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因&果”关系,看第一流智慧

东方既白世说新语 2025-02-19 07:44:18

东方既白 著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

“同时葆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其实,针对世间万物所有二元对立的关系,都能完全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复合模型,比如《万物无有状态占比图》,就是鄙人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所首创的一种大胆创新和尝试。

以“因&果”为例,我们站在大饼图之上整体去看,“因&果”的综合辩证关系和演变逻辑必然符合以下四个原则:

1、“果”之以为利,“因”之以为用;

2、知其“果”,守其“因”,为天下式;

3、以“因”为本,以“果”为末,统筹兼顾,合而为一。

4、因,名天地之始。果,名万物之母。故常因,欲以观其眇。

常果,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具体来说,就是这个“因&果”关系大饼图,突破了“因&果”的二元对立关系,实现了合而为一,并在合而为一的(大饼图)基础上,再整体论“因&果”关系。

如此一来,“因&果”,不再是单纯的非"因"即"果”,或非"果"即"因”的单一形态,

而是先“辩”别出“以因为本,以果为末”的复合体形态,即如图示的“因&果”占比关系大饼图,

再在大饼图的整体基础之上“辩证”,眼中有清晰可辨的“因&果”大饼图关系,就是“辩证法”,没有的话,“辩证法”就无从谈起。“辩证法”之后就能轻而易举地、统筹兼顾地“证”实:“果之以为利,因之以为用;知其果,守其因,为天下式;”的致用之道。

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果之上论因果,阴阳之上论阴阳,对错之上论对错”。

比如佛教常说的“菩萨畏因,凡人畏果”就很能说明这个综合辩证关系。“菩萨畏因,凡人畏果”这句话是佛教中一句富有深意的俗语,它揭示了智者与普通人对待因果关系的不同态度和认知层次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菩萨畏因”。菩萨在佛教中是智慧和觉悟的象征,他们对待因果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敬畏。菩萨深知,一切果报皆由因起,因此他们在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行为上都极为谨慎,生怕种下恶因,招致未来的不幸,带来不良的后果。这种对起因的敬畏和谨慎,正是“菩萨畏因”的含义所在,因此在菩萨畏因的同时,就因上努力,什么是因上努力呢?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常无为”,最后又果上随缘,什么是果上随缘呢?就是老子所说的“为而不争”,他们都是同宗同源的。

我们再来看“凡人畏果”。这里的“凡人”指的是普通大众,他们往往在事情产生不好的结果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感到害怕畏惧,他们害怕的是结果,特别是恶果,却往往忽视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恶因)。比如,一个人因为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等,最终导致身体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此时他才开始担忧和后悔,这就是“凡人畏果”的体现,即只看到了恶果出现时才感到恐惧,而对于一开始导致这一结果的起因则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反思,反而在恶果出来后偏执狂似的归因谬误,以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谓“菩萨畏因,凡人畏果”,就是菩萨能够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先人一步洞察因果之间的各种微妙联系和转化关系,明白每一个细微的因都可能引发巨大的果,进而因上努力,无为而为(对无用为),消弭隐患于无形。而凡夫则往往缺乏这种洞察力,他们更关注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影响,从而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种下恶因,导致不良的后果。

所以,菩萨与凡夫在因果观念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因果关系的认知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在“起跑线”上就已经决定了胜负,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差异正是本文“因&果”关系大饼图所展现的差异,并在差异之上又把“因"和“果”进一步融合为一种合一的状态,这种合一的状态,就是“因&果”大饼图状态,所以在“因&果”大饼图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以下四个基本法则:

1、“果”之以为利,“因”之以为用;

2、知其“果”,守其“因”,为天下式;

3、以“因”为本,以“果”为末,统筹兼顾,合而为一。

4、因,名因果之始。果,名因果之母。故常因,欲以观其眇。

常果,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其实,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妙之处,也是辩证法关于先“辩”后“证”的具体步骤和区别所在,更是其区别于“诡辩”和“双标”的关键所在。因为“诡辩”和“双标”,没有大饼图这个基本的原则立场“保驾护航”,见阴说阴话,见阳说阳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

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菲茨·杰拉德说:“同时葆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这张“因&果”关系大饼图,巧妙地将两者的智慧融合起来,其蕴含的整体观、大局观及辩证运行法则,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觉醒的关键时刻,奉上一把打破自我认知枷锁的“金钥匙”,把甚嚣尘上的“诡辩”和“双标”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开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世界万物皆阴阳,混沌无极道未央。经年识得其中味,人间正道是沧桑。

智者转阴阳,愚者反阴阳,所有人都有内在和外在矛盾的问题困扰,在矛盾中感到不适的那是普通人,“同时葆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在矛盾之上自如转换的那些人,将是拥有第一流智慧的人。

智者转阴阳,愚者反阴阳

本文节选自《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终极智慧,助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完美落幕!助力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赏析与雅正。

上一篇:以“暗物质&明物质”,看拥有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作者 | 东方既白

简介: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传播者、践行者

本文由东方既白首创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以下防伪图片,谢谢。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