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封神》故事的原型:一个3800年前的伟大王朝最终走向灭亡

历史看最美 2025-02-16 04:45:19

初一那天去看了《封神》第二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就想起大概在十几年前在自家电视上看的电视剧封神榜。

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商代玉佩。

但是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其都是源于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小说毕竟是小说,毕竟在封神演义世界观之下,商代军队中有总兵这个官职。其实也很正常,不能指望15~17世纪的小说创作者们去自己靠考古发掘和文献研读去还原商代的历史面貌。而这种“今冠古戴”的现象其实在西方也有,在15世纪的东罗马人所绘制的罗马帝王画像中,一批古罗马帝国的皇帝戴着14~15世纪君士坦丁堡风格的皇冠。

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兵器。

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商代玉佩。

以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封神演义世界观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夸大了商人一方的实力。今天的人最熟悉的王朝历史莫过于明清时期,殷商王朝对于当下的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非常神秘而久远的,毕竟商代的建立距今已有3800年之久,我相信有很多人对于殷商王朝的印象最早就来自于封神榜的故事。但真实的历史上可没有封神演义世界观之中的神魔鬼怪,有的只是青铜武器之间的碰撞。

天津博物馆馆藏玉琮。

上海博物馆馆藏商代玉琮。

首先咱们说第一个问题,那就是直接摧毁商纣王(帝辛)政权的牧野之战。要讨论牧野之战自然就绕不开尚书中的牧誓,也就是武王姬发讨伐纣王之前对其亲自统帅的周人军队和其他同盟联军所做的演讲“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作《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此后的原文就不多说了,其内容是声讨商王政权的罪过以及规定战斗的方式,当然了还有“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

上海博物馆馆藏早商青铜器。

从其中我们可以知道周人军队的数量:战车300辆以及虎贲300人,商代的战车早期是二马拉一车,到商代后期出现了四马拉一车,至于商代战车的武器可以参考商代车马坑的考古资料,主要是弓箭(铜、骨、石镞)以及铜制和石制的戈,以及皮质盾牌。由于商代的戈、矛、戟在大多数时候实际上仍属于用于近身格斗的短兵器,因此可知这个时代的战车主要的输出方式便是以弓箭射杀敌军。

商代绿松石制品。

上海博物馆馆藏商代青铜戈。

一辆战车后会跟随一定数量的步兵但是因为商代是个过于久远的时代,现在已经很难考证商代战车后的步兵数量,如果按照20~50人来算,那周人军队的主力应该是9600人到15900人,然后再加上300名“虎贲”,而司马迁史记之中周人军队的规模更大“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按这个说法,周军步兵的人数达到了45000人。我个人觉得还是尚书版本的数字更靠谱一些。

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

上海博物馆馆藏商代青铜戈。

但不管是哪个数字,牧野之战都是一战决定了商王朝这个延续了600余年的政权的命运。有关周代的史料《逸周书克殷解》记载牧野之战“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王既誓,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商辛奔内,登于鹿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与火。武王乃手大白以麾诸侯,诸侯毕拜。遂揖之。商庶百姓咸俟于郊。群宾佥进曰:上天降休。再拜稽首。武王答拜,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折,悬诸大白。乃适二女之所,既缢,王又射之三发,乃右击之以轻吕,斩之以玄钺,县诸小白。乃出场于厥军”这里西周战车的数量上升到了350辆,诸家史书对于牧野之战西周一方的总兵力的记载是有差异的。

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兵器。

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刀。

而现在咱们再回到《牧誓》上,其中提到牧野之战的开始时间“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时间是甲子日的凌晨时分。史记周本纪记载“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河南孟津)诸侯咸会。曰:孳 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可见周人是渡过黄河之后,再北上进攻商朝都城朝歌。

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

上海博物馆馆藏商代青铜戈。

而在此之前十几年,周人先扫出了心腹之患密国,又连续征服了耆国、邘国以及崇国,耆国(黎国)邘国、崇国这三个大邑商政权的卫星诸侯国分别位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周人事实上已经突破了商人在西面设置的防线,而这些位置偏西的诸侯国很有可能掌握着丰富的铜、锡矿藏以及盐业,是商朝重要的经济和军事基础。所以当大邑商西面的诸侯国被周人一个接一个碾碎的时候,殷商贵族们终于感到了危险《尚书西伯戡黎》记载:

上海博物馆馆藏商代玉戈。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