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保,有的人致力于研究缴费年限,认为社保交满15年,便能安然坐等退休!有的人则钻研缴费档次,在最后一年将缴费档次提升至300%;还有的人则在退休地上大做文章。
今天我们就来唠唠,若49岁,将缴费档次从60%提至300%,养老金能多500?
其实,究竟能不能多领500元,这个不是你说算,也不我说算,而是依据缴费年限、缴费档次、退休地平均工资、个人账户余额等因素,再结合“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缴纳原则,经过养老金计算公式方能得出。
我们先来看看基础养老金差多少:同样参保15年,若一直按60%缴费档次参保,平均缴费指数则为0.6,而若最后一年将缴费档次提升至300%,平均缴费指数则为0.76。

平均缴费指数 = 历年缴费工资指数总和 ÷ 实际缴费年限
当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元时。
由此计算,若一直按60%缴费档次,每月能领基础养老金720元,而若最后一年将缴费档次提升至300%,基础养老金则为792元/月。
二者相差,792-720=72元,简单点说,便是——仅将最后一年缴费档次提升至300%,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仅提升了72元。
至于个人养老金,再测算它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提升至300%,二者在费用上相差多少。要知道,个人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其中,个人账户储存额分两部分:

01 个人缴纳的费用: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40%计入个人账户;通过企业缴纳,8%计入个人账户。
《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02 个人账户所产生的利息。
《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
以 长春2024下半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标准为例,
缴费档次60%时,年缴费金额为10337.04元;缴费档次300%时,年缴费金额为51685.20元;60%时,计入到个人账户为4134.82元;300%时,计入到个人账户为20674.08元。
由此推算,当50岁退休时
60%,每月领到的个人养老金为为21.2元;300%,每月领到的个人养老金为为106.02元;二者相对比,会发现其中仅存在84.82元的差距。

这意味着,将最后一年缴费档次提升至300%,每月个人养老金仅提升了84.82元。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由此可知,仅仅将最后一年的缴费档次提升至 300%,实现养老金质的飞跃显得可能性太低,每个月仅提高不到200元。
但是最后一年我们所支出的费用却是相当高的,有4万多元,若从投资与收益的角度来说,显然是不划算的,毕竟4万的支出,要想全部回本至少要20年,每月多领156.82元,1年便是1881.84元。
在规划养老保障时,不能仅仅依赖于最后一年缴费档次的大幅提升,而需要综合考虑整个缴费年限、缴费水平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同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保政策的差异,也可能会对这种调整所产生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