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奇石形式的‘符号’世界”之特征1

石道聊文化 2025-03-31 11:48:40

在介绍了“奇石形式的‘符号’世界”之“基本结构”、“转换结构”,以及“自由结构”之后,特别是重点介绍这个“基本结构”的“背景层”之后,接下来,笔者将重点谈一谈这个世界的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奇石形式的‘符号’世界”有三个基本特征,它们分别是“类型化”、“符号化”,以及“碎片化”。简介如下:

第一节 “类型化”特征

说来蹊跷,笔者在05年开始研究“石文化”的时候,并没有构想“奇石形式”所形成的世界中存在着“类型化”的问题。但是,随着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之不断深入,笔者确确实实地窥见了天公地母创造奇石时的这个秘密。现在,笔者简单地将之梳理一下,算作一个小结。

一、奇石五种审美因素的“类型化”特征。

大家已经知道,奇石本身的美,要么表现在它的形体上,比如长江油画石《毛主席的遗物》

图34-1 《毛主席的遗物》 长江油画石 23*16*14厘米 吕沛霖 藏

(见图34-1),看一看它的形状,是不是和毛主席奔赴重庆谈判时戴的钢盔很相似?要么表现在它表面珍珠的构图上,要么表现在它表面筋脉的构图上,要么表现在它表面石纹的构图上,要么表现在它表面石色的构图上。

该方面的内容,笔者已经在《石道》第一卷第14章、第15章“创建第一套‘奇石形式’”之上、下两篇文章里作了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石道》(1-4卷)381

0 阅读:7

石道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