
徐茂公摇手道:“不可!不可!此非良策。”接着,他轻声道:“今晚你们众将,可···自然成事。”众将听了,都道:“妙计!妙计!”
商议已定,到了夜里三更时分,众将顶盔贯甲,一齐到天策府敲门。秦王心知有变,不让开门。众将见叫门不开,就爬上门楼,将绳索拴缚好了,大家用力一扯,把门楼扯倒了。
众将一齐拥了进去,程咬金不容分说,便把秦王推上马,拥往玄武门。
早有人将此事飞报殷、齐二王。元吉道:“如今事不宜迟,可速领东宫侍卫兵马杀出,说是奉旨诛灭乱臣贼子,秦王谅不敢抗拒,岂不一举成功!”
于是建成即刻齐集侍卫兵马,元吉也带领侍卫家将,一齐赶往玄武门。
尉迟恭早奉军师之命,埋伏在半路上。他见建成领兵杀来,遂喝道:“奸王往哪里走!”建成一见尉迟恭,心下着慌,喝道:“孤奉旨巡察禁门,你统众造反,与我拿下!”
尉迟恭骂道: “放屁!你有什么圣旨?今番断不留情,先吃我一鞭!”建成见势不妙,回马便走。
尉迟恭把箭射去,正中建成后心。程咬金从旁抢出,一斧将他砍为两段。后面元吉带了人马赶来。秦叔宝突然杀出,大吼一声,举起双锏,将元吉打死。
殷、齐二王的侍卫家将见主公被打死,不禁大怒,纷纷射箭,与天策府的兵将打了起来。
这时秦王赶到,大叫道:“我们弟兄相残,与你们兵将无干,你等快快退回,以免自取杀戳。”众将听了秦王的话,都纷纷散去。
且说高祖病已小愈,忽见尉迟恭进来奏道:“殷、齐二王作乱,秦王率兵诛讨,恐惊动万岁,未敢奏闻,遣臣谢罪。”高祖闻言,不觉泪下。
众臣劝道:“殷、齐二王无功于天下,嫉秦王功高望重,共同为奸,今已诛灭,天下安宁。望陛下委国务于秦王,此是人心所向。”高祖遂传帝位给秦王。
秦王再三推辞,高祖不肯。秦王乃即皇位于显德殿,改武德九年为贞观元年,是为唐太宗。百官朝贺,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