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迎来众人期盼的“五一"小长假啦!相信不少朋友规划着这5天的假期要去何处游玩。
然而,在我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假期的同时,还有一群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比起游玩的计划,可能更关注加班费是按照3倍还是2倍来计算。
您知道吗?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法定假日可不是仅仅只有一天,而是整整两天噢!这一变化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信息。
其实除了法定假期外,像病、事、婚、产等各类假期,您知道都是咋规定的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聊聊“2025 年假期这些事”。
01 法定假日13天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之规定,加班费的计算分为三种标准,分别为 150%、200%、300%。
其中,按照300%进行核算的全年仅有11天,也就意味着全年仅有11天属于法定休假日,其余皆为周六、周日加班为休息日,加班按照200%进行核算。
但是这个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并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每周工作6天,休息1天。
然而,这11天是以前的算法,自2024年11月起有所变化。据2024年11月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即农历除夕、5月2日。增加后,春节放假4天,劳动节放假2天。
放假总天数从11天增加至13天。
具体如下
元旦:1月1日,放假1天 ;春节:1月28日(农历除夕)至1月31日(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4天;清明节:4月4日,放假1天;劳动节:5月1日至2日,放假2天;端午节:5月31日(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国庆节:10月1日至3日,放假3天;中秋节:10月6日(农历中秋当日)放假1天;02 部分假日,特定人群享受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除了明确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以及休息日之外,特定人员实际上还能够享受到这些节日放假待遇的。比如:
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有一些企业甚至在儿童节(6月1日)的时候,会给予员工特殊的福利。比如:家里有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或是享受假期,或者是给予一些礼品关爱;
03 事假,无薪假事假,顾名思义,乃是因个人事务所需而向单位申请的假期。通常是无薪的。
至于具体怎么算,可以说每家公司都有每家公司的风格,有以小时为单位,也有以半天国单位。
总之,事假的计算单位虽然不统一,但都是为了在保障员工合理请假需求的同时,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不受过大影响。
04 病假,有前提经常有人问我:”感冒发烧咋就不能算病假啊!“
首先,我想说的是,从事实层面来看,感冒发烧的确属于患病的状况。然而,病假界定并非您我个人主观判断,而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认定程序,也就是医院说了算——根据医院出具的医疗诊断证明,一般要求三甲医院。
还是那句话,以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准,也就是说明这个假不是你休就能休的。
那对于无法提供诊断证明自然按事假算了。
为啥要这样规定?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旦被认定为病假,用人单位一般是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标准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项需要谨慎对待的成本支出。其二是,这样的规定也是了了有效避免有人钻病假的空子。
05 婚假,一般属于工作日说到婚假,除了让我不禁想起,那一度被刷爆网络的天价彩礼现象,再者便是常常被问到婚假是带薪的吗?能拆开休吗?
事实上,婚假一般为3天,并且这属于带薪休假,用人单位要照常发放工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经过调整后的婚假,在每个地区的规定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浙江省婚假规定:对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职工,享受婚假13天。而这个13天全部属于工作日,什么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均不计入婚假假期。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婚假已经达到10天,具体详见下如:

即能享受休息带来的惬意,工资照常领的一种假期。
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享受带薪休假。
标准为:
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便是这个连续工作年限,大多数企业规定是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那新入职的员工有带菥假期吗?
有的。
只是这个天数不是5天,而是根据工作天数加以计算,公式为:本单位工作在本单位工作天数/365*应当全年享受的年休假。
07 产假国家层面产假一般为98天。
依据2012年施行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169号)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然而,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产假也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奖励产假,也就是延长产假时间。
各地区具体有多少天,详见下图:




至于产假期间的待遇。
这块涉及到两个要素,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很多人企业把这个混到一起,领了生育津贴,就不能享受工资待遇,但其实是不一样。
生育津贴:职工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费用支付的主体为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若未缴纳生育保险,则由用人单位支付。产假工资:员工休产假期间,企业为其发放的工资。发放主体为用人单位。虽然没有明确说是二选一,还是两个都能领,但是绝大多数的企业默认为二选一,以二者中“就高”的数额支付。
08陪产假,男职工专属女职工生产期间有产假,男职工则有陪产假。
目前,并不统一的陪产假的天数,不过大多数地区规定的天数一般为7-15天。比如:
上海依据2016年2月23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规定,配偶陪产假10天;
河北依据《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规定,配偶陪产假15天;
15天的还有,重庆、广东、江苏、湖南等地。
同样,陪产假期间待遇和产假期间一样,二选一,就高原则。
09 哺乳假,未满1周岁可享每天1小时哺乳假,可以分为两次,每次半小时,也可以1个小时全用完。
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10 丧假,只限直系亲属丧假一般1-3天,工资照常发放。
主要是指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去世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相关规定来确定丧假的权益。根据该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11工伤假,不想休这个假期,工资正常拿,不过这个假真不希望休,单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因工受伤,休了这个假也就代表受伤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12 探亲假,回家看看外在的世界很精彩,于是背井离乡远离故土,离开父母远走他乡,而这个家则可以帮助你。不过也不是所有单位都有的。要是有的话,这个假是包括双休日的。
这个假是包括双休日。
13 独生子女护理假正所谓,甘蔗没有两头甜。儿时的我,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来分享家人的宠爱。父母的关怀与呵护全都倾注在我一人身上,那时候,满桌的零食全是我的专属,各种精美的玩具也任我挑选,那种被无尽宠爱包围的感觉,好不幸福。
然而,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独生子女的窘境也在一天天愈发明显地显现出来。在生活中,面对繁忙的工作和逐渐年迈需要照顾的父母,有的时候真的是顾得了这个就顾不上那个。
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成为了众多独生子女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为了缓解独生子女照顾父母的压力,河南、福建、广西、海南、湖北、黑龙江、重庆、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多个省份先后出台相关政策,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间,子女可享受带薪护理假,具体有多少天,详见下图:

其实除了以上所提及的这些假期外,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假期。比如:育儿假,在当今社会,养育孩子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还需要充足的时间陪伴。
由此可知,随着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好,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育到女性健康,从工作到家庭,这些福利政策犹如温暖的阳光,普照在每一个公民的身上,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关怀,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热情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