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本结构”之背景层
2.“背景层”之“环境景象”的那种作为直观的“边缘域”,具有某种模糊的非规定性。
比如长江油画石,见图33-4,该石表面不同

图33-4 《“大观园”之“怡红院”》长江油画石 21*8*18厘米 吕沛霖 藏
石色所形成的构图是不是具有胡塞尔所认为的那种作为背景来直观的“边缘域”?这个直观的“边缘域”像不像那个“大观园”中的“怡红院”呢?
答案,显然也是肯定的。
你看,该石表面石色构图的背景色是淡红色,因此,将该石题名为“大观园”中的“怡红院”,这与贾宝玉的特质相关:一是,贾宝玉有爱红的癖好,喜欢偷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并且总以疼惜、爱护女孩子作为自己的平生己任。“怡红”二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这一特点;二是,也反映了贾宝玉对女孩子充满了关爱和体贴,“怡”有愉悦、快乐之意,“红”常被用来象征女孩子。因此,题名为“怡红院”也符合他整日与女孩子们相处,希望她们都能快乐、幸福的心理。
当然,将该石题名为“怡红院”,还符合该石表面石色构图所表现的那个院子的环境特点。你再看:在淡红色的背景上,一些弯弯绕绕的紫色线条穿插其中,它们就像院子里的粉墙,分隔成不同的小区域。当然,构图中有很多地方表现出淡青色,远远地望去,它们就像绿柳周垂。其中,构图下部偏左的那一处浅绿色,就像院子的一边种着芭蕉,体现了“绿”;而中间偏右的那团紫红色呢,它又像一棵其势若伞的海棠,体现了“红”。
阅读过《红楼梦》的赏石人都知道,“怡红院”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主景之一,也是男主角贾宝玉的住所,其名字的由来,显然是有特定的典故的。
在《红楼梦》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省亲别墅刚建成,贾政带着贾宝玉游览大观园并为各处建筑题名。当路过后来的“怡红院”(当时还是一处无名建筑)时,众人看到院中一边种着数本芭蕉,另一边是一棵其势若伞的西府海棠。贾宝玉认为芭蕉暗含“绿”字,海棠含有“红”字,便给此处题匾额为“红香绿玉”。
之后元妃省亲,看到“红香绿玉”的题匾,认为“香”、“玉”二字过于艳丽柔糜,就把匾额改成了“怡红快绿”,用“怡”“快”二字代替“香”“玉”,意境变得清清爽爽。再后来,元妃给此处建筑起名时,便从“怡红快绿”化出,直接起名为“怡红院”。
由此可见,该石表面不同石色构图,它表现了《红楼梦》的“大观园”中的“边缘域”——“怡红院”之环境景象,笔者遂将该石命名为“‘大观园’之‘怡红院’”。
《石道》(1-4卷)373