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满15年,坐等退休!然而,如今我已59岁,眼瞅着再有1年多便达到退休年龄,可社保的缴纳年限仅有10年。看着身边的朋友陆续都领了养老金,有时几个老哥们聚在一块,畅想着退休后一块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
望着自己的缴纳年限,心中可谓百感交集,于是听旁人说:转交居民社保也一样,不仅有养老金可以领,还有在60岁的时候退休,不知道到底如何,想让我帮忙参谋参谋。

两点需要注意:
两者之间,养老金差距究竟有多大?当心,养老金又出新变化两者之间,养老金差距究竟有多大这无疑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要知道,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分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种。
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后能领到的养老金,据人社部《2024年度中国社会保险发展报告》所显示的月平均养老金3730元,即便最低,退休后也能领到1000元上下的养老金。
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后所能领到的养老金,普遍处在200-600元之间,当然了,这是绝大多数地区的标准。
仅就养老金这一方面而言,二者便存在800-400元的差距。
大家是不是想问,这是单从城镇和城乡两个保险来初步推测,倘若从城镇转至城乡的视角加以审视,其间的差距究竟几何呢?
01 基础养老金
城镇职工的基础养老金,依据社平工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进行核算,退休地社平工资为6000元,基础养老金为720元;
城乡居民,国家设指导线,2025年标准为每人每月143元,各省再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进行调整,金额是固定的。
比如:上海,1490元/月;北京,961元/月;天津,342元/月;吉林,145元/月;

02 个人养老金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14)17号)规定: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参保10年,若此时个人账户为2万元,那么这整整 2 万元将会毫无保留地全部转移至城乡居民的个人账户之中。
仅就个人养老金这一方面而言,实际上两者的差距并非十分显著。这是因为无论是城镇职工,还是城乡居民个人养老金,计算公式都是——个人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139个月。
所以说,两个保险之间的差距大多来自于基础养老金。

不过,话又说回来,领得多自然所承担的费用也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纳标准,依照社会平均工资设定上限和下限,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年缴纳额度一般在万元左右,而这也仅仅是最低标准,例如:长春2024年灵活就业人员缴纳标准,按60%缴费档次参保,年缴纳金额10337.04元。
相比之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需承担的费用可就低廉得多了,绝非只是一星半点的差距。其缴费金额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下限低至 200 元也不会被嫌弃太少,上限高至 2000 元也不会被认为过多,费用范围大致在 200 元至 2000 元之间不等。
而这是绝对大多地区所普遍遵循的缴费标准。然而,对于那些GDP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缴费标准也会相应提高。
比如:北京市202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纳标准为年缴费1000元至9000元,可自选金额,并享受相应补贴。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加以说明,那便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除了个人缴纳,还有来自国家的补贴。
比如:吉林缴费200元可补贴40元。
当心,养老金又出新变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却未满足最低缴纳年限要求,无法退休。遇到这种情况,除了懊悔,还是懊悔,为啥社保没早点交啊!
遇到这种情况,两种方法助您顺利退休,一是继续缴纳直至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标准;二便是转交居民社保,尽管领到的养老金少一些,但至少能60岁退休。

不过随着延迟退休,弹性退休政策的实施和落地,城乡居民社保一次性补缴也被叫停了,现如今,如果在达到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未能满足最低年限要求,则需逐年缴费至65周岁,若这个年龄还没达到最低缴费年限要求,则可以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至规定的缴费年限。
这不,佛山市人社局曾发布《关于明确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业务的通知(佛人社函〔2024〕23号)》,其中,明确表示, 自2025年3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业务按照《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粤府〔2019〕105号)第十七条有关规定执行。

所以,在此情形之下,是否选择转交居民社保,这着实是一个需要审慎思量、综合权衡的重要决策。从多个方面来看,这并非是一个能够轻易做出的选择。
对此,您是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