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之治
鲁僖公九年,也就是公元前651年,这年春天的三月丁丑,即周历的三月二十日,宋桓公因病去世,据笔者推算,宋桓公享年在七十岁以上。这在古代,算得上是一位长寿国君。
宋桓公,名御说,是宋闵公之弟,宋庄公之子。宋庄公去世,传位宋闵公。宋闵公在位十年,因羞辱南宫长万,遭弑杀于商丘蒙泽之地。由此宋国大乱,乱平,公子御说被宋国公族拥立为君。
公子御说能成为宋国国君,是历史的偶然。但宋国公族在宋闵公死后,能放弃宋闵公之子,而选择了他的弟弟公子御说,其中却有着历史的必然。因为在古人眼中,公子御说就是一位典型的贤者。尤其这样的评价,是来自鲁国人臧文仲,“是宜为君者,有恤民之心”。这样的评价,在《左传》中,那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作为今天的读者,要说对于宋桓公的印象,最突出应该是宋桓公对于齐桓公霸业的意义。即,宋桓公作为宋国国君,是齐桓公最坚定的盟友!齐国的霸权,没有宋国的支持,那是不可想象的。而即使有宋国的支持,如果没有宋桓公这样一位伟大的盟友,则也许齐桓公的霸业就是另外一番样子,甚至会逊色不少。所以,齐桓公的霸业,其中有着宋桓公的巨大贡献,甚至可以说,那就是他们两个人共同的荣耀。
这是由于,你翻阅《春秋》《左传》就会发现,在宋桓公作为国君的日子里,几乎参加了齐桓公组织的所有盟会与讨伐。不但如此,齐桓公作为霸主发起的两次同盟大会,举办地点也都在宋国,即幽丘之地。用今天的观点,宋桓公那就是诸侯大会的主办国,俨然有着第二霸主的样子!
宋桓公参加齐桓公盟会的统计
根据统计,在宋桓公在位的整整三十年中,有十七年是跟随齐桓公南征北战,其中加盟6次,参会9次,讨伐10次,相遇1次。共计26次。这样的频度,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诸侯。
故而,宋桓公在整个齐桓公的霸业中,是发挥着某种核心作用的。这是因为,宋桓公所在的宋国,位于中原的核心地区,其所能够联系的国家并能辐射的区域,自非居于山海一隅的齐国所能比拟。其次,宋桓公作为一个贤者,从个人魅力的角度也更加能够团结诸侯,从而起到齐桓公所起不到的作用。所以在《左传》作者看来,宋桓公与齐桓公相比,更加值得推崇。
不过,宋桓公与齐桓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宋桓公在幼年之时,有可能跟随父亲宋庄公被放逐于郑国,在郑国有过一段人生的至暗时刻。而齐桓公,也有着“不忘在莒”的艰难历程。所以,这应该是他们的第一个共同点。
第二个共同点是,宋桓公与齐桓公,他们都不是各自国家最有希望成为国君继承人的公子。但国家的不幸,国君的被弑,国内的大乱,反而把他们推向了各自国家的最高权力。也就是说,他们是各自国家中不幸中的万幸!
第三个共同点,即不论宋桓公,还是齐桓公,在前任国君被杀之后,他们其实都不是习惯上最有希望的顺位继承人。比如在宋桓公之前,还有宋闵公的儿子们,而在齐桓公之前,最少还有公子纠。
第四个共同点,按照今天的说法,这两个人都在自己的国家有着深厚的人事基础和群众基础。所以,他们二人都是在国内人民的积极拥护下登上国君宝座的。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死后之谥,都是“桓”。据说桓字的本意是大门的立柱,这应了中国男子汉需顶门立户的含义。按照谥法: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总之,在中国古代,“桓”这个字作为谥号,那就是上上之谥。
在笔者看来,宋桓公与齐桓公的许多共同点,尤其他们近似的人生阅历,正是他们有着相近世界观的根本缘由!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二人才能在“尊王攘夷”的大旗下走到一起!并由此开辟了一个属于他们二人的春秋新时代。
尤其对于宋桓公来说,要长期跟随齐桓公,显得更是不易!按照《左传》鲁庄公十四年的记载,宋桓公参加完北杏之会回国,宋国内部对北杏之会的态度就出现了反复,为此齐桓公带领齐、陈、曹三国之君,并邀请周王室代表单伯一起,来到商丘讨要说法。
好在是,宋国在国际舆论的压力面前,又重新回到了“北杏之会”已经达成的共识上。这说明,在宋国宋桓公要跟随齐桓公共同打起“尊王攘夷”的大旗,也是有不同声音的。
难能可贵的是,在鲁庄公十四年之后,直到宋桓公去世,宋桓公也罢,宋国也罢,一直都是齐桓公霸业的积极支持者,一直都是“尊王攘夷”事业的共同担当者。尤其宋桓公,成为了齐桓公最坚定的盟友!更是齐桓公最紧密的战友!
正是因为有了宋桓公的坚定国际支持,一个新的国际秩序诞生了!这个新的国际秩序,就是以齐国霸权为特征,以北方诸侯联盟为支柱,以齐桓公的霸主身份为中心的超越于诸侯国家之上的超级权力体系。
这个体系,在春秋乱局中,在外族压迫的情势下,在列国纷争的大背景下,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起到了团结御侮,稳定秩序,定纷止争的作用。有着其积极的历史意义!而这也正是宋桓公最为宝贵的政治遗产。
当然,宋桓公的政治遗产,不但在国际事务上,也在于宋国内部。与同一时期的其它诸侯国相比,在宋桓公的精心治理下,宋国的政治十分稳定,政权交接也很是有序,对外关系也最为和谐。所以,在鲁僖公九年的《左传》中,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故鱼氏世为左师。”
在这句话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于是宋治”。对于《左传》而言,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宋国之治”,当然是一种古代国家的治理模范。而其真正的开创者,当然是宋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