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宋战略沟通之“梁丘之遇”!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3-16 06:12:54

“不期而遇”作为一条成语,基本的意思是“两人不约而同的在某地相逢”。但是,在春秋那会儿,“遇”是诸侯之间重要的一种外交安排。而“遇”的安排,往往和两国之间的战略性沟通有关。其沟通的结果,多半与重大的军事行动有关。比如鲁庄公三十二年的“梁丘之遇”,记录的就是齐桓公与宋桓公之间的一次战略性沟通。这次沟通的战略目标,在于如何遏制楚国对北方诸侯的侵略。

按照《左传》记载,“齐侯为楚伐郑之故,请会于诸侯。宋公请先见于齐侯。”根据这句话,读者可从中窥知:这一年的齐桓公,提出要召开一次诸侯大会,核心议题是讨论四年前,也就是鲁庄公二十八年秋发生的楚国伐郑事件。宋桓公在得知这一动议后,向齐桓公发出外交照会,建议就会议内容提前举行一次双边磋商。于是,这年夏天的“梁丘之遇”就这样被安排了。

要理解“梁丘之遇”的会议背景,需得首先回顾一下发生在鲁庄公二十八年秋的楚国伐郑事件。

那一年是楚成王六年,也是郑文公七年。当时的楚国令尹子元,在调戏文夫人受挫,并被文夫人奚落后,羞愧之下,率领战车六百乘,兴兵讨伐郑国。这场战争,令尹子元挑起战争的动机十分暧昧,发生的时机也十分突然,因此郑国也好,齐桓公也好,都没有做好相关的战争准备。甚至有可能还陶醉在六年前,也就是楚成王刚刚即位时,楚国人“结旧好于诸侯”的和平梦幻之中!

正是由于北方国家的轻敌,所以楚国大军长驱直入,大摇大摆就一路来到了郑国首都新郑。由于郑国来不及组织有效的防御,所以郑文公唱起了空城计。令人意外的是,郑文公的空城计真的就唬住了令尹子元!而色厉内荏的令尹子元,看到新郑城中这十分反常的临战景象,竟然莫名其妙的让楚军在一顿喧哗后撤出了。就在楚国大军的撤军途中,齐桓公仓促组织起来的齐、宋、鲁三国救郑联军也行将赶到。如果不是令尹子元跑得快,也许郑文公夜袭楚国大营的计谋就成功了。所以,令尹子元的那次伐郑,不但不成功,也很丢人,真是讨伐了个“寂寞”!

在这次伐郑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鲁庄公三十年秋,楚国国内公族发生内讧,鬥氏一门成功除掉令尹子元,鬥穀於菟做了令尹。而鬥穀於菟领导下的楚国,自然与令尹子元时代是大大的不同:一个崭新的楚国战争机器重新被动员了起来!如此重大的国际情报,一定会通过齐国的情报系统交到齐桓公手上。而其中的内容,必定让齐桓公对楚国发生的新情况提高警惕!为此,组织一次国际会议,商议如何积极面对楚国有可能的北伐,就成了这次会议的重中之重!因此也就有了齐桓公与宋桓公的梁丘之遇!

历史证明,这次“梁丘之遇”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晤!尤其这次会晤所达成的战略共识是非常有远见的!因为你看,就在这次“梁丘之遇”之后的第五年的冬天,一场由楚国发起的针对郑国的讨伐就不期而至了!但是这次楚国伐郑,齐桓公是有准备的,郑国也未遭受战争创伤,反而是楚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按照《左传》记载,鲁僖公四年春,齐桓公率领齐、宋、陈、鲁、卫、郑、许、曹八国联军对阵楚国,优势十分明显。期间先是伐蔡,蔡国军队溃散,然后追击楚国军队,直至“陉”,也就今天的河南漯河市召陵区。在这里,楚成王彻底服软了,楚、齐最终达成盟约,各自退兵。楚国人的“伐郑”再次以“寂寞”告终!

通过以上历史脉络,我们可以大致知道,齐桓公与宋桓公的这次会晤,最少达成了以下战略性的共识:

第一,郑国地处中原核心区域,更是中原面向南方的门户,郑国有失,就是中国有失,必须高度重视!

第二,必须组成更加广泛的统一战线来针对楚国的向北扩张。按照以往,仅仅依靠齐国、宋国、郑国等少数国家的的力量与楚国硬碰硬,是有很大风险的。所以在“梁丘之遇”后,北方联盟的队伍更加扩大了,比如鲁僖公五年的这次北方联军,就是八国联军。

第三,要进一步巩固北方联盟内部的团结,增强北方国家的凝聚力。在这方面,齐桓公救燕、救邢、救卫的举动就极大的增强了北方国家的凝聚力。其次,弥合类似许国、郑国的矛盾,建立稳定的统一战线,把卫国、曹国、邾国等一并纳入到联军的队伍之中,让“人多力量大”也发挥它的作用!

第四,把汉东国家如江、黄这些与楚国有矛盾的国家也纳入到北方国家联盟之中,从而分化南方国家,让楚国感受到孤立无援的态势。

第五,彻底打垮蔡国军队,把北方阵线的口袋扎牢,震慑那些有二心的前线国家,实现北方国家力量的重塑。

第六,建立预警机制,包括情报传递和分享机制,从而能够更早的把楚军动态传递到齐国临淄,进而及早设防,避免临战被动。

第七,各国必须学习齐国建立常备军,并实现统一调动,否则会影响国内生产生活,导致有些国家发生内部灾荒,比如上一次的鲁国。

当然,我们不知道,在这次会晤中,齐桓公与宋桓公究竟掌握了什么样的楚国情况,也不知道他们二人对三年前的救郑得失做了哪些经验性的总结,更不知道他们各自提出了怎样的未来见解,又是如何达成共识的。但是,我们从古人对这次“梁丘之遇”的评价中明白,齐桓公与宋桓公通过这次会议,达成了十分重要的“共识”,即“志相得也”。结合《左传》和《谷梁传》的解释,我们可以确信,这次“梁丘之遇”是战略性的沟通,为后来的齐国伐楚,齐、楚媾和创造了条件。

梁丘这个地方,在山东省成武县东北,现有梁丘遗址。根据卫星地图观察,此处建有永久性建筑,估计是一个纪念景点。据《谷梁传》的说法,梁丘在曹、邾之间,这也许提醒我们,这次会议,曹国国君、邾国国君也许参加了会议,最少是接待过齐桓公的。而邾国的力量边界如果到达梁丘,则意味着鲁国的力量的确在一系列事件之后被严重压缩了,甚至是被曹国、邾国代替了。而这,当然是鲁国面临的新的危险!

0 阅读:0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