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定,刷题技能越强悍,基础打得越扎实;考试在技能上比拼,就是选拔有发展潜能的人才。尽管几十年教育培养不出大师,却不仅不否定这种选拔模式,反而认为是难度不够,也才不断提高难度,并坚信这就选拔得出大师了。至于未来是否有大师,只能靠历史评判,与专家有何关系呢?
其实,只要有点常识就清楚,技能选拔有两大问题。一是技能只对特定的知识运用有效,离开浮力定律,其解题技能还有何价值?谁能用浮力定律的解题技能搞未来科研呢?这种技能跟高校的专业技能不能相提并论。
二是技能刷题确实能形成思维品质,却是模仿的思维品质,不仅对创新无益,反而束缚创新。刷题较厉害的孩子都清楚,技能就是反复操练对知识形成敏感性,见到某种题就敏锐地捕捉到用什么定理解决,本质上跟条件反射一样,练题是不是就像训练马戏团的猴子?
那么,基础教育对未来发展真正产生影响的是什么呢?
杰出生命无不清楚,是三种信仰对未来发展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第一 自爱的信仰
这是解决如何对待自我的问题。自爱即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定、维护和追求,是生命崛起的原动力。自爱升华为思想就是信仰,只有升华为信仰,才成为生命发展最持久最顽强的力量。
自爱的信仰执着追求三种价值,即个性、道德和知识价值。个性是坚持自我与环境斗争积淀的品质,如勇敢坚强勤奋挑战等,是自爱的信仰结出的品质硕果。个性与共性相对,是生命的伟大创造,是创新力的标志。
自爱的信仰决定生命运行的方向,解决人生发展的一切问题,是不是生命崛起的源头?培养自爱的信仰是不是基础教育的使命?
第二 爱的信仰
这是解决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爱有两种情愫,起于怜悯的痛苦,终于牺牲的快乐。他人的不幸感染自我而生怜悯,在怜悯的鼓舞下牺牲自我救助他人,赢得奉献的快乐。
爱的信仰化为行动就是积淀道德。道德是牺牲自我成全环境积淀的品质,如善良无私正直宽容等,与个性辩证统一为完美人格。
爱升华为思想即信仰,是生命崛起的又一源头。由亲情向友情向博爱发展,心灵的疆域不断扩大,生命才肩负崇高使命。爱的信仰提供高瞻远瞩的发展视角,创造最佳的人际,赢得崇高幸福。
两种爱的信仰最终聚焦伟大抱负,激励自我创造辉煌事业,这就是成为大师的秘诀。也就明白,为什么学校培养不出大师。
第三 对知识和天赋的信仰
这是如何对待知识的问题。基础教育的责任是培养孩子探索知识和探索自我的好奇心,把知识学习与天赋寻找有机统一,以知识为路径寻找自我的思维和人格天赋。
以兴趣为天赋的最初信号,发展为热爱的重要信号,最终在创新实践中不断遭遇灵感,也就成为天赋的准确信号,这才是知识教育培养天才的路径,哪是技能操练扼杀兴趣?
还什么比发现天赋更有意义的教育呢?而天赋并不是以技能操练为路径,只能在创新实践的沃土上培植天才的树苗。
同时,知识学习还必须探索自我的人格天赋,习性是重要标志,发现怯懦顺从的天性就标志重塑勇敢刚强叛逆的个性。
明确天赋也就明确未来发展的专业方向,教育是不是才为孩子真正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