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教育策略已经失效,它培养出的学生似乎只擅长考试,却难以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AI的时代浪潮中,生存必杀技之四——上策做主人中策做玩家下策做匠人。在AI时代的洪流中,教育的转型势在必行。传统教育策略已经失效,它培养出的学生似乎只擅长考试,却难以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在AI时代,连智商和意志力也不再是稀缺资源。
在AI时代,最宝贵的个人品质是主动性——那种无需他人指示,就能自发行动的能力。许多孩子在外界的期望中长大,却因此失去了探索和创新的主动性。
万老师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位海淀家长十八年如一日地“鸡娃”,孩子从一岁开始接受各种早教,参加无数课外班和比赛,最终以582分的高考成绩进入重点高中。虽然分数不错,但与家长的期望仍有差距。这种教育模式,是否值得如此巨大的投入?

需要新的人才分类方法
万老师对比了美国的教育模式,虽然也有问题,但有些做法值得借鉴。比如,他的儿子在美国高中的第一堂生物课,不是学习生物知识,而是学习科学方法——如何设计实验、控制变量、用图形表达结果,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判断。课程中还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旧金山市黑人婴儿的死亡率是白人婴儿的五倍。这样的问题能立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思考身边的社会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AI时代,知识点和解题套路已不再重要,我们需要新的人才分类方法。根据主动性水平,将人才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匠人:传统教育的产物,他们遵守规则,缺乏创新和主动性,更像是工具而非独立的思考者。
第二类是玩家:这类人才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愿意通过试错和探索来达成目的。
第三类是主人:他们不仅主动,而且有责任感,认为自己有责任改善现有的系统。
AI时代需要更多的主人。他们关心谁会被AI取代,但他们自己不会被取代,因为他们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我们的教育策略应该是:上策塑造主人,中策锻炼玩家,下策培养匠人。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