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庄公二十九年,四条《左传》凡例反映的古代中国社会!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3-17 02:25:18

一、概述:

公元前665年,鲁庄公二十九年,《春秋》用30个汉字,记录了5件事。这五件事,平均每件事情记录仅6个汉字,虽然字面内容非常简略,但其包含的信息非常复杂。比如,第一件事情,这年春天鲁国发生的“新延厩”事件,虽然仅有三字,但其发生的历史背景却很不简单。“新延厩”究竟是翻修工程,还是大修扩建工程?“延”字究竟是马厩的名称,还是用作动词?“新延厩”工程为何会因“不时”而被诟病?其背后还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二件事情,《春秋》记载了“郑人侵许”,但齐国、鲁国均未有任何动作?原因何在?许国可也是齐国的同盟之国啊!

第三件事,更为突兀,《春秋》记载“有蜚”,“蜚”究竟是何种事物,这确实令人颇费思量!第四件事情,《春秋》记载了纪叔姬卒,据推算其享年应在七十岁以上。纪叔姬的一生,是古代女人的特别缩影。先是作为姐姐的陪嫁,后又被蒸于纪侯之弟。第五件事情,记载了鲁国的一项特大工程,即“城诸及防”。这件事情,最大的疑点就在于“城诸”。这是鲁国为谁筑城?因何筑城?其中蹊跷,笔者已经进行了详细分析。请看《》。

这年《左传》用字94个汉字,除了对《春秋》所录5事进行解释外,增加了一条比较突兀的记载,即“樊皮叛王”。这年的《左传》,十分特别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四个“凡”字之下的文字。其一,“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其二,“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其三,“凡物不为灾不书。”其四,“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这四个凡字之下,都是《左传》所提供的古代约定俗成的通用“凡例”,是深入理解《春秋》记载的不二法门。但这些“凡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经显得十分的“字深意晦”,非特别研读,难以理解。

二、新增人物:

1、樊皮:姬姓,周宣王时仲山甫之后。也称樊仲皮,樊国之君,杜预以为周大夫。

2、纪叔姬:鲁隐公七年纪叔姬归于纪。叔姬为国君小女儿之意,故疑是鲁隐公的小女儿。

三、地理位置:

1、诸:今山东诸城市西南30里处。

2、防:按照谭其骧《中国历史地理图集》,在诸城市之东北。防本是水坝之意。

四、文字百科

1、蜚:汉儒释为臭虫一类昆虫,但我以为蜚即古代所见的大型龙卷风。

2、龙:东方青龙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3、火:心宿之第二颗最亮之心。

4、水:水在五行中主北方,故水星即北方玄武七宿。玄武七宿中室宿为营室之星。

五、述评

从《左传》所传“凡例”中一窥古代社会运作方式

鲁庄公二十九年,《左传》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凡例”。所谓凡例就是《左传》在行文中用词用字的基本习惯和方式。这些凡例的提供,为我们读懂《春秋》《左传》提供了最基本的入门台阶,也是读者凭此台阶一窥古代典籍堂奥的不二法门。

比如第一则凡例:“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就是古代诸侯养马的基本模式。其中“日中”所指,并非今天我们理解的太阳正午的时候,而是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这两个节气,太阳直射赤道,白天和夜间等长。每到春分,太阳日益北移,随后白天越来越长,天气日渐转暖。秋分之后,太阳再次越过赤道,日益向南,从此白天日短,天气逐渐转冷。两个“日中”之间,正是天气和暖的季节,因此诸侯所养马匹会进入国家苑囿之中放牧。而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外,基本上是天寒地冻的时候,诸侯所养马匹自然应该在可资避寒的马厩中饲养。

第二则凡例是:“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这则“凡例”所讲,属于古代战争伦理的范畴。在古代,“伐”字所代表的是凡伐必讨,是无罪伐有罪,是师出有名,是堂堂之阵、仁义之师。因此讨伐之师,要大张旗鼓,舆论先导,故而钟鼓开道,一求鼓舞士气,二则震撼敌心,可谓先声夺人。而所谓的“侵”,则属于不宣而战,但没有偷袭的含义,而更像是一方对另一方发动的具有惩罚性质的战争。只不过,这种惩罚,是以强凌弱,不需要多讲道理,更多如同泄愤。除了伐和侵,在这条凡例中,还增加一个“袭”,也就是袭击的意思。袭击就有了偷袭的含义,因此需要轻装潜进,雪藏行踪,攻其不备,其效用就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第三则凡例是:“凡物不为灾不书”。这是指《春秋》编著成书的规则。现在已经不能确知,这究竟是鲁国史官的规则,还是孔子编著《春秋》的规则,笔者以为后者居多。这是因为,在鲁隐公元年,《左传》就多了一条“有蜚”的记载。如果“凡物不为灾不书”是鲁国史官的规则,则《左传》作者何以能在二百五十年以后还能知道此年“有蜚”这件事?由此可见,这一凡例,更似孔子的编著规则。如果是孔子编著的规则,则可以解释为,正是由于孔子在讲授《春秋》的时候,提供了更加详细的史料,而这些更加丰富的史料构成了《左传》所传的内容之一。

第四则凡例是:“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这句话只有25个汉字,今天的读者虽然能认得其中的每一个汉字,但要理解字面底下的内容,就如同“天书”了。其实,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理解古人关于他们那个时代天文知识的相关理论和表达方式。应该说,仅仅阅读古人注释,比如杜预的注释,乃至孔颖达的注疏,今天的绝大多数读者仍然会不明就里的。因为,对于古人而言,学习天文知识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今天,天文知识其实显得像是象牙塔里的学问,离普通人是很远的。这样的认识,应该是我阅读《春秋》《左传》的重要收获之一!

可以想见,在古代,人们没有手表,也不会有官方颁布的今天每个人离不开的日历。在那个时代,人类最大的发明之一,就是把天文知识纳入到社会常识范围之内,并通过天象观察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授时问题,并以天文授时成为人类协调社会生活的基准。当笔者通过阅读古代天文书籍,逐渐了解到古人关于古代天文的相关知识体系和应用方式时,我不禁被我们祖先的智慧惊着了!其实,中国古人的二十八宿就是挂在天上的时钟,也是悬于天际的日历。因为,通过观察天上的星宿,古人不但能掌握每天的十二时辰,也能获得一年四季的进度和不同节气。这样的知识,为人类不约而同的开展社会化协作提供了条件,尤其在那个通讯极其简陋的春秋时代,如果不是通过共同掌握的天文知识,不同地方的人们要在约定的时间到达指定为位置,从事共同的劳动,那简直的不可想象的!

当然,今天的人们已经不需要通过观察天象来知道时辰,更不要观察青龙七宿来确定一年四季究竟到了哪个节气,也不需要通过天象观察来指导农民何时种地何时开始工程建设。但是,中国古代的天文知识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经典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最具科学性最具实践性最具文化特色的一部。一个人,如果要真正读懂中国古代典籍,没有对中国古代天文知识的基础性了解,是不可想象,更是不可能的。但这,正是阅读中国古代典籍的乐趣!笔者正是通过阅读《春秋》《左传》,逼着笔者学习和了解了一些中国古代的天文知识,这在理解经典的同时,更加加深了笔者对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崇敬!

可参见前文《》

0 阅读:0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