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本是最有趣的学科,是寻找和发现自我的历程,是启蒙爱和自爱的觉醒,播种思想的信仰。可是现实中,孩子学习语文极少有兴趣,热爱语文的很稀罕。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学习方法有两个问题。一是教师不教语文学习的方法,怎么听说读写,师生一向都不清楚;二是教师长期霸占课堂,一向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既不知道学习的方法,又没有独立学习的习惯,怎么产生阅读的兴趣,写作的兴趣,演讲的兴趣?
教师既不研究和传授学习方法,又不尊重孩子独立学习的权利,孩子长期徘徊在语文的大门外,哪来兴趣和快乐?
其次是远离自我经验的问题。在一切学习方法中,有一种基本策略——语文是探索自我生命。只有读自我写自我说自我听自我,孩子才产生学习的兴趣,也才有深度思维和情感体验。
语文本是呼唤和培养经验的学科,充满强烈的探索趣味,可是教师却把语文关在语言的囚室,生吞活剥,读得无精打采,写得死去活来,哪还有兴趣和快乐?
只要进入课堂,你就发现多少教师在讲,讲得无休无止,学生听得无聊透顶。每天复制无聊,学生哪有兴趣?统计发现,热爱语文的孩子实在是凤毛麟角,厌学的孩子实在普遍。
可是语文教师根本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却继续误人子弟。
更可悲的是,孩子养成懒惰厌学的恶习,到了高中,要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学习语文,探索自我生命,孩子就极难产生兴趣。上课脑不动,手不动,眼不动,沉湎在无聊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为什么孩子荒废语文,教师继续误人子弟?因为考试命题的问题。语文不重要,考试很肤浅,不考人文素养,在语言技能的雕虫小技上下功夫,区分功能不强,选拔意义不大,语文就成为可有可无的豆芽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