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进入快车道,关于延迟退休年龄这一话题,可以说频频登上热搜,直至今年,关于延迟退休年龄这一议题,终于迎来了最终的结果,退休年龄延迟了,而与此同时,弹性退休也随之而来。
然而,颇为蹊跷的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家一方面反对延迟退休,一方面又选择退休后再就业。
诚然,就退休这一事宜而言,每个人的观念皆不尽相同。有的人想着早点退休,早点享受退休后的悠闲生活,是追逐诗与远方,还是悠然养花种菜或是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而有的人则想着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还不上班多赚些,生活上也能过得更富裕些,不至于紧巴巴的!还有的人则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即便领了养老金,仍然需要继续工作。

那么在此情形之下,如果是您,您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选择延迟退休,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呢?还是选择退休后再就业呢?二者之间,养老金又相差多少呢?
延迟退休的优势延退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在职有稳定的收入,退休后所领到的养老金更多一些。
好比:女性的退休年龄,女干部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这5年的差额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养老金方面的差距,还包含着这5年的工资收入。这5年的工资收入对于个人的财务状况能够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充实个人的财富积累。
然而,延迟虽然具备诸多显著的优势,但这个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着实面临着重重困难。先说年龄这一关键因素,一旦超过35岁,随着身体机能逐渐走下坡路,家庭琐事也变得繁多,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便逐渐下降,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大。

再者养老金方面,尽管有所提高,但实际每增加一年缴费年限,退休后所能提高的养老金待遇大约在100元上下,当然,这个是基于按照最低档次缴纳的前提。
说到这,让我不禁想起曾经刷到的一个视频,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公务员、事业单位的重要性,开始报考,因为不会遭遇年龄方面的风险。
而且,对于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或者高收入群体而言,每增加一年缴费年限,退休后所能获取的养老金,增长的数额也绝非仅仅 100 元左右。
所以对于这类人群而言,延退所带来的在职收入以及退休后养老金的略微增加,有助于个人更好地规划财务,为晚年生活积累更丰厚的物质基础。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压力,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多一份收入。
因为选择退休后再就业的人群,绝大多数是处于缺乏竞争力、处于低收入水平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拥有稳定的养老金可以领取,这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份基本的保障。另一方面,当他们选择再就业之后,还能够额外获得一笔收入。
可能大家会问,这和延迟退休也没啥两样,都是继续工作。
话虽然这么说,但实际上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延迟退休意味着在原本预期的退休时间之后,仍需按照正常的工作节奏和要求继续工作,所获得的收入也只是单一的工作报酬。而退休后再就业,在已经拥有稳定养老金这一基础保障的前提下,新的工作收入更像是一种额外的“惊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
最后虽说延迟退休年龄已经成为板上钉钉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和选择空间。在这一制度下,人们还是有机会提前3年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那么如果是您,您是选择按照延迟退休的年龄办理退休,还是选择提3年的弹性退休,之后再就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