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欢迎来到吴小美心理咨询,点击右上方“关注”,我会定期分享【应对焦虑的干货】陪伴你的焦虑情绪。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似乎从来没有被焦虑的事困扰。
并不是没有遇到麻烦,
实际上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不比其他人少,
但他们都有一种,在复杂关系中“不被拿捏”的顶级心态。
不牵扯、不纠结、不入局,笑看风起云涌。
就像 “泡菜效应” 所说,
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缸里,会浸染上同样的味道,而厉害的人能游离在外,保持清醒与自在。
身为心理咨询师,观察这些朋友后,我总结出以下四个要点:
1
特立独行,孤芳自赏
在公司的一次饭局上,
我的一个同事站起来说:“我吃好了,各位慢用。”然后就离开了。
实际上,我早就想走了,
只因领导兴致正浓,碍于面子,大家都不敢离席。
只有这位同事,我行我素。
你可能会认为他的性格太不合群,领导肯定不待见,难免会穿小鞋。
然而,我们都知道他的个性,这人就这样。
反而上上下下没人去跟他计较。
相较于那些八面玲珑之人,人们往往更为尊崇敢于坚守本真、做回自己的人。
有句话:“心向所求,力之所及,我行我素踏征程,焦虑自散心安宁。”
讨好别人只会成为别人的奴隶,而勇敢做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由。
他人的指指点点和说三道四,会使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安;
这些负面情绪会使我们迷失自我,陷入“局”中。
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感受,避免被他人的情绪所牵绊,
拒绝作茧自缚,不入自己的局;
拒绝他人摆布,不入别人的局;
看清人性弱点,不入性情的局。
我们要时常告诫自己:关我何事,与我无干,爱咋滴咋滴。
只要眼前安然无恙,该吃则吃,该睡则睡,认真过好今日。
你所惧之事,或许明日便烟消云散。
恰如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
向下比较、自我平衡
上学的时候,我父母总说:你怎么不跟那些好的同学比?
这话让我非常焦虑。
学了心理学我才明白,向下比较,原来能有效提升积极情绪。
焦虑多源于攀比,人们往往借与他人对比来评估自身价值。
越是缺乏自信、自我价值感低之人,越易进行比较。
你有没有发现,通常只有条件差不多的人,才能进行比较呢?
不会与学霸比成绩,不与明星比颜值,
即便是乞丐也只会嫉妒同行收入高于自己。
相互比较,实则是在探寻内心的平衡之态,
而平衡能够催生更多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当学会进行向下的比较时,大脑将会获取慰藉,
因为比下有余能够寻得知足之念,
在知足之后,幸福感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切勿轻视短暂的得意情绪,
幸福感正是由这种愉悦情绪衍生而来。
有句话: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
要学会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是建立自信的重要一步。
真正高端之比较,是与自己比,今日与昨日比,现在与过去比,即便仅有一点点进步,那也是投入与收获成正比之体现,是自己越来越好的见证。
心态提升了,焦虑自然会消失,从而获得勇气和决心。
冬日暖阳最是珍贵
3
戒掉抱怨、学会感恩
从风水角度看,经常抱怨会严重影响运势。
抱怨包含着怨恨、嫉妒等负面能量,
当这些负面能量侵蚀心灵,会蒙蔽心智、摧毁正念与正见,导致人生方向偏差,人际关系恶劣,运势受阻。
抱怨就像心灵的慢性毒药,悄悄地侵蚀我们的思维、态度和行动。
对人抱怨,只会让人离开你;
对天气抱怨,只会让心情更糟;
对工作抱怨,只会让工作烦心。
更糟糕的是,抱怨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把我们和好运隔开。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弟子规》
从量子力学的视角来审视,感恩犹如一种积极的波动,
能够对自身以及周遭的量子场产生影响,于人际关系之中传递积极的能量,推动自身发生转变,助力摆脱焦虑,再度获取内心的安宁。
一颗满怀感恩之心恰似一颗和平的种子,
能够催生幸福感、舒缓压力、增强免疫力并构建良好的关系。
我们应当广泛结交善缘,与充满正能量之人相伴;
学会宽宏与饶恕,使心灵得以解脱;始终坚守自律,守护内心的那片阳光。
4
强制储蓄,筑安稳未来
什么最能抗风险、抗焦虑?
有句话说:成年人的安全感是钱给的。
储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焦虑。
对于年轻人,强制储蓄能够帮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减少对未知的担忧,尤其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言:“储蓄乃积累财富之基石。”
学会攒钱、强制储蓄,乃成年人之远见卓识。
懂得存钱,是为投资未来;一味消耗,则是透支未来。若无钱,便失去与世界交换之筹码,焦虑亦会随之而来。
储蓄能使我们在危机面前更为从容,正所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储蓄不单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代表着对未来的规划与责任。
并非意味着节衣缩食,而是要学会延迟满足。
从家庭角度来看,开源节流、积累财富至关重要。
储蓄是生活的后盾,是焦虑的解药。
每一笔储蓄,都是为内心的平静添砖加瓦。
点个赞支持一下我,感谢您!
您的身边有这样勇于做自己,活得通透的人吗?咱们互动一下。
我是心理咨询师吴小美,我的专栏有个用21天陪着你放下焦虑的课,
我不讲述枯燥的理论概念,只是说一些碎片化的,
应对焦虑的专业方法,每天花上几分钟,认知改变用对方法,
自我探索自我疗愈,就会走出焦虑,回归生活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