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为了让别人记住自己,想了一个自我介绍,引用的就是三毛的话: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观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赖,从不寻找。
——三毛

但后来觉得文字太多了,没有人会记住重点,最后还是用回了自己的口水文一样的介绍:
我是竪橫,一竖的竖,一横的横。
而今晚跑完步,天色橘红,对岸的一棵树在这天色的映衬下格外好看。
因此,停下脚步,盯着那棵树看了很久很久。想起了三毛的文字,同时也想了很多问题。
1关于教育
现在的教育问题很别扭,我认为那是在养育的过程中,我们轻重搞错了。
一棵树,重要的是根,其次是树干,最后是枝叶。
而现在教育内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都只看重枝叶,而忘了根和树干。
根是什么,根是价值观,现在的教育最缺的是价值观的培养。现在社会戾气重,也是因为我们在教育中舍重求轻的结果,百姓少了根的滋养。
树干是什么,树干是育人。育人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工具,也就是,他应该是能够独立、自主且具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的。
枝叶是什么,枝叶是知识。知识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育的过程,是让孩子吸收知识。枝叶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能力来供给树干成长。
现在的教育就是把枝叶看得太重,而忽略了根茎。
我们细细回想一棵树的生长,如果树木烂根,整棵树都会毁于一旦,而树干不壮,则枝叶难长。而枝叶的一生,仅在四季,秋来叶落,春归叶长。
也就是价值观不正,人生不立;学习力和思考力不强,知识难学;知识是一时的知识,知识会根据时代的变迁而变得无效,只有更新迭代的能力,才能反哺根本。
2关于工作
有人说我是思想有趣的人,也有人说我是偏激执拗的人,但我觉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在工作中看清楚事态本质。
很多时候,公司内耗严重,是因为问题很多,领导会的不多,但开会不少。我曾经开玩笑说,经常开会,但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的公司不要呆,因为领导开会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显得”他能而已,是的,显得。
为什么问题频频,开会也不停,但问题总是有。
看这张图,你代入我的解说去理解,应该可以有比较多的收获。

希望是树背后的光,叶子太多,我们就只能看到黑暗面,挡住了看到希望的视线。
聪明的领导,首先去掉的是枝叶,从根本到树干去看问题,那么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根茎有没有坏掉,再从根茎到枝叶去梳理解决问题。

自作聪明的领导,首先就是开会打发一两个底层下属出来背锅,让小问题暴露,先解决,让下面的人看到他解决问题,显得他能,下一次同样地重操旧法,所以问题频频,开会不停,问题不绝。
枝叶是会层出不穷的,如果从枝叶上看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永远都在解决问题的路上。
个人不想内耗,个人要想清楚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工作的根是为了从工作实践中寻求成长,树干是获得金钱,枝叶是工作细项。如果工作内容并不能带来成长,也不能在自身价值贡献范围内得到相应的收入,那这工作就是不值当的。所以对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定价,很重要。
3关于生活
空心时代的空心人,在说一些空的大话。
生活,根是活好,树干是工作,其他是枝叶。
生活,跟手机没有太多关系,但手机却深嵌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手机就像是枝叶,当然枝叶不仅限于手机,它给工作带来了效率,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它不是唯一的工具。
就像读书、看电影、人际交往等等,都是在反哺工作,滋养生活,但他们终究不是生活的本质,但我们普遍大量时间沉浸在刷抖音,逛小红书,玩电子游戏,有的失控的人直接当做那些行为就是生活本身。这也是舍重求轻的结果。
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它能够让我们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大部分人在工作中找不到自我价值,所以很多人是为了生存而工作,生存,也是生活的一种呈现。
活好,什么是活好,这个终极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
就像我们问财富自由一样,什么才算是财富自由。每个人每日的开销标准都不同,所以财富自由也会不同。
不求来生,只看当下。
看过一棵树,成为一棵树。
深深扎根,半生飞扬,半生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