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暗物质&明物质”,看拥有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东方既白世说新语 2025-02-10 23:30:52

东方既白  著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

“同时葆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其实,针对世间万物所有二元对立的关系,都能完全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复合模型,比如《万物无有状态占比图》,就是鄙人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所首创的一种大胆创新和尝试。

以“暗物质&明物质”为例,我们站在大饼图之上整体去看,“暗物质&明物质”的综合辩证关系和演变逻辑必然符合以下四个原则:

1、“明物质”以为利,“暗物质”以为用;

2、知其“明物质”,守其“暗物质”,为天下式;

3、以“暗物质”为本,以“明物质”为末,统筹兼顾,合而为一。

4、暗物质,名天地之始。明物质,名万物之母。故常暗物质,欲以观其眇。

常明物质,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具体来说,就是这个“暗物质&明物质”关系大饼图,突破了“暗物质&明物质”的二元对立关系,实现了合而为一,并在合而为一的(大饼图)基础上,再整体论“暗物质&明物质”关系。

如此一来,“暗物质&明物质”,不再是单纯的非"暗物质"即"明物质”,或非"明物质"即"暗物质”的单一形态,

而是先“辩”别出“以暗物质为本,以明物质为末”的复合体形态,即如图示的“暗物质&明物质”占比关系大饼图,

再在大饼图的整体基础之上“辩证”,眼中有清晰可辨的“暗物质&明物质”大饼图关系,就是“辩证法”,没有的话,“辩证法”就无从谈起。“辩证法”之后就能轻而易举地、统筹兼顾地“证”实:“明物质以为利,暗物质以为用;知其明物质,守其暗物质,为天下式;”的致用之道。

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明暗物质之上论明暗物质,阴阳之上论阴阳,对错之上论对错”。

最早提出“暗物质”可能存在的是天文学家卡普坦,他曾在1922年声称,能够通过星体系统的运动,间接地推断出星体周遭或许存在的不可见物质,但是当时还没有人在这方面有所具体解释。当下暗物质在科学上的定义,也仅限于是“绝对不可见的物质源”,是一种人类文明无法“看”到却真实存在的“特殊天体”。

但是根据相对论的“引力效应”,却能推论出暗物质的确拥有巨大的“质量”。比如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一场公开课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理论。他认为暗物质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甚至每时每刻都有几十万吨的暗物质“穿透”我们的身体。这个想法确实非常大胆,也让人感到无比震惊,这么巨量的暗物质就在我们的身体里自由的穿梭,为什么我们一点感觉都没有呢?

唯一能够解释这个矛盾的设想,就是暗物质其实是一个只有“引力”的物质。为什么我们不能“穿墙而过”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具有强大的“电磁力”。而暗物质很可能是一种“只有引力”的特殊存在,所以它只能存在于相对论的“引力体系”中,不会和我们的三维宇宙发生任何反应。

但科学家们也并非对此束手无策,比如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声称他们首次探测到了宇宙剪切(cosmic shear)和X射线背景之间的交叉相关性,简单来说,就是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观察宇宙中的X射线,来研究那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和明物质的分布情况。

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科学家们首次将这两种观测数据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宇宙剪切和X射线背景的交叉相关性,来更精确地描绘出宇宙中明物质的分布。他们利用了暗能量调查第三年(DES Y3)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星系、星系团和其他宇宙结构的图像和测量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科学家们能够间接地探测到暗物质晕中的明物质分布。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宇宙物质分布的更清晰视图,还为评估与暗物质和暗能量相关的理论提供了新方法,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明物质,更在于它为我们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这种交叉相关性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演化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那些看不见的力量是如何塑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的。

总之,站在哲学模型的终极维度来看,无论明物质、暗物质,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暗物质&明物质”大饼图这一理念,正好打破了传统哲学中“暗物质”和“明物质”二元对立的观念,把“暗物质"和“明物质”融合为一种合一的状态,这种合一的状态,就是“暗物质&明物质”大饼图状态,就是“辩证”的真实型态,是拥有第一流智慧的标志,抛开一边,非此即彼地单论“暗物质”或者“明物质”,都不是“辩证”的完整型态。

其实,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妙之处,也是辩证法关于“辩”和“证”的具体步骤和区别所在,更是其区别于“诡辩”和“双标”的关键所在。因为“诡辩”和“双标”,只是通过立场的转变和技巧的切换,纠缠于局部的、单纯的、割裂的非"无"即"有”,或非"有"即"无”的单一形态,说白了,就是“诡辩”和“双标”,没有大饼图这个基本的原则立场“保驾护航”,见阴说阴话,见阳说阳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

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菲茨·杰拉德说:“同时葆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这张“暗物质&明物质”关系大饼图,巧妙地将两者的智慧融合起来,其蕴含的整体观、大局观及辩证运行法则,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觉醒的关键时刻,奉上一把打破自我认知枷锁的“金钥匙”,把甚嚣尘上的“诡辩”和“双标”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开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世界万物皆阴阳,混沌无极道未央。经年识得其中味,人间正道是沧桑。

智者转阴阳,愚者反阴阳,所有人都有内在和外在矛盾的问题困扰,在矛盾中感到不适的那是普通人,“同时葆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在矛盾之上自如转换的那些人,将是拥有第一流智慧的人。

智者转阴阳,愚者反阴阳

本文节选自《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终极智慧,助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完美落幕!助力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赏析与雅正。

上一篇:以“意识&物质”,看拥有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作者 | 东方既白

简介: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传播者、践行者

本文由东方既白首创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以下防伪图片,谢谢。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