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禹居阳到齐人迁阳,一探阳国在关键时候的关键作用!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3-15 13:39:27

莒国形势图

阳这个字,在今天的意境中,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日之所指,如阳光,太阳,其二是指方位,如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而作为古老姓氏或古老国家所指,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见的。

在《春秋》鲁闵公二年的第一条记载中,就有“齐人迁阳”。而这里所谓的阳,就是一个古老国家,当然也是一个古老姓氏,比如孔子时代的阳虎,就是一位名虎而其姓氏为阳的鲁国人。

说起阳国,妥妥是古代名声最为显赫的地方之一。据孟子的说法:“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也有同样的记载:“禹居阳城”。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研究结果,大禹所居的阳城就在河南登封王城岗。从这个角度看,阳作为姓氏之一,一定和大禹有关。

那么阳国是如何来到齐鲁大地的呢?这大概是和改朝换代有关的。比如杞国,就是在西周初年,因为从山东找到了大禹的直系子孙东楼公而分封的国家。杞国最早的封地在今河南省杞县,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杞国又重新回到了山东半岛,并与鲁国有着密切的往来。鲁庄公的长公主嫁给了杞国国君杞德公。鲁庄公二十九年的“城诸及防”工程,多半是与杞国有关。可参见前文(《》)

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在夏朝被殷人推翻后,其后人为了躲避殷人的迫害,纷纷东迁到了山东半岛。在东迁的过程中,夏朝的直系子孙如杞国的祖先可能就来到了泰山之南的新泰一带。而居于阳城,即登封王城岗的大禹子孙,则越过泰山,来到了齐属青州一带。对于古人而言,走到哪里,就会把姓氏带到哪里。而姓氏到了哪里,哪个城邑也就会以其姓氏而名。比如阳国,被齐国迁移到沂水流域的今山东沂南县砖埠镇黄疃村后,其国名仍然名阳。

迁移到沂南县的阳国所在地,与莒国都城莒县就非常近了!直线仅仅只有30公里!这样的距离,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笔者看来,这少不了是齐桓公对莒国的报复行动之一!因为你看,鲁国从鲁隐公开始,包括鲁桓公、鲁庄公,都在莒国周围不停的布局。比如城费、城向、城中丘、城诸及防,都是在压缩莒国的地盘,甚至是在有意把莒国包围起来。

为什么莒国会出现如此严峻的地缘形势?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莒国是一个大国,历来与齐国存在地缘竞争关系。其二,齐桓公避难莒国时,莒国非但没有很好的照顾公子小白,反而有所薄待,因此才有了成语“不忘在莒”。所谓不忘在莒,齐桓公忘不了的是落魄和潦倒,也是噩梦与仇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笔者是不会相信杜预关于“齐人迁阳”的那些解释的。因为在杜预看来,这是齐桓公要把临淄以南,位于青州的阳国人赶走。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不论是齐桓公灭掉谭国,还是遂国,那都是有原因的。尤其我们通过《春秋》《左传》,包括《史记》可知,齐桓公对华夏诸侯,如非旧仇,一般都是非常友善的。因此才有管仲“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不可弃也。”的说法,因此才有救燕、救邢、救卫的大义凛然。尤其通过齐、鲁竞争的细节,读者可以察觉得到,相比鲁国,齐国更具有大国胸怀,比如郕国、鄣国这些国家,宁归于齐,也与鲁不和。因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史记》中会有齐桓公赢得诸侯皆服的大好局面!

其次,我们应该看到,即使在鲁国崩溃的这种情形下,齐桓公也没有去兼并鲁国。这样的齐桓公,一个在国际上要尊王攘夷,伸大义于天下的齐桓公,是没道理赶走阳国老百姓的。因为这种做法对齐桓公没有任何好处!

假定这个推理是正确的,则齐桓公的“齐人迁阳”就一定有另外的考虑。笔者以为,在鲁闵公儿童临国的脆弱形势下,齐桓公要考虑两个问题,其一是如何的支持鲁闵公、公子友稳定鲁国的政局;其二是如何的防止沂水流域的莒国趁火打劫,侵占鲁国的城邑如“费”如“向”如“中丘”等等。在这样的考虑下,齐国通过迁“阳”,就可以在莒国西北不远的位置上摆下有利于牵制甚至压制莒国的力量。即,如果阳人还拥有一支能征惯战的队伍,则显然,鲁、莒边境力量就会有所变化,即会向着有利于鲁国的方向加强。

这样的假设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其一,迁居沂南县的阳国所在地,后来就是鲁国的城邑,阳国之人如阳虎就是季氏(公子友一系)的家臣。其二,公子庆父在弑杀了鲁闵公之后就是跑到了莒国。其中原因,必然是齐、莒,莒、鲁关系不睦,跑到莒国才更安全。其三,鲁闵公死后的第二年,即鲁僖公元年,“公子友帅师败莒于郦”。这也就是说,莒国觊觎鲁国的心思那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齐桓公从鲁闵公、公子友的角度出发,给予他们提前的战略性支援,为鲁国可能出现的下一步乱局留下重要后手,那也是讲得通的。

0 阅读:0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