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虢公装神的真相!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3-16 06:12:54

晋献公灭虢

在上一篇文章《什么才是“有神降于莘”的虢公盘算?》一文中,笔者谈到了六个方面的判断,其中把虢公“装神弄鬼”与虢国准备向黄河以北扩大地盘的目的相联系。其实,如果认真阅读《国语》“内史過论神”的内容,并结合《左传》提供的史料,几乎就可以得出结论,虢公“装神弄鬼”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周惠王的“王命”把虢国的领土野心向晋国的传统区域,也就是汾阳方向发展。这是因为:

其一,虢国与晋国的历史关系决定了虢国的野心

从《左传》的记载可知,历代虢公在与晋国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介入者。比如早在曲沃时代,历次曲沃与翼城的斗争,最终都少不了虢公的参与,包括最终曲沃代翼的历史时刻,也是虢公替周天子前往曲沃分封。及至晋献公诛杀群公子,也是虢公丑替群公子出头,进行了三次讨伐晋献公的战争,并从此与晋献公结下了梁子。

因此,虢国之于晋国,不但爵位上要高一等,而且虢国作为本区域重要的姬姓国家,是周王室自东迁以来,作为代替郑国并发挥护卫王室作用的支柱性国家,所以可以做出判断,这时的虢公丑仍然担任着周王室执政卿士一职。

鲁庄公三十二年的时候,距离晋国发生群公子被诛杀事件过去了6年,距离晋献公遣散群公子而骊姬之子独居首都的时间也只有4年,距离虢公执樊皮于京师也仅仅过了2年。在这个时间点上,虢公产生向北发展,尤其跨入黄河北岸向晋国所属的区域发展,应该是有历史动因的。这个动因,总结起来,不外乎虢国所处的黄河区域在地理上不如晋国所处的汾河流域,这包括农业发展潜力和重要战略资源如铜等金属的获得能力。其次,虢国所处的地区向东是齐桓公的势力范围,向西是秦国和犬戎的势力范围,向南又是连绵群山,所以经营黄河北岸直到汾水流域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在虢公丑看来,晋国内乱也是天赐良机。而天与不取,那是会遭天谴的!

其二,莘地之神与晋国的关系

按照《国语》“内史過论神”提供的说法,虢公所奉的“莘”地所降之神,是丹朱之神!而丹朱是尧的长子,丹朱被封于房,房这个地方位于今天河南省淅川县,是今天丹江口水库所在区域,更是楚国人的发祥地。丹朱作为尧的长子,受封到房这个地方之后,丹朱自然没有继承父亲尧的王位,而是由舜继承了尧的王位。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是舜囚禁了尧,并抢走了本该属于丹朱的王位。

而丹朱又是如何与莘地之神挂上钩的呢?这非常离奇,也非常八卦!按照《内史過论神》提供的说法,在周昭王的时候,后宫就有一位来自房地的王后,这个王后非常喜欢丹朱,由此丹朱与王后合体,并生下了周穆王,而从此丹朱就变成了周王室血脉的一部分。当然,内史過并没有说清楚,丹朱作为尧的儿子,是如何穿越虞、夏、商、周四代,相隔近千年而与王后相好的,而王后又如何知道与自己发生关系的那位就是丹朱?这当然是无法考证了!但是有一点可以确信,丹朱之神从此就变成了其中之一的主宰周王室子孙祸福的神。

那么丹朱之神又是如何与晋国联系起来的呢?这好办,因为丹朱作为尧的儿子,其出生地就在汾河流域,比如临汾,即唐尧的首都。同样,丹朱的伤心之地其实也就是临汾这个地方,因为那个地方本来是他可以当王的地方。如果虢公丑与他所属的巫祝团伙制造神迹,并通过丹朱之神,以神旨的方式向周惠王传达虢公的意愿,去征服晋国并交给虢公,则在逻辑上是通的。

其三,虢国的灭亡与晋国的关系

按照《左传》记载,在鲁庄公死后的第三年,也就是鲁闵公二年,虢公丑在渭水流入黄河的地方,也就是古潼关附近打败了犬戎。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虢国大夫舟之侨却逃亡到了晋国。舟之侨的选择,显然说明虢公丑发动的战争是与晋国相关的,甚至是直接针对晋国的。

又过了两年,到鲁僖公二年的时候,《春秋》记载“虞师、晋师灭下阳。”下阳是虢国位于黄河北岸的属邑,也是虢国北伐的桥头堡,但显然,虢国的下阳是在这一年被晋国占领。通过这一记载可知,虢公十分好战,且不知进退,尤其在晋国灭了其下阳之后,还不知道保存实力,继续对外作战,“败犬戎于桑田”。桑田位于今灵宝市古函谷关附近。

到鲁僖公五年,《春秋》记载“晋人执虞公”,而《左传》记载“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醜奔京师”。这段故事,就是假途灭虢的故事,虢国也是在这一年被晋国彻底消灭。

通过晋国灭虢的记载,可以明显感觉出,虢公丑是彻底把晋国惹烦了,因此晋献公不顾国内矛盾,也要彻底灭掉虢国。因此也可以反向判断,虢公丑的装神弄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以神的名誉绑架周惠王,用周惠王的“王命”为自己讨伐晋国或向晋国索取土地穿上合理合法的外衣。

不过虢公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同样也错误的判断了晋献公面临的困难,尤其低估了周惠王的智慧,最终虢公丑在神的迷幻刺激下,错误的发起了一系列自不量力的战争,最终自己反而被战争所消灭!而这,与历史上所有穷兵黩武的狂妄赌徒一样,都会陷入战争给自己挖掘的坟墓!

0 阅读:2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