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奇石形式的‘符号’世界”之结构5

石道聊文化 2025-03-24 11:16:35

第一节 “基本结构”之背景层

3.“背景层”之“环境景象”的那种作为直观的“边缘域”,具有让人联想的空间。

比如“色”派奇石——长江油画石,见图33-5,

图33-5 《“大观园”之“潇湘馆”》 长江油画石 42*14*21厘米 吕沛霖 藏

该石表面不同青色、绿色、淡青色、淡绿色等石色所形成的构图是不是具有胡塞尔所认为的那种作为背景来直观的“大观园”之“边缘域”?这个“边缘域”像不像那个“大观园”中的“潇湘馆”呢?

答案,显然还是肯定的。

你看,该石表面淡青色的背景上,那些青色、绿色,以及淡淡的烟黄色,它们散落在不同方位所形成的构图,有没有表现“大观园”中“潇湘馆”院内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的景象呢?

答案,显然也是肯定的。

至此,赏石人如果借助《红楼梦》一书中的一些描写,来体会该石表面石色构图的妙境,那么,就会取得满意的审美效果。书中写道,贾政等人走到“潇湘馆”前:“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显然,林黛玉之所以选定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居所,是因为“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于是,笔者也将该长江油画石命名为“‘大观园’之‘潇湘馆’”。

当然,在这个“大观园”中,作为其“环境景象”的那种直观的“边缘域”,“潇湘馆”也是曹雪芹在其所著的《红楼梦》之“大观园”中重点描写的一景。这个“景”,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当然,该馆的名称是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来命名的。

《石道》(1-4卷)374

0 阅读:20

石道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