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起,有两种存款呢尽量的取出来,不取出来的话会让你损失惨重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是喜欢在银行存钱,尤其是老年人,吃过苦受过罪,所以比较节俭,手里有点积蓄,就喜欢存在银行里面。

但今天我要说的话,大家一定要听完。从五月一日开始,银行改革有两种存款大家得赶紧取出来,要是一不小心,可能连本金都保不住。
我可不是在这里制造焦虑,现在老百姓赚钱实在是太难了,存个钱也是提心吊胆的。

那到底是哪两种存款呢?大家听好了啊,不但要自己知道,还要告诉你身边的亲朋好友们。下面让我们看看到底是哪两种存款。
第一类:假存款真理财的"智能存款"
听起来高大上吧?银行经理推销时说得天花乱坠:"保本保息""灵活存取",其实本质就是披着存款外衣的理财产品。我姑父去年就被忽悠过,柜台人员指着宣传单上的"3.8%预期收益"说"比定期高",结果签字时才发现合同里藏着"非保本浮动收益"的小字。等半年后急用钱想取,被告知要扣2%违约金,收益还亏了本金!

这种产品通常是把钱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投高风险项目博高收益,剩下的放低息存款保底。赚了银行抽成,亏了客户担责。最坑的是锁定期限——3年、5年甚至更长,提前赎回?要么赔违约金,要么收益清零。老年人哪懂这些弯弯绕?等生病用钱时才发现钱被"冻住",真是叫天天不应!

第二类:高息诱饵的"村镇银行"
现在六大行利率低,某些地方小银行就打出"五年期4.5%"的广告拉客。可你知道吗?银保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有4家村镇银行因违规放贷被接管!这些银行资本金薄弱,一旦坏账暴雷,存款保险只赔50万。对门李奶奶把拆迁款全存进某民营银行,结果银行大股东挪用资金被立案,现在取钱得排队登记,利息更是遥遥无期。

记住这三点:
1. 凡是让你签"产品协议"而不是"存款单"的,立刻掉头就走!
2.看到"预期收益""浮动利率"字样,直接认定是理财而非存款。
3.单家银行存款别超50万,优先选国有大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
说到底,咱们普通老百姓存钱就图个安全。别被高息迷了眼,你贪人家的利息,人家盯的可是你的本金!觉得有用别忘了转发给家族群,提醒爸妈避开这些坑!
放屁,哪一家企业,工厂,运转资金不是几千万上亿,50万工资都不够发,那些企业家不是要存几百家银行???
这么好的作品怎么没有评论呢我来了[呲牙笑]
中国银行控股的中银富登银行行吗
邮储银行是不是大银行?他坑人比哪个银行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